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32章 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刘毅的覆灭,刘道规并不奇怪。
    麾下的四万人马,一心一意跟着他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并不想再自相残杀了。
    北伐成功后,刘道规在声望和大义上,已经全面超过晋室。
    将朝廷迁往长安,这么大的事,江左始终风平浪静。
    “投降的叛军,择其精锐补充虎卫军,其他人马遣散回乡,废除南豫、南兖、南徐、南雍、南青、南幽等侨州侨郡,恢复旧制,京口、广陵、彭城、襄阳三地,愿意北迁关中者,朝廷负责舟车和粮草,每户一百亩良田,两户僮仆,不愿者留下,江左免除赋税三年。”
    刘道规着手开始第二步。
    朝廷迁走了,北府西府精锐也要跟着迁徙。
    不然他们留在南方,始终是个隐患。
    趁着大胜余威,刘道规干脆把事情一并办了。
    封恺道:“北府军对大将军忠心耿耿,倒也无所谓,然沈、虞、朱、张、陆等江东大姓,绝不可留下吴地。”
    晋室灭蜀,将蜀中豪族迁往凉并二州,灭吴,将孙、陆、顾、朱、张迁往中原。
    为的就是削弱地方势力。
    “不如直接效仿大汉陵邑制,迁关东豪强填关中!”刘道规索性更进一步。
    “天下初定,此举只怕……”儒士办事总是瞻前顾后。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新朝不能如魏晋一般,留下诸多隐患。”
    如今正是刘道规声望最顶点,现在办不成,以后更难。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采纳刘敬建议,首迁关东豪族至长陵周边。
    惠帝至昭帝时期延续此制,迁关东豪强,削弱地方势力并充实关中。
    这些陵邑以渭河为依托,防御匈奴,最鼎盛时,有长、安、霸、阳、茂、平、杜七座陵邑,每座陵邑三至五万户,相当于七座子城拱卫长安。
    两汉通过这种手段,不断抑制豪强,走向巅峰。
    刘道规是大汉狂热者,自然要摸着大汉过河。
    大汉有的,新朝也要有。
    封恺拱手道:“此策虽好,然不可操之过急,大将军即为沛公,不如定国号为汉,全面恢复汉家制度、衣冠,陵邑之制便可顺理成章。”
    “以汉为国号?”刘道规略有些犹豫。
    永嘉之乱以来,有汉赵、成汉,被胡人们污染了。
    封恺道:“自古定都关中,非秦必汉,大将军乃刘氏子孙,祖籍彭沛之间,唯有汉,方可振奋人心,恢复华夏气运,此为天意。至于汉赵、成汉,距今五六十载,早已烟消云散。”
    殷仲文也道:“大将军汉为国号,涤清胡尘,正本溯源!”
    难得他们两人在此事上能达成一致。
    刘道规对国号没什么太大执念,不过眼下除了汉,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楚被桓玄用了,宋被兄长刘裕用了。
    夏、秦、魏、燕也被胡人占了。
    以吴为国号,太憋屈了,六次北伐,六次被合肥挡住,成了一个个彻彻底底的地方势力。
    纵观前朝,汉室的功绩最大,对外北击匈奴、开拓河西四郡,沟通西域,灭南越夜郎国、收朝鲜,对内巩固郡县制,大兴教化,繁衍人口至六千万之巨。
    北伐,对于刘道规而言只是一个开始。
    恢复华夏,才是最终目标。
    而恢复华夏,本质上是恢复大汉时的繁荣昌盛。
    殷仲文的“正本溯源”四个字实在太合刘道规心意了,汉朝相当于一个成功的范本,国祚最长,武功最盛,对华夏的影响最深远。
    虽然也有一些缺憾,但比起两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汉!”刘道规一锤定音。
    既然姓刘,就该以汉为国号,返回长安后,刘道规也要从沛国公升为国王。
    “报——我军弋阳战败,徐逵之、王允之、沈渊子阵亡,我军伤亡过半!”斥候匆匆忙忙赶来。
    “什么?”
    “怎会如此?”
    封恺和殷仲文同时出声,一脸的不可思议。
    一场大战,阵亡三员大将,还是第一次。
    关键,还是剿贼之战。
    刘道规本以为胜券在握,才派徐逵之领军前去积累一些军功,为日后铺路,没想到败的这么惨……
    他们这一败,不仅会影响到迁都事宜,也会影响到陵邑制的推行。
    逼急了关东豪强,会掉过头支持司马国璠和桓石绥。
    刘道规揉了揉额头,桓石绥是桓楚余孽,桓楚的核心是西府军,战力不差。
    司马国璠极擅蛊惑人心,转入弋阳郡时,打出匡扶晋室的旗号,得到了当地士民支持,某种程度上,这支“贼寇”比刘毅更强。
    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小觑他们。
    封恺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将军不必介怀,司马国璠和桓石绥皆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虑,只需调遣中原精锐南下,便可平定。”
    刘道规道:“吾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弋阳之败,非同小可,不可等闲视之,虎卫军精锐或在关中或在河北,短期内难以南下。”
    关中面临秦凉夏四国威胁,河北还在与北魏、北燕对峙,压力都不小。
    调他们南下,旷日持久,司马国璠和桓石绥早就成了气候。
    还不如让王镇恶北上。
    殷仲文眼珠子一转,“大将军似乎忘了一人。”
    “何人?”
    “武陵太守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这些年实在太低调了,遣送长子司马文思为质,还主动交出兵权,规规矩矩,从来不跟司马尚之司马德文来往。
    在武陵这些年,他安抚五溪蛮,招抚流民,开垦荒地,颇有政绩。
    司马家的那些王爷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但这些年山河反复,也锻炼出一片人才出来。
    如果他有叛心,早就跟刘毅合谋了。
    凭借武陵的地利,以及周边的蛮人,这场叛乱会更大,更加难以平定。
    最主要的是,刘道规不想再被内战牵制住手脚,北伐并没有完全成功,姚秦覆灭,胡夏崛起,北魏也在舔舐伤口。
    大战还在后面。
    “我这一道军令下去,说不定适得其反,逼反了司马休之,他既然规规矩矩,我们也不必欺人太甚。”
    刘道规没有采纳他的馊主意。
    司马休之名声不错,也识大体,这样的人没必要逼上绝路。
    刘道规盯着舆图,思索一阵后道:“传令,王镇恶出武昌,攻其南,檀凭之出南阳,攻其西,王仲德攻其北,我亲率八千精骑,攻其东!四面合力,不可放过一个贼寇!”
    这种配置,别说对付司马国璠,再发动一次北伐也足够了。
    司马国璠和桓石绥的异军突起,让刘道规意识到南方还是要保留一支精锐力量。
    士族高门盘踞江左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以后的叛乱绝不会少。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 火影:带土重生,开局双神威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我在深山打猎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四合院:带着小妹致富,众禽气疯 暴躁体修又又双叒掇在揍妹妹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死对头想强制爱,巧了本宫也喜欢 海贼世界的自由人 全族都是高手,我靠投资族人无敌了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原神冒险家青川 赘婿神皇 军婚:我带受气包儿子逆风翻盘 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 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