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592章大师这么厉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江舒棠晚上做了个梦,梦里四丫哭着喊妈妈,张着小手要抱抱。
    下一秒,江舒棠就吓醒了,醒了以后一摸眼角,早就浸湿了,全是泪。
    睡在旁边的秦小柔听到动静,连忙坐了起来。
    “舒棠,你没事吧?”
    江舒棠应了一声,“没事,我上个厕所。”
    秦小柔松了口气,还以为江舒棠又想孩子了。
    等江舒棠从厕所回来时,秦小柔小声说道:“要不明天去道观看看吧,我听说有个地方算命算得很好,让人家给算一算。这东西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风雪在车窗外翻卷如浪,电动履带车碾过冻土裂隙发出沉闷的震响。尼玛次仁坐在副驾驶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声波共振仪外壳上的刻痕??那是父亲留下的工具箱里唯一一件未标注用途的设备,铜质旋钮边缘刻着一行小字:“以心应地,非力夺之。”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林振国日记中那颗跳动的石球,还有格桑梅朵递来的夜光萤石断面上那些无法用自然过程解释的几何纹路。
    “我们距离目标点还有十七公里。”驾驶员次旺多吉