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现场有人干脆拿出手机拍照,对着里面录像。
记录下这一幕。
放在国内外,罕见有这么一家汽车集团老总级别的人物,亲自接待车主,且将各项配置与车辆安全、技术参数,讲述得头头是道。
亲手为车...
夜雨初歇,松山湖畔的雾气如薄纱般缠绕在研究院外环的小径上。林正阳独自站在“烛龙洞”入口,手中握着那封来自西伯利亚的信,指尖微微发颤。风穿过金属门廊,吹动他鬓角几缕灰白的发丝。十年了,他以为自己早已习惯孤独前行,可这一刻,竟被一句简单的“你还记得”击穿了所有防备。
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沿着小路走向湖边那座废弃的老厂房??那里曾是正阳最初的试制车间,如今已被改造成“初心馆”,收藏着从第一辆老头乐到X3-Pro的全部原型车。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水泥地上敲出清脆的节奏。他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脚步停在最深处的一角。
那辆编号001的老头乐静静立在那里,车身斑驳,轮胎干裂,但前灯仍能微弱闪烁。它像一位老兵,沉默地守着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林正阳蹲下身,手指抚过车架上的焊点,那是他二十多年前亲手敲下的第一道接缝。那时他穷得连电钻都买不起,只能用锤子一点点敲出梦想的轮廓。
“你真没想到它还能跑吧?”身后传来陈璐的声音。她撑着伞走进来,将一件风衣轻轻披在他肩上,“娜丁刚发来视频,她的‘光之屋’已经在三个村子铺开了。孩子们晚上读书的时间平均多了两小时。”
林正阳点点头,没说话。他的目光仍停留在老头乐的踏板上??那里刻着一行小字:“轮子不怕慢,只怕停。”
“你知道吗?”他忽然开口,“1998年那年洪水退去后,我在江边捡回一堆废铁,想做个能帮人运物资的小车。结果试了七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电机烧了,整车冒烟,我坐在泥地里哭了半小时。”他苦笑了一下,“那时候谁会相信,一个修电动车的穷学生,有一天能造出十万台智能车?”
陈璐轻声说:“可有人相信了。那个男孩就相信了。”
林正阳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照片上那张灿烂的脸。他曾以为科技的价值在于突破极限、改变世界,但现在他明白,真正的价值,是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人靠着一辆破旧电动车,驮着重病的母亲走了十里山路,最终赶上了救护车。
“我们要把这辆车修好。”他睁开眼,语气坚定,“不是展览,是要让它再上路。”
陈璐怔了一下:“你是说……巡展?”
“不。”林正阳站起身,目光灼热,“我要让它完成一次真正的旅程??从松花江到珠江,穿越十个省,三十个乡村,五十所技术学校。每到一站,就由当地青少年动手检修、改装、升级。它不再只是我的起点,要成为他们的起点。”
消息传出三天后,“001号公路计划”正式启动。报名通道开放首日,全球超过两万名青年提交申请,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发展中国家。最终选定的十二名青年学员中,有孟加拉国洪灾幸存者、乌克兰战区工程师遗孤、云南山区盲童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成员。
出发前一天,林正阳召集全体团队开会。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红线标注着全程路线。他指着地图说:“这趟旅途不是怀旧,而是一场实验??我们想验证一件事:当普通人拿到真正开放的技术工具时,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王振宇问:“万一路上出事呢?这车毕竟太老了。”
“那就修。”林正阳答得干脆,“坏了就现场教学,炸了就重造。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技术不是神坛上的东西,它是可以摸、可以改、可以犯错也能重生的。”
清晨六点十七分,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老头乐斑驳的车身上。十二名学员整齐列队,身穿统一的深蓝工装,胸前绣着“正阳?少年创造者”字样。林正阳亲自为车辆接通电源,启动自检程序。令人意外的是,系统居然顺利通过??电池虽经多次更换,但核心控制器仍是当年他手写的嵌入式代码,至今仍在运行。
