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六章:杏林暗香引机缘(第1/2页)
“济世堂”的日常,充满了药草的苦涩与生命的坚韧。林微逐渐习惯了这里的气息,每日在屏风后的一方天地里,用她独特的细心与知识,抚慰着一个个被病痛折磨的身心。她并非全能,遇到复杂的内科重症,皆恭敬地请老太医出手,自己则专注于外伤处理、妇幼调理以及一些基于观察和逻辑的辅助诊断。
那位自称城西书院先生的老者,被请到了老太医的诊室。老者约莫花甲之年,面容清癯,眉头因久病而深锁,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儒雅与沉静。他患的是顽固的咳喘之症,每逢季节变换或劳累后便加重,缠绵数年,试过不少方子,效果甚微。
老太医仔细望闻问切,沉吟良久,开了个温润肺腑、化痰止咳的方子,但语气中也透露出对此等沉疴痼疾的谨慎。老者接过药方,道了谢,眼中虽有些许失望,但涵养极好,并未多言。
就在老者准备起身去抓药时,一直在旁安静观察的林微,隔着屏风轻声开口道:“老先生请留步。”
老者脚步一顿,疑惑地望向屏风。
林微继续道:“妾身冒昧,方才听老先生描述病情,除了咳喘,是否夜间平卧时尤甚,需垫高枕头方能稍缓?且痰液是否时而清稀,时而粘稠难出?”
老者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这位……夫人所言极是!老夫这病,确是夜间更折磨人,痰也变幻不定。”
林微心中有了几分把握。这症状听起来很像是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伴有部分心力衰竭的迹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当然,她无法直接下此诊断,但可以基于这个思路提供一些护理建议。
“老先生,”林微语气温和,“老太医的方子固本培元,自是正理。妾身浅见,或可辅以些日常调理之法。一是注意保暖,尤其护住前胸后背,避免风寒直侵。二是饮食宜清淡,可多用些梨子、百合、枇杷叶等润肺之物熬水代茶饮。三是……若是夜间咳喘难眠,可尝试将床头稍稍垫高,或许能舒畅些。平日里,若无大风,清晨或黄昏可于空气流通处缓慢行走片刻,活动筋骨,但切不可劳累。”
她说的都是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结合了中医食疗和现代康复理念,却恰恰说中了老者日常的痛处,尤其是垫高床头这一点,是他自己摸索出来却未曾对人言及的缓解之法。
老者眼中惊讶更甚,看向屏风的目光多了几分郑重:“夫人观察入微,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这些调理之法,老夫记下了,定当一试。多谢夫人指点!”
这一次的道谢,比之前对老太医的感谢,多了几分真心实意。老者拿着药方去抓药,步履似乎都轻快了些。
这只是“济世堂”日常的一个小插曲,林微并未在意。然而,数日后,孙管事却带来一个消息:那位城西书院的老者,竟是致仕多年的前国子监祭酒,当代大儒,文坛泰斗——周文渊老先生!
周老先生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已致仕,但在清流文官中影响力极大,连永嘉帝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周师”。他因性情耿直,不喜朝堂纷争,早早便致仕归隐,潜心学问,等闲不与人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六章:杏林暗香引机缘(第2/2页)
“周老先生对王妃的医术……呃,是调理之法,赞不绝口。”孙管事禀报道,“老先生回去后依言而行,加之老太医的药方,咳喘之症竟大有缓解,夜间也能安睡了。他特意让书童送来一副亲笔所书的‘杏林春暖’匾额,说是赠与医馆,聊表谢意。”
“杏林春暖”,这四个字寓意深厚,是对医者仁心的最高赞誉之一。由周文渊这样的大儒亲笔题写,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楚瑾宸得知此事后,沉思良久。他深知这位周老先生在士林中的地位和其刚正不阿的性子。能得到他的认可,其价值远超千金。
“这是个意外之喜。”楚瑾宸对林微道,“周老先生从不轻易赞誉他人,更遑论赠予墨宝。此事若传开,‘济世堂’乃至瑾王府在清流文官中的名声,将大为改观。”
果然,周老先生赠匾“济世堂”的消息不胫而走。起初人们还将信将疑,但当有人证实那苍劲有力的“杏林春暖”四字确系周文渊真迹后,顿时在士林阶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瑾王妃林微的名字,再次被提及,但这次不再仅仅与奇案、防疫相连,更与“仁心仁术”、“泽被苍生”联系在一起。许多原本对瑾王府持保留态度的清流官员,开始重新评估这位王妃,进而对瑾王爷的观感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齐王楚瑾瑜素来以结交文士、标榜儒雅自居,闻听此事后,据说在府中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清流人脉,竟被一间小小的医馆和一位王妃无意间撬动了墙角,这让他如何不恼?
而“济世堂”也因此名声大噪,不仅贫苦百姓,连一些中等人家甚至低阶官员家眷,也开始慕名前来求医。林微依旧保持着低调,专注于医术,对前来打探或套近乎的人,皆以医者身份坦然处之,不卑不亢,反而更赢得了尊重。
楚瑾宸借此机会,顺势让孙管事以答谢周老先生为由,备了份不失分寸的厚礼(主要是文房四宝和古籍)送去城西书院。周老先生虽未亲自接见,但也回了份得体的谢帖,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枚看似不起眼的医馆,一位致仕大儒的匾额,如同投入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京城权力格局的微妙平衡中,漾开了新的涟漪。
林微未曾想过,自己只是遵循本心,行医济世,却能为楚瑾宸带来如此重要的政治助力。这让她更加确信,脚踏实地做些实事,远比汲汲营营于权谋算计,更能赢得人心。
而楚瑾宸也越发清晰地看到,身边这个女子,她的价值远不止于法医的敏锐和智慧,更在于她那份悲悯之心和务实之风,正在无形中为他铺设一条更为稳固和持久的道路。
杏林暗香,引来的不仅是病患的康复,更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机缘,悄然改变着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