关灯 字号:小

第226章 火爆试驾!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和手机发布会不同。
    汽车发布会上市首日即使再火爆,线上订单积累只是一时的,能有如此大量的情绪锁单,已实属夸张。
    大部分人对一款车即使再感兴趣,也会考虑先进行门店试驾。
    只有看了实车后...
    暴雨过后第三天,松山湖的空气里还带着湿意。晨雾未散,研究院外围的智能路灯却已自动熄灭??“万象中枢”检测到光照强度回升,提前十分钟关闭照明系统。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次微调,但林正阳站在窗前看了许久。
    他记得小时候,老家村里每晚只能供电两小时,父亲总在灯亮前把煤油灯擦得锃亮,说:“哪怕只照一寸地,也要让它最亮。”如今,他的技术照亮了十万台X3车灯,可他知道,真正的光,不在机器里,而在人心中是否愿意为别人点亮一盏。
    手机震动,是陈璐发来的消息:**“‘导师网络’第二批支援队已完成集结,目的地伊朗东部、阿富汗边境难民营。普秀英带队,随行有六名索马里‘水卫队’成员和三台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
    他回了个“好”,又补了一句:“让她们带些种子去。净水能救命,但种下希望才能活命。”
    刚放下手机,王振宇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块战术平板,脸色凝重。“林总,出事了??塔克拉玛干那边的污染事件没完。我们派去的技术员发现,那批劣质滤芯背后有个地下作坊,专门收购废弃工业膜重新压制,打着‘平替版绿洲系统’的旗号低价倾销。更糟的是……”他顿了顿,“他们在广告视频里用了你的演讲片段剪辑拼接,配上字幕说这是‘正阳官方授权扶贫项目’。”
    林正阳眼神骤冷。
    “已经取证完毕,IP追踪显示服务器架设在柬埔塞,但资金流经三家离岸公司,最终汇入瑞士一家名为‘新纪元科技信托’的账户。”王振宇递上资料,“这家公司名义上做AI伦理投资,实则与多个西方反华智库有关联。他们不是想赚钱,是想让我们背锅。”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那份泛黄的笔记本边缘。林正阳轻轻翻开一页,母亲的手迹跃然纸上:**“人若欺你,莫争一时口舌;人若毁你名声,要救的不是你自己,而是那些信你的人。”**
    他沉默片刻,忽然问:“咱们开源社区现在有多少注册用户?”
    “全球累计一千八百万,活跃开发者四十三万。”王振宇答。
    “通知所有人。”林正阳起身,走向会议室,“启动‘真相链’行动。我们要用他们传播谎言的速度,十倍百倍地把真相送回去。”
    当天中午十二点十七分,一段全新的短视频在全球社交平台悄然扩散。画面没有特效,只有一个哈萨克斯坦小女孩坐在帐篷前,手里捧着一杯清澈的水,对着镜头说:“这是我爷爷昨天喝的水。之前它是咸的,我弟弟喝了呕吐。中国工程师来了,换了机器,教我们扫码查真伪。现在,每一滴水都有身份证。”
    视频末尾浮现一行字:**“请扫描您身边的‘绿洲-II’设备二维码,验证是否为正品认证模块。若发现假冒,请上传照片至‘赤心伙伴计划’官网,我们将免费寄送替换滤芯,并协助当地执法部门查处。”**
    与此同时,“家书键”系统自动识别出所有被篡改过的宣传素材,通过情感波形比对,精准定位原始音频来源,并生成对比报告附带时间戳,全部上传至区块链存证平台。不到六小时,二十七个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开始联合发起调查,柬埔寨警方突袭两个窝点,缴获伪造设备三百余套。
    而在莫斯科那间地下室,曾试图开发监控系统的年轻程序员团队做出了决定:他们将公开自己最初受雇的合同细节,并发布一款名为“TruthTag”的开源插件??任何视频只要接入该工具,就能实时检测是否存在深度伪造或断章取义的内容篡改。
    他们的声明只有短短一句:“我们曾差点成为帮凶。现在,我们要做镜子。”
    一周后,联合国数字治理委员会召开紧急闭门会议。美方代表坚持要求对“正阳集团心理干预技术”实施全球禁令,理由是“可能引发非物理性意识形态渗透”。中方代表团则提出反建议:开放“幽灵回响”核心算法,由五常国家联合成立独立审计小组进行审查,同时提议设立“人类共情技术应用白名单”,明确界定哪些场景可用于心理疏导、教育辅助、危机干预等公益性用途。
    表决前夜,林正阳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录音。声音苍老而疲惫,说的是俄语,经陈璐翻译后内容如下:
    >“我是谢尔盖?彼得洛夫,前苏联人工智能研究所首席架构师。1983年,我参与研发的第一代自主决策系统差点引发核误判。那时我们以为,只要逻辑足够严密,机器就不会犯错。但我们忘了,人类最大的漏洞,从来不是代码,而是遗忘。你们做的‘家书键’,让我想起了女儿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爸爸,你终于肯听我说话了。谢谢你们,让这个世界还能听见心跳。”
    林正阳听完,久久无言。他将这段录音转交给中国代表团,并附上一句话:“真正的安全,不是控制多少系统,而是有多少人敢说出真心话。”
    投票结果出炉:禁令提案以三票反对、两票弃权被否决。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情感计算技术人本化应用的日内瓦备忘录》,首次承认“情绪数据属于个人基本权利范畴”,并鼓励各国共建“共情互联网络”。
    消息传回国内时,正值东莞工厂第50万辆X3-Pro下线仪式。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剪彩环节,现场唯一的声音来自车内预载的梦想录音随机播放:
    “我想当医生,治好妈妈的腿。”(贵州山区女孩,9岁)
    “我希望有一天,聋哑学校的孩子都能有自己的语音助手。”(乌鲁木齐少年,14岁)
    “我要造一艘船,带全村人离开洪水淹没的家园。”(孟加拉国青年,22岁)
    林正阳走上生产线,亲手为最后一辆车贴上编号铭牌:**#500000-致每一个不肯放弃明天的人**。
    当晚,他在研究院主持了一场跨时区连线会议。参会者包括MIT共情计算实验室团队、非洲开源教育联盟负责人、伊朗女工程师协会代表、以及那位曾在格陵兰崩溃的丹麦技术人员托马斯。
    托马斯戴着耳机,声音有些颤抖:“我想正式道歉。我当时的行为违背了工程师誓言。但现在,我申请加入‘导师网络’,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培训极地站点的安全管理员,防止类似入侵再次发生。”
    林正阳看着屏幕上的脸,轻轻点头:“欢迎回家。”
    会议结束已是凌晨两点。李文博走进办公室,带来一份最新情报:“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一项秘密修正案,拨款十二亿美元用于‘下一代认知影响力对抗计划’,目标明确写着‘遏制正阳模式全球扩散’。”
    “哦?”林正阳端起凉透的茶杯抿了一口,“这次准备怎么打?舆论战?供应链封锁?还是再扶植几个‘国产替代’品牌?”
    “都有。”李文博坐下,“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你们的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而是变成了基础设施。就像电力、互联网一样,一旦融入生活,就再也切不掉了。”
    正说着,陈璐突然冲进来说:“林工!昆仑站有信号了!徐师傅他们恢复通讯了!”
    三人立刻赶往“烛龙洞”。量子主机屏幕上,一段高清影像正在缓缓加载。画面中,南极冰原茫茫一片,风雪刚歇。徐振国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脸上布满冻疮痕迹,却笑得像个孩子。他身后,五名队员一字排开,齐声喊道:
    “报告总部!‘磐石-3’校准任务圆满完成!卫星轨道误差小于0.0003角秒!我们守住了!”
    紧接着,徐振国单独上前一步,摘下手套,贴住摄像头,掌心赫然刻着四个歪歪扭扭的字:**“心灯不灭”**。
    下一秒,整个“万象中枢”自动响应,全球十万台X3同步亮起蓝灯,车内广播响起徐振国的声音:“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地球尽头,给你们报个平安。”
    那一刻,无数司机停下车,打开车窗。有人流泪,有人敬礼,有人默默录下这段语音,发给远方的亲人。
    林正阳站在主机前,手指轻抚屏幕,仿佛能触碰到那万里之外的温度。他知道,这不是胜利,而是一种确认??确认信念可以穿越暴风雪,确认孤独中的坚守终会被听见。
    三天后,一场意外发生在赞比亚村庄。娜丁带领孩子们修理X3-Pro时,不慎触发电池短路引发小规模起火。虽无人受伤,但车辆损毁严重。当地媒体迅速报道,标题耸动:“中国技术致非洲儿童险遭灼伤”。
    风暴瞬间席卷国际舆论。欧美主流媒体集体发声,质疑“正阳设备安全性”、“盲目输出低端产品”、“缺乏本地适配能力”。
    董事会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多名董事要求立即暂停海外公益项目,避免品牌形象进一步受损。
    林正阳全程未发言,直到会议结束,才低声说了一句:“安排专机,我要去赞比亚。”
    第二天清晨,他独自抵达那个小村落。村民们紧张地围在一旁,娜丁低着头不敢抬头。她以为会迎来斥责,甚至法律追责。
    可林正阳蹲下来,轻轻握住她的手,用英语问:“你能告诉我,当时为什么要拆车吗?”