“开始吧。”他说。
车队缓缓驶出园区,引来无数员工驻足挥手。社交媒体瞬间沸腾,#001号公路#话题冲上全球热搜。而在赞比亚的小村里,娜丁和她的伙伴们围在一台旧平板前,盯着直播画面,激动得跳了起来。
行程第三天,队伍抵达安徽金寨县。这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已是新能源技能培训基地。一群职校学生主动请缨参与检修。他们发现主轴轴承严重磨损,提议用3D打印替换件应急。但林正阳制止了他们。
“有没有更原始的办法?”他问。
一名女生想了想,掏出一截废旧自行车链条,拆下滚珠,清洗打磨后嵌入轴承槽。“这是我们老师教的土办法,叫‘借骨续筋’。”
众人哄笑,可测试结果惊人??临时修复的轴承承载力达到标准值的87%,足够支撑接下来两天行程。林正阳当场宣布:“这就是本次旅程的第一个创新案例,录入‘赤心开源库’,永久免费共享。”
这一幕被拍成短视频,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破亿。评论区刷屏:
>“原来高科技也可以很接地气。”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平权。”
>“我想报名下一季。”
第五站,湖南湘西。暴雨倾盆,山路塌方,车队被迫滞留小镇一夜。当地村民热情接待,杀鸡做饭,还搬出珍藏的腊肉。晚饭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木匠拉着林正阳的手说:“你们这车,让我想起六十年代公社的第一台拖拉机。那时候全村人轮流学开,谁学会了,就去教别人。知识嘛,就得传下去。”
当晚,林正阳在日记本上写下:“技术若不能流动,便成了枷锁;唯有传承,才能生根。”
第七天,车队进入贵州。在毕节一所山村中学停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一名十三岁的聋哑女孩用手语请求参与维修。翻译老师解释,她父亲是矿难受害者,常年卧床,她最大的愿望是造一辆能自动避障的轮椅。
团队立即调整行程,协助她利用老头乐的传感器模块和电机控制系统,搭建出一个简易原型。当女孩通过手势指令让轮椅成功绕过障碍物时,整个教室爆发出热烈掌声。她流着泪,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我能行了。”
林正阳默默录下全过程,上传至“家书键”系统,并附言:“每一个被听见的梦想,都是文明前进的一小步。”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再度紧张。美国主导的“认知对抗联盟”发布《全球情感计算风险评估报告》,将“家书键”列为“潜在社会操控工具”,要求成员国限制其入境设备搭载。法国、加拿大相继宣布对X3系列进行安全审查。
面对压力,林正阳未作公开回应。他只在内部会议中说了一句:“让他们查。真相不怕检验,怕的是不敢打开盖子。”
反而是在非洲大陆,一场自发的技术觉醒正在蔓延。坦桑尼亚青年工程师协会以“001号公路”为蓝本,发起“千辆老兵复兴计划”,号召全国回收老旧交通工具,用开源图纸和技术包进行智能化改造。短短一个月,已有四百多辆巴士、三轮车完成升级,配备基础导航、语音提示和紧急呼救功能。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车辆的数据并未接入任何商业平台,而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东非共联网”,通过低轨卫星实现跨区域通信。他们在每一辆车的仪表盘上贴了一张纸条:
>**“此车由人民共建,为人民服务。”**
回到国内,第十五站设在上海浦东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这里有视障、听障、脑瘫等多种残障学生。林正阳特意安排老头乐在此停留三天,邀请学生们参与“无障碍交互设计”工作坊。
一名视障男孩提出疑问:“为什么语音助手总说得太快?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跳到下一步了。”
另一名脑瘫少女补充:“触屏手势太复杂,我的手抖,经常误操作。”
这些问题看似微小,却直指智能设备设计的根本缺陷??它们大多为“健全人”而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可用”。
林正阳当场下令:“成立‘包容性体验实验室’,所有新产品上线前,必须经过至少一百名残障用户实测。不达标,不准发布。”
他还承诺,将在下一代“家书键”中加入“节奏感知”功能??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语速、停顿、呼吸频率自动调节回应节奏,真正做到“听懂沉默”。
