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三百零三章 一举成名,就在今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冯秀才的死,愈演愈烈,闹得越来越大了。
    不但天天有御史弹劾毓庆银行,连翰林院那帮人也跟着动了。
    几十名年轻翰林凭着一腔热血,联名写了一道奏折。
    内容就一个,查封这个害人的毓庆银行,还...
    夜色如墨,京城深处却灯火未熄。紫宸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道苍老而威严的身影。皇帝沈元昊端坐龙椅之上,手中正捧着一卷战报,指尖微微颤抖。那纸上字迹刚劲有力,墨痕犹新,正是沈昭亲笔所书的捷报。
    “无锡大捷……帅旗倾覆,沈叶北遁?”皇帝低声念出,声音沙哑却不失锐利,“三破敌骑,断其粮道,内外夹击,一战定江南?”
    他缓缓放下奏章,目光投向殿外深邃的夜空,久久不语。
    身旁的老太监李德全垂首侍立,屏息凝神,不敢多言。他知道,此刻陛下心中波澜万丈。
    良久,皇帝才轻叹一声:“昭儿……竟有如此手段。”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似有千钧之重。李德全心头一震,连忙躬身道:“殿下智勇双全,临危不乱,以少胜多,实乃我大周之福。”
    皇帝冷笑一声:“福?朕的儿子们互相残杀,血染疆场,这是福?这是劫!是朕治国无方,致使诸子相争,几欲骨肉相残!”
    李德全顿时冷汗涔涔,跪伏于地:“陛下息怒,此乃逆党沈叶先起兵祸,殿下被迫应战,保境安民,功在社稷啊!”
    皇帝沉默片刻,终于挥了挥手:“起来吧。你说得对,错不在昭儿。错在朕,错在那些挑拨离间、推波助澜之人。”
    他重新拾起战报,细细再读一遍,眼神渐变复杂。那一句“儿无意储位,唯愿天下太平。然若有奸佞祸国,儿亦不惧执剑而起,肃清朝堂”,如针般刺入他的心。
    “无意储位?”皇帝喃喃,“谁信你这话?打赢了仗,斩了兄长兵马,逼得太子候选人狼狈逃窜,还说无意储位?”
    可他嘴角竟浮现出一丝笑意:“但这份胆识,这份气魄……倒是像极了年轻时的我。”
    就在这时,殿外脚步急促,一名内侍疾步而来,跪禀道:“启奏陛下,九皇子沈渊求见,已在宫门外候旨。”
    皇帝眉头微皱:“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
    内侍低声道:“九殿下说,有要事面奏,关乎江南战局与朝中人心浮动。”
    皇帝冷哼:“又要来表忠心?还是来告状?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道清瘦身影步入殿中。沈渊身穿素色锦袍,头戴玉冠,面容俊朗,眉目温润,仿佛书生多过皇子。他行至阶前,恭敬跪拜:“儿臣参见父皇,夜深惊扰,罪该万死。”
    “免礼。”皇帝淡淡道,“你说有要事,讲。”
    沈渊起身,神色沉静:“儿臣听闻无锡战报已至,沈昭大胜,沈叶败走。此事震动朝野,百官议论纷纷。有人称颂沈昭功高盖世,堪当储君;也有人忧心边将拥兵自重,恐生尾大不掉之患。”
    皇帝眸光一闪:“那你呢?你怎么看?”
    沈渊低头,语气平和:“儿臣以为,沈昭此战胜得漂亮,但也胜得太快、太巧。赵恒能在城中埋下伏兵,联络豪族,绝非一日之功。若无沈昭事先授意,岂能成事?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歼之战。”
    皇帝不动声色:“所以?”
    “所以……”沈渊抬眼,目光清澈,“沈昭并非被动突围,而是主动设局。他故意示弱被围,诱使沈叶分兵,再以赵恒为饵,耗其兵力,最后雷霆反扑。此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非寻常将领所能为,更非一般皇子可及。”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儿臣斗胆直言??沈昭之心,不止于平叛,而在夺嫡。”
    殿内一时寂静,连烛火都仿佛凝固。
    皇帝盯着沈渊,良久才道:“你是在提醒朕,要防着他?”
