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一十一章回奉北,石原莞尔与坂垣征四郎的求见(第1/2页)
未等苏长青拒绝,老丈便拿起那个包裹。
从中取出了两件东西,就要递过来。
如此盛情!
苏长青也确实不好拒绝。
只见苏长青点了点头,警卫员接过包裹,老丈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苏将军身系国之安危,为国筹谋。”
“小老儿便不多加打扰了。”
言罢,小老儿站在原地。
等着车队继续缓缓上前。
在这之前,已经检查过礼物的警卫员将东西交给了苏长青。
常大公子也好奇的凑过来,看了一眼。
老丈送过来的东西一共有两件。
一件是折扇!
另外一件是一把伞。
“传闻中,在古代有清官离任。”
“不受老百姓贵重的礼物,当地老百姓大多是会送上折扇、万民伞这种东西。”
“没想到!”
“今日,倒是有幸亲眼看到。”
常大公子说道。
苏长青好奇的打开那柄做工并不精细,一看就是匆忙之间制作而成的折扇。
折扇打开。
上面写着遒劲有力的几个大字——“解民倒悬”。
至于另外一把伞上,则是密密麻麻的红色手印。
想来,老百姓不会写字。
即便是自己的名字不会写。
所以,便由每个老百姓在这伞面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这两件礼物虽然不贵重,但也代表了老百姓的心意。
苏长青自然不会拒绝。
42年的豫南大饥荒,也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两件礼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未来!
送进历史博物馆中,供后来人游览。
也是一件妙事!
苏长青将两件礼物收好。
车队前行!
就在此时,常大公子突然拍了拍苏长青的肩膀说道。
“长青!”
“你看!”
透过后视镜,苏长青往小轿车后方看去。
方才送给自己礼物的老丈率先跪下。
搀扶老丈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
随后!
像是黑色浪潮席卷一般。
道路的两侧!
为自己送行的这些豫南老百姓,一个接着一个跪倒在苏长青所在的车队面前。
绵延十多里的道路上,老百姓一排接着一排跪下。
以这种最为朴素!
最为真挚的方式!
向苏长青!
向拯救了他们性命的“活菩萨”,表示感谢。
此情此景!
极度的震撼!
苏长青此行豫南,记者斯诺也在不久之后抵达了豫南。
对豫南的灾情,以及赈灾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
如今,斯诺也是准备随苏长青前往奉北。
而眼下这一幕,令这个国际友人倍感震撼。
斯诺毫不犹豫的拿起了相机,将这极度震撼的一幕给记录了下来。
至于苏长青!
坐在前往机场的小车上,看着数万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跪倒在自己的面前。
对自己表示感谢!
这一刻,苏长青明白自己所做的这一切。
并非毫无意义。
……
抵达机场后,苏长青坐上了由C47运输机改造而来的客机。
在好几架战斗机的护航下,C47运输机改造而来的客机朝着北满地区的哈城方向飞去。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飞行之后。
由C47运输机改造而来的客机,以及另外几架战斗机平安降落在哈城的军用机场机场。
政委!
副司令!
以及奉北地区的政府高级工作人员,奉北野战军的高级军官。
早早在一旁等待。
等到飞机终于平安降落,机舱门被打开。
苏长青的身影出现之后。
政委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长青,你小子终于回来了。”
“蒲甘跑去了盐安,盐安又跑去了豫南。”
“你小子还真能跑啊!”
“这跑来跑去的,还把人生大事给定了下来。”
“你这小子的行动效率,还真他娘的强啊!”
政委话音落下,众人哈哈大笑。
苏长青与楚晚宁在盐安订婚的消息,奉北这边早就知晓。
总部首长还是很能体谅苏长青这些老战友们的心理,在盐安那边也仅仅是个订婚仪式而已。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也是让苏长青与楚晚宁二人的婚礼在奉北举行。
毕竟这些与苏长青朝夕相处,如果让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错过了苏长青的婚礼的话。
那还真少了点什么!
“楚大夫呢?”
“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
政委问道。
“盐安那边有个技术交流会,前段时间白求恩大夫也去了盐安。”
“晚宁便先留在了那边,与那些医生进行技术交流。”
“等那边的事情忙完之后,便会直接回哈城了。”
“这一次前往豫南,她便没有跟上。”
“算起来,也应该快回来了。”
苏长青这么一说,众人瞬间兴奋了起来。
“司令!”
“照你这么说,我们马上就有你和楚医生的喜酒喝了?”
“总司令的喜酒!”
“可不得是好好喝一顿?”
丁伟乐呵呵的问道。
“丁伟,你这狗日的,就光惦记着喝司令的喜酒了吧。”
“你这小子!”