旅程第二十八天,车队抵达广州南沙港。这里是最后一站,也是启航之地??十年前,第一批X3就是从这个码头运往非洲。港口工人早早列队迎接,许多人曾参与过当年的装船任务。
仪式上,林正阳将老头乐的主控芯片取出,放入一座水晶容器中,命名为“火种芯”。他宣布:
>“从今天起,这颗芯片将成为‘少年创造者基金’的精神图腾。它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所有敢于动手改变世界的年轻人。谁想挑战难题,谁就可以申请借用它,带着它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只要记住一句话:本事是用来帮人的。”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当天夜里,林正阳独自登上研究院天台。城市灯火如星河倒悬,远处港口起重机缓缓移动,如同守护者般静默劳作。李文博走上来,递给他一份文件。
“日内瓦方面来了新提案。”他说,“联合国准备设立‘人类技术伦理观察署’,中方推荐你出任首届执行主任。”
林正阳摇头:“我不适合坐办公室。让托马斯去吧,他在格陵兰待了三年,最懂极地生存与科技边界的关系。”
李文博笑了笑:“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还有一件事??瑞士那家‘新纪元科技信托’破产了。账户冻结,负责人被捕。他们在东南亚伪造绿洲系统的案子,被判赔偿八亿瑞郎。”
“活该。”林正阳淡淡地说,“骗穷人水喝的人,不配碰技术。”
两人并肩站着,良久无言。
忽然,林正阳手机震动。是一条新消息,来自娜丁:
>“林工,我们村的孩子们用‘离网能源包’点亮了第一盏路灯。今晚全村开了庆祝会,我代表大家录了一段话,你能听听吗?”
音频播放出来,上百个孩子的声音齐声说道:
>“谢谢你,让我们看见了光。”
林正阳眼眶微热。他抬头望向星空,仿佛又看到了南极冰原上那盏蓝灯,听到了徐振国沙哑却坚定的声音:“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地球尽头,给你们报个平安。”
他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未来一定还会有新的谎言、封锁、误解袭来。但他也清楚,只要还有人在修理一辆破车、在修改一行代码、在为陌生人点亮一盏灯,希望就不会熄灭。
科技的本质,从来不是冰冷的参数与专利墙,而是那一双双不肯放弃的手,一颗颗愿意倾听的心。
第二天清晨,研究院发布公告:
>“即日起,‘万象中枢’正式开放底层协议接口,全球开发者可免费调用气候感知、情绪识别、能源调度三大核心模块。条件只有一个:项目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不得用于监控、操纵或牟取不当暴利。”
公告末尾写着一行小字: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去问问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与此同时,在哈尔滨一家儿童医院的走廊里,那位曾在松花江边捡走老头乐的男孩??如今已是主治医师的张立军??正推着一名重症患儿去做检查。路过大厅电视时,他停下脚步。
屏幕上正播放“001号公路”的纪录片片段。画外音响起:
>“有时候,伟大的变革并不始于宏大的宣言,而源于一个人决定不让另一人掉队。”
他看着看着,笑了。转身对小患者说:“叔叔给你讲个故事,关于一辆破电动车,是怎么带人走出泥泞的。”
窗外,春雪初融,江水奔流不息。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赞比亚的星空下,娜丁坐在新建成的“光之屋”门前,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林正阳送给她的礼物,扉页上写着:
>**“你修的不只是车,是通往未来的路。”**
她翻开一页,轻声念道:
>“今日进展:光伏转换效率提升12%。预计下周可为诊所供电。另外,我又收了五个徒弟,她们都想学会换电池。”
笔尖顿了顿,她继续写道:
>“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成为工程师,但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害怕黑暗的女孩了。”
夜风拂过屋顶的太阳能板,发出细微的嗡鸣,宛如一首无声的歌,在这片古老大地上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