    沈渊摇头:“儿臣是在提醒父皇,天下未定,人心难测。今日沈叶败,明日或许便是他人落马。若朝廷不能公正裁决,仅凭胜负论英雄,则诸子必将争相效仿,以兵权搏储位,终致天下大乱。”
    皇帝缓缓点头:“你说得不错。可若不赏功,何以服众?若不惩过,何以立威?”
    沈渊躬身:“赏功当赏,但不可过重。宜嘉奖其平乱之功,擢升军职,赐金帛田宅,以示恩宠;然储位之事,须待宗庙议定,群臣共推,不可因一战之胜而轻许。”
    皇帝眯起眼睛:“你倒是条理分明。可你不怕……他说你嫉妒?”
    沈渊淡然一笑:“若因直言而被视为嫉妒,那这朝堂,也就真的没救了。”
    皇帝忽然笑了:“好一个沈渊。冷静、理智、懂得分寸。你不像你八哥那样锋芒毕露,也不像你三哥那样急躁冲动。可惜啊……”
    他话音一顿,意味深长:“可惜你母妃出身卑微,你在朝中根基太浅。”
    沈渊神色不变,只轻轻道:“儿臣只求问心无愧,其余,皆听天命。”
    皇帝摆手:“退下吧。明日早朝,朕自有决断。”
    沈渊叩首告退,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待他离去,皇帝再度拿起那份战报,凝视良久,终是提笔朱批八字:“功著南疆,忠勇可嘉。”
    并未提及储位二字。
    与此同时,扬州城内,沈昭大营。
    战后整顿已近尾声。阵亡将士名录呈上,共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阵亡,两千余人负伤。沈昭亲自前往灵堂祭拜,焚香酹酒,默立良久。
    赵恒站在一旁,低声道:“殿下,将士们都说,您不该亲来。如今您已是全军主心骨,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沈昭望着灵位上一个个名字,轻声道:“他们为我而死,我若不来,岂非寒了活着的人的心?”
    韩烈走来,抱拳道:“殿下,斥候回报,沈叶一路北逃,沿途收拢残部,现已进入滁州境内。他并未回京,而是转向西行,似欲前往庐州,投靠当地节度使陈廷岳。”
    沈昭闻言,眼中寒光一闪:“陈廷岳?那个老狐狸?”
    韩烈点头:“此人早年曾受沈叶父亲提拔,一直暗中支持太子一系。若沈叶真与其勾结,恐再生祸端。”
    赵恒皱眉:“是否需派兵追击,将其擒杀于途中?”
    沈昭沉默片刻,摇头:“不必。陈廷岳虽有私心,但不敢公然抗旨。沈叶若去投他,必会受到监视与限制。况且……”
    他嘴角微扬:“他现在最怕的,不是我们追杀,而是无人理会他。只要朝廷不表态,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之将,逃亡之徒。时间越久,他的势力就越发瓦解。”
    韩烈恍然:“原来殿下是要用‘冷’字诀。”
    “正是。”沈昭转身,望向帐外星空,“真正的胜利,不是杀死对手,而是让他活着却失去一切。名声、权力、信任、希望……统统被抽干,只剩下一具空壳。”
    赵恒叹道:“难怪您不让追。这一招,比千军万马还狠。”
    沈昭淡淡一笑,随即收敛神情:“传令下去,三日后班师回京。沿途不得扰民,每过一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我要让百姓知道,是谁带来了和平,又是谁带来了战火。”
    两人领命而去。
    当夜,沈昭独坐灯下,翻阅各地密报。
    一封来自京城的眼线密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九皇子沈渊昨夜密会兵部尚书裴文远,谈逾一个时辰。裴氏近日频频接触西北边军将领,似有异动。另,户部右侍郎林敬之女,已与九皇子府中管事议亲,疑为结盟之举。”
    沈昭看完,冷笑出声:“好个沈渊,表面清高淡泊,背地里却在悄悄织网。”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
    “查清裴文远与西北诸将往来书信,重点盯防其子裴承志出入宫禁路线。林敬之女婚事暂缓调查,若属实,即刻掌握证据,待时机成熟一举揭露。”
    写罢,吹灭蜡烛,躺下闭目。
    但他并未入睡。
    脑海中不断浮现父皇的脸庞,还有那九弟温润如玉的笑容。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大军启程返京。
    沿途百姓夹道相迎,焚香跪拜。孩童高呼“沈将军万胜”,老人涕泪交加,称其为“活菩萨”。沈昭每至一地,必下马慰问,发放钱粮,修缮桥梁,减免赋税。
    民间传言四起:“八皇子仁义爱民,将来必为明君。”
    消息传入京城,朝野震动。
