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366章 爱意汹涌且绵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我今日其实是……”
    萧夜辰绞尽脑汁想了个理由,然而刚起了个头,就被萧清禾打断:“阿兄,我今天已经很累了,但想到你可能还在等我,所以专门来花园找你,你刚刚还躲着我,现在可得想好了再说。”
    萧清禾难得严肃,萧夜辰顿时紧张起来,到嘴边的说辞也都变得烫嘴。
    这种情况下,他确实不能再欺瞒大小姐了。
    拿着筷子的手不断收紧,良久之后,萧夜辰终于开口:“我……我爱慕大小姐已久,余生也想要继续守护大小姐,大小姐既......
    夜色沉如铁,岭南总督府内灯火未熄。林氏独坐书房,手中竹简摊开于案上,那行“女主临朝,天下将归明德”在烛火下泛着幽光,仿佛自千年前穿越而来,叩击她心门。窗外风动梅枝,落花拂窗,似有低语呢喃。
    她久久凝视那八字谶语,指尖轻轻抚过刻痕,忽而冷笑一声:“天命?若真有天命,为何不早些降下甘霖,救我岭南饥民?为何不在裴仲屠城时显灵,护住那些妇孺性命?”她合上竹简,声音冷冽,“我不信天命,只信人心与刀兵。”
    话音未落,门外脚步急促。陈敬推门而入,面色苍白如纸:“夫人,京中传来噩耗??柳行……死了。”
    林氏猛地站起,脊背僵直,手中茶盏跌落在地,碎瓷四溅。“怎么死的?”
    “刑部狱中暴毙。”陈敬声音发颤,“据说是被毒杀,尸身浮肿发黑,口鼻溢血。狱卒称他临终前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忠魂不灭’四字,随即气绝。太子对外宣称其畏罪自尽,已下令将首级悬挂东华门三日,以儆效尤。”
    林氏闭目,唇角微颤。良久,她缓缓坐下,声音竟出奇平静:“备香案,我要为柳行设灵位。”
    “可如今局势紧张,若公然祭奠……恐激怒朝廷,授人以柄!”陈敬急道。
    “那就暗中祭。”林氏睁开眼,眸中无泪,唯有一片寒潭深水,“他是我林家旧仆之子,自幼随我读书习字,后来替我潜伏京城,十年如一日传递密报。他不是细作,是义士。我不替他点一盏灯,谁来替他?”
    陈敬低头退下。不多时,一间偏殿悄然燃起三支白烛,供桌上摆着一方木牌,上书“故义士柳行之灵位”。林氏披素衣跪于蒲团之上,亲手焚香,一拜至地。
    “你曾问我,为何要卷入这滔天漩涡。”她低声说着,仿佛对面真有那人静坐听言,“我说,因我不愿见百姓流离,将士枉死。可你笑了,说:‘夫人,您早就无法回头了。从您在祠堂抄经却仍记账本那天起,从您为裴将军挡下毒箭那刻起,您的命就不只是命,是千万人的指望。’”
    烛火摇曳,映得她面容清瘦如刃。
    “如今你走了,可仗还没打完。你说忠魂不灭,那我就让你的魂,附在我的剑上,斩尽奸佞。”
    翌日清晨,钦天监左使求见。老人须发皆白,手持竹杖,目光却锐利如鹰。他躬身呈上另一卷帛书:“此乃先帝晚年密令,藏于观星台地窖,非遇国难不得开启。其中记载:若太子悖逆纲常、祸乱社稷,可由监国摄政者代行皇权,调四方兵马,行清君侧之举。”
    林氏接过帛书,展开一看,赫然是先帝亲笔朱批:“凡持此诏与监国印者,如朕亲临,百官咸服,违令者斩!”
    她心头一震。这不是权力的凭证,而是**弑神的许可**。
    “先帝早知太子不堪继统?”她问。
    老人点头:“当年立储之时,先帝便觉元昭阴鸷多疑,然赵贵妃势大,外戚掌兵,不得已而立之。他曾叹曰:‘吾儿或能守成,然若乱世将至,必赖女子定乾坤。’故私授令尊监国之权,并嘱咐钦天监代为守护天机,待女主现世,再献此诏。”
    林氏默然良久,终将帛书收入紫檀木匣,与金印并列。
    “从此刻起,”她起身,声音不高,却如钟鸣九霄,“我不再是被动防守的续弦小妇,也不再是只为夫婿撑腰的镇南夫人。我是监国摄政,代天行令之人。传我军令:即刻整编新兵三千,征召民夫修筑烽燧十三座,沿江布防;另派快马前往西北三藩,送去监国诏书与太子十大罪状,请求共举勤王之师。”
    裴将军闻讯赶来,听罢神色复杂:“你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一旦举兵北伐,便是叛逆之名加身,哪怕你是奉诏行事,史书也会写你‘挟天子以令诸侯’。”
    “史书由胜者书写。”林氏转身看他,眼中不再有半分犹豫,“若我败了,自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称我妖妇、逆党、牝鸡司晨。可若我胜了呢?我会让百姓安居,让将士得赏,让贪官伏法,让太子伏诛。那时候,人们会记得是谁在寒冬里送来米粮,是谁在毒烟来袭时守住城门,是谁在圣旨压顶时挺身而出。”
    她握住他的手:“你怕吗?”