“司令,我要举报丁伟这王八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一章回奉北,石原莞尔与坂垣征四郎的求见(第2/2页)
“这家伙用地瓜制酒,在野战军中贩卖。”
“还卖给根据地的老乡们赚钱。”
“听说这小子,还跟小鬼子关东军中大阪师团中的一个联队勾搭上了。”
“这高纯度的烧酒还卖给了小鬼子。”
“这狗日的,从小鬼子的手里赚了不少。”
孔捷见状,立刻拆台道。
“我说你个孔二愣子,你不说话,咱也不会把你当哑巴啊!”
“小鬼子的清酒淡出鸟了,奉北天寒地冻的,清酒那玩意儿能祛什么寒?”
“这大阪师团的一些狗日的,还真会做生意。”
“用武器弹药来换咱们的地瓜烧!”
“嘿!”
“这些狗日的,也不知道咋样的。”
“咱就想着,小鬼子的武器少一些,未来揍起来,也能少点伤亡。”
“削弱小鬼子的同时,增强咱们的武装力量。”
“何乐而不为呢?”
丁伟话音刚落下,站在苏长青背后的李云龙嘿嘿笑着便插上了嘴。
“老子就说,丁伟这狗日的。”
“就是人精人精的!”
“妈的,地瓜酿酒,亏你丁伟想的出来。”
“还他娘的跟小鬼子做起生意了。”
“丁伟!”
“你小子手里肯定囤了不少小鬼子的好货吧。”
丁伟闻言,嘿嘿一笑,“李云龙!”
“这好货还真不少,听说有一件好货是小鬼子天蝗的媳妇儿。”
“贴身穿着的肚兜!”
“怎么样,两挺通用机枪,外加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老子也不多要你小子什么东西,只要你小子答应老子的条件。”
“老子立刻把小鬼子天蝗媳妇儿的贴身肚兜送给你。”
“也让你小子,给小鬼子的天蝗戴戴绿帽子。”
“去去去!”
“丁伟,你这狗日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他娘的!”
“还鬼子天蝗媳妇儿的肚兜。”
“蒙鬼呢?”
“他娘的!”
“你还真以为咱老李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啥也不知道?”
“这小鬼子的女人穿的是和服。”
“这和服里面!”
“他娘的!”
“啥都没穿!”
“还肚兜,鬼子娘们儿根本不穿肚兜。”
李云龙话音落下,众人哈哈大笑,
就连苏长青也没忍住,被这活宝给逗笑了。
这狗日的!
别说,对小鬼子的文化研究还真够深入的。
别看这货平时不着调,这事儿记得倒是贼他娘的清楚。
小鬼子娘们的和服底下,还真他娘的就什么都没穿。
首先,小鬼子的和服不是一块布,而是一整套工程。
穿一次正统和服,需要7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
是肌着、裹腰、长襦袢、带板、带结、小袱和最外层的着物。
穿法不靠细扣,全靠腰带缠紧。
从脖子到脚踝,从肩膀到手腕,每一寸都包得紧实。
光是和服,已经是足够繁杂。
再穿内衣的话,就更加繁琐了。
在某些时候,揭开一层又一层。
还真踏马的难受。
除此之外,小鬼子的一些风俗源远流长。
和服内不穿内衣,也是符合它们的民族性格的。
而此之前,小鬼子的人口数量并不多。
有人也认为穿和服不穿内衣,是为了鼓励生育。
李云龙这番打趣的话,却也没说过。
小鬼子压根就没有肚兜的传统。
丁伟这货也是瞎吹牛。
有这晋西北铁三角在,永远不缺热闹。
不过丁伟提及和小鬼子的大阪师团某部做生意的事情,倒是让苏长青对局势有了进一步的判断。
目前。
各大根据地中,小鬼子也有用武器换粮食之类的做法。
从这些情况来看,自从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
小鬼子的经济越来越差了,根本承受不了持续的战争。
物资供应不上。
小鬼子各部也只能是各谋生路了。
这一点,苏长青在蒲甘战场就有发现。
蒲甘战场上的小鬼子们日常食物,比战争刚开始的时候。
差了不知道多少。
如此说来,小鬼子内部也在战争的影响下。
逐渐走向崩溃。
也不知道各处战局的惨败,无法得到更多资源的小鬼子。
会不会加速崩溃。
“对了,长青!”
“我方得到的情报显示,东洋人准备从关东军中调离大量军队。”
“以投入太平洋战场!”
“看来太平洋战场那边小鬼子的损失不小啊!”
“还有!”
“关东军的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以及总参谋长石原莞尔。”
“竟然提出!”
“希望与我奉北野战军的高层,见上一见!”
“你说这些小鬼子,打得什么主意?”政委看向苏长青问道。
“关东军调离!”
“小鬼子大抵是希望与我军保持平衡状态,轻易不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吧。”
“小鬼子的谍报水平绝对不差,它们很有可能也察觉到了我军的调动。”
“以及我军与北极熊国方面达成的协议。”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坂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就是想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吧。”
“关东军大部队调离,关东军实力削弱。”
“小鬼子总归会有些担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