    原本对沈昭拥兵自重有所忌惮的大臣们,也开始改口称赞:“殿下不仅善战,更能安民,实乃国之栋梁。”
    就连一向反对武将干政的文官领袖、左相杜衡,也在朝会上公开表示:“沈昭此举,深得民心,宜加褒奖。”
    唯有少数人保持沉默。
    其中一人,便是兵部尚书裴文远。
    早朝之上,皇帝宣读战报,宣布嘉奖令:
    “八皇子沈昭,平定叛乱,安定江南,功勋卓著。特晋爵为‘镇南王’,赐金千两,田万亩,允其开设王府,自置僚属。另,加授骠骑大将军衔,统辖南境六州军事。”
    满朝哗然。
    “镇南王”乃是亲王爵位,仅次于太子。此前大周百年,仅有两位皇子获此殊荣,且皆为储君人选。
    如今沈昭尚未立储,便得此高位,等于明示其地位超然。
    更令人震惊的是“自置僚属”四字??这意味着他可以合法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培养私人势力。
    这已不只是荣耀,而是权力的实质性扩张。
    退朝之后,裴文远匆匆走入一座偏殿,见一人早已等候多时。
    那人正是沈渊。
    “事情如何?”沈渊问。
    裴文远沉声道:“陛下已被舆论裹挟,不得不重赏。但我已劝说几位御史准备弹劾,理由是‘军功过赏,恐启藩王跋扈之端’。另外,林敬那边也答应配合,将在财政问题上发难。”
    沈渊点头:“很好。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受赏,而是让他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让天下人看到,他得到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光彩。”
    裴文远迟疑道:“可民间声望太高,恐怕难以扭转。”
    沈渊微笑:“声望如云,风吹即散。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朝堂上的椅子,是皇帝心中的天平。只要父皇一日未立储,我就仍有机会。”
    他望向窗外,阳光洒落在青砖地上,斑驳陆离。
    “沈昭以为赢了一战就赢了天下?错了。这场棋局,我才刚刚落下第一子。”
    与此同时,沈昭的车驾已抵达京郊。
    十里长亭外,文武百官列队迎接。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沈昭身披银甲,骑白马缓行,神情淡然,对欢呼视若无睹。
    唯有当他看见人群中一位白发老妇颤巍巍捧着一碗清水跪地相迎时,才勒马停下。
    “老人家,这是做什么?”
    老妇含泪道:“老身儿子死于前年饥荒,家中田地被豪强强占。前些日子听说殿下下令清查屯田,惩办贪官,还地于民……这是我家乡的井水,愿殿下饮之,知民间甘苦。”
    沈昭下马,接过碗,一饮而尽。
    全场寂静。
    随后,不知是谁带头,百姓齐声高呼:“镇南王千岁!千千岁!”
    声浪如潮,直冲云霄。
    沈昭抬头望天,心中默念:
    “父皇,你看清楚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江山社稷。
    我不是为了争权而来,我是为了守住这片土地而来。
    若你要试我的忠诚,我不怕。
    若你要看我的野心,我也无所遁形。
    但请记住??
    谁若阻我安民之路,谁就是天下之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女主别哭,偏执病娇男主让我抢走了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女神惨死后,我拔剑斩鬼!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让你演死尸,谁叫你起来破案的? 重生69:断亲后,我靠空间致富养妻女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重生球坛,从英乙打造顶级俱乐部 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 哪有啥祖宗,都是我编的 港城冲喜来了个小财神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告死天使之言X异能者们的 坦坦荡荡真君子 花光两万亿,老板们求我别再创业 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