    他反握紧她,一笑如昔年沙场纵马:“怕。但我更怕看你独自承担一切。这一战,我陪你到底。”
    三日后,岭南正式发布《讨逆檄文》。全文洋洋千言,字字泣血,历数太子十罪,末尾以监国金印加盖,震动天下。
    檄文所至之处,民心沸腾。江南百姓焚香祭拜林氏画像,称其“女诸葛”;南诏骑兵高呼“明德归主”,日夜兼程北上;就连一向中立的江湖帮派也纷纷表态,“护南盟”宣布刺杀任何为太子效力的谋士与细作。
    而京城之内,太子几乎癫狂。
    “她竟敢发檄文骂我?!”他在殿中咆哮,一脚踢翻案几,“什么结党营私?我这是整顿朝纲!什么勾结藩王?那是安抚边陲!她一个女人懂什么治国?竟敢妄议储君?!”
    幕僚战栗跪地:“主上息怒……眼下各地已有异动,尤其是西北李藩,昨夜斩杀太子使者,公开宣誓效忠监国……民间更有童谣流传:‘东宫黑云压城头,岭南红雪照九州。待到春风扫残雪,明德当立凤凰楼。’”
    “杀了她!立刻杀了她!”太子双目赤红,抽出佩剑劈向梁柱,“派出影刃十二死士,我要她死无全尸!还有,传令江淮私兵,提前南下,不等春汛,今夜就渡江!我要让她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密令传出当夜,十二道黑影悄然离京,各怀绝技,或易容、或用毒、或擅暗器,皆为从小培养的死士,宁可自爆也不投降。他们分路潜行,目标只有一个:林氏项上人头。
    与此同时,岭南边境接连发生异象。
    苍梧关外,一名巡逻士兵发现溪水中漂浮着数十具尸体,皆身穿百姓服饰,实则体内藏有机关毒囊,疑似“影刃”试毒失败者。军中医官查验后惊呼:“此毒名为‘腐心散’,发作极快,中者七步断肠,且可通过空气传染!若在城中点燃,半个岭南都将化作死地!”
    林氏当即下令封锁所有关隘,严查往来商旅,并命工匠连夜打造防毒面罩,配发全军。她亲自巡视城墙,每到一处便高声告诫百姓:“若有陌生人赠药、送食、施符,请立即报官!敌人为乱我心,无所不用其极!”
    百姓感念其恩,纷纷自发组织巡夜队,手持火把,彻夜不眠。
    就在局势稍稳之际,又一急报送来:江南米船在鄱阳湖遭劫,三百石粮食沉没,押运官被割舌弃尸岸边,船上留下血字??“逆妇当诛”。
    林氏怒极,拍案而起:“这是要断我粮道!”
    裴将军沉声道:“恐怕不止如此。劫船者手法干净利落,非寻常水匪所能为。我怀疑是太子豢养的水鬼营出动了,专事截杀补给线。”
    “那就还他一个狠的。”林氏眼神骤冷,“传信江南老掌柜,请他们改走陆路,绕道闽南;同时放出风声,就说下一船米粮将满载金银,由三千精兵护送,路线保密,三日后启程。”
    陈敬会意:“诱敌深入?”
    “不错。”她冷笑,“他们若敢来抢,我就让他们永远留在鄱阳湖底。”
    计策既定,消息迅速散布。果然,五日后夜间,鄱阳湖畔芦苇荡中伏兵四起,数十艘快艇扑向所谓“运金船”。然而登船之后才发现,舱中空无一物,唯有数百坛烈酒与引火之物。刹那间,火箭齐发,湖面烈焰冲天,伏兵尽数葬身火海。
    事后清点,擒获幸存者十余人,皆为水鬼营死士,身上纹有暗记,直指太子府。
    林氏命人将俘虏押至城门口,当众审问,录下口供,加盖总督大印,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衙门与书院。她在文书末尾写道:“此辈皆为太子爪牙,行凶作恶,证据确凿。望天下有识之士共鉴真相,莫被奸人蒙蔽。”
    此举一出,舆论彻底逆转。原本观望的两位阁老联名上奏,请皇帝暂缓废黜裴将军之诏,并建议遣使赴岭南查明实情。更有民间大儒撰文疾呼:“古有武后改制,今有林氏扶危。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太子得知,气得吐血晕厥。
    苏醒后,他召来最后底牌??一名身穿黑袍的老僧,额嵌宝石,手持骷髅杖。“大师,如今局势危殆,您答应的‘借命续运’之术,可还能施展?”