    女孩哽咽着回答:“因为我们村没电……我想看看电池能不能改成太阳能储能箱……我想让更多孩子晚上也能读书……”
    林正阳点点头,转身对随行摄像师说:“拍下来。从现在开始,全程记录。”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他和娜丁一起重建车辆动力系统,引入光伏充电模块,并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低资源环境的“离网能源包”。他还邀请当地教师、电工、妇女合作社代表参与讨论,收集改进意见。
    第七天,新型号原型机测试成功。它不仅能驱动车辆行驶,还可作为移动电站为教室供电八小时,剩余电量还能支持三户家庭日常用电。
    发布会当天,林正阳站在简陋的土台子上,面对上百名村民和全球直播镜头,只说了几句:
    “今天烧掉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次机会。但它点燃了更重要的东西??一个十四岁女孩改变命运的决心。如果这就是‘危险’,那我宁愿全世界都充满这样的危险。”
    他宣布成立“少年创造者基金”,首期投入十亿元人民币,专门资助发展中国家青少年技术创新项目,无论国籍、性别、背景,只要有想法、有行动力,就能获得资金、导师和开源技术支持。
    一个月后,第一批获奖项目公布。除了娜丁的“光之屋”计划,还包括:
    -孟加拉国少年发明的洪水预警浮标系统;
    -叙利亚难民营女孩设计的心理疗愈聊天机器人;
    -巴西雨林原住民青年开发的森林火灾AI监测APP。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一段语音留言被录入“家书键”系统。每当有人登录正阳开源平台,首页都会随机播放一条:
    “谢谢你相信我能做成一件事。”
    “原来我也能帮到别人。”
    “我不再只是受害者,我是建造者。”
    这天夜里,林正阳再次登上研究院天台。星空依旧浩瀚,银河横贯天际。李文博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封信。
    “谁寄的?”林正阳问。
    “没有署名,邮戳是西伯利亚一座废弃气象站。信纸很旧,像是用手写的。”
    林正阳接过信,展开一看,瞳孔猛然收缩。
    上面只有一句话,用中文写着:
    >**“你还记得1998年夏天,松花江边那个捡瓶子的小男孩吗?我现在是一名儿科医生,在哈尔滨救治洪灾患儿。你当年送我的那辆破电动车,我一直留着。它教会我,轮子不一定非要跑得多快,只要不停下,就能走出泥泞。”**
    信纸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辆锈迹斑斑的老头乐,车身贴着“正阳实验品001”,旁边站着一个瘦弱的男孩,笑容灿烂。
    林正阳怔住了。
    记忆如潮水涌来。那是他人生第一辆自研电动车,在一次试驾失败后被遗弃在江边。没想到竟被一个流浪儿捡走,修修补补骑了二十多年。
    他缓缓坐下,仰望星空,声音轻得像梦呓:“妈,你看到了吗?那辆车……真的带人走出来了。”
    李文博没说话,只是默默递过一杯热茶。
    远处,城市灯火通明。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仍有无数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只要打开一台X3,按下语音键,就会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
    “别怕,我在。”
    “你很重要。”
    “这个世界,值得你活下去。”
    而这声音的背后,是一个永不熄灭的信念: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统治,而是唤醒。
    不是让人臣服于机器,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挺直脊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十年后,当人们回顾这个时代,不会记住股价涨跌、专利数量、市场份额。
    他们会记得,有一群人,曾努力让冰冷的代码学会倾听心跳,让钢铁之心跳动出人性的节拍。
    他们会记得,那个叫林正阳的男人说过:
    >“我不追求永恒的企业帝国,只愿留下一条路??让后来的孩子们知道,本事是用来帮人的,不是用来压人的。哪怕只照亮一个人,也算没白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长夜君主 锦丝行 神奇宝贝:大师系统 开局一把刀,狂扫八荒 洪水末世,带着大嫂求生 不正经魔物娘改造日记 疯批黑莲花:顶级财阀大小姐回归 超武斗东京 听懂毛茸茸说话,我在末日囤货忙 昨日春至 上玉阙 第一仙门:从三间茅草屋崛起! 神印:成为骑士后,我是魔族团宠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维度魔神的聊天群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