    老僧低诵佛号:“陛下阳寿将尽,太子气运亦衰。若想逆势翻盘,需以至亲之血祭天,取其魂魄镇压紫微帝星,方可延命三年,重掌乾坤。”
    “至亲之血?”太子瞳孔收缩,“你是说……父皇?”
    “非也。”老僧缓缓抬头,眼中幽光闪烁,“是您的胞妹,永宁公主。她生于帝星交汇之夜,命格纯阴,最宜献祭。”
    太子浑身一震,踉跄后退:“不可能!她是我的妹妹!母后临终托付于我!”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老僧冷声道,“若您不愿,待林氏大军压境,您不仅失江山,连尸骨都将被挫骨扬灰。”
    殿内寂静如死。良久,太子缓缓闭眼,声音沙哑:“……准了。”
    同一时刻,岭南城中,一名少女悄然走入总督府侧门。她戴着帷帽,身形纤弱,却被层层护卫簇拥。林氏见她到来,竟亲自迎出厅外。
    “公主殿下,您不该来。”她低声说。
    永宁公主掀开面纱,脸色苍白,眼中含泪:“我知道你们要救我。京中有密线传来,太子欲取我性命,行邪术续命。我逃了出来,一路伪装成尼姑,跋山涉水……只求夫人庇护。”
    林氏扶她入内,命人严密封锁消息。
    当夜,她召集裴将军、陈敬及钦天监左使密议。
    “太子已疯魔。”她将永宁公主带来的密信摊开,“他不惜弑亲祭天,只为苟延残喘。这样的人,岂能执掌天下?”
    裴将军怒不可遏:“禽兽不如!此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陈敬忧心忡忡:“可公主在此,若消息泄露,太子必倾全力来夺,甚至不惜亲征。”
    “那就让他来。”林氏冷冷道,“我正愁找不到理由全面开战。如今他若敢踏足岭南半步,我便以‘护驾勤王’之名,率六万大军北伐!沿途州县必开城相迎,谁敢阻拦,便是同谋!”
    钦天监左使忽然开口:“夫人,天象又有变化。昨夜观测,荧惑守心,太白昼现,此乃改朝换代之兆。而岭南上空,紫气东来,绵延百里,前所未见。”
    林氏望向窗外,月隐星沉,唯有一线曙光悄然划破天际。
    她轻声道:“黎明快到了。”
    次日清晨,她登上城楼,面对全城军民,朗声宣告:“永宁公主已至我处,安全无虞!太子欲害亲妹,悖逆人伦,罪不容诛!从今日起,岭南正式起兵,以监国之名,清君侧,安社稷!凡愿追随者,不论出身,皆授田赐爵!凡助纣为虐者,诛九族!”
    话音落下,万民跪拜,呼声震天。
    “夫人千岁!”
    “监国万年!”
    “清君侧!平叛逆!”
    烽火再度燃起,八百里加急文书飞驰四方。这一次,不再只是求援,而是**宣战**。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地底,一座隐秘祭坛正在修建。黑袍僧人指挥工匠搬运青铜鼎、刻写符咒,中央石台上,已绘出复杂的血阵图案。
    一名宫女捧着玉盒缓步走来,盒中盛放着永宁公主的贴身绣鞋与一缕青丝。
    老僧接过,嘴角浮现诡异笑意:“祭品已备,只待月圆之夜,便可启动大阵……届时,帝星重耀,女主陨落,天下重归太子之手。”
    但他不知,那名宫女走出殿门后,迅速拐入暗巷,将一枚铜钱塞进乞丐手中。铜钱内藏微型蜡丸,内书一行小字:
    “公主脱险,勿忧。岭南已备战,东风将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七零:最冷糙汉撩动心 囚宠,婚后沉沦 没有阴阳师天赋的我独自修仙 妈咪!七个丧尸萌崽等投喂 三角洲:让你救长官,你直接清图 鲁班奇门术 儿孙被换命?姑奶直播带飞躺赢 让你入狱顶罪,你让女子监狱血流成河? 坏了,被李相赫做局了!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龙世界! 一不小心补魔了全本丸怎么办 404异常管理局 盗墓:开局引领西王母寻找长生 华娱:从2009到影视寒冬 让你辟邪,没让你在恐怖游戏开车 我叔宋太宗 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 从鉴灵院开始逆袭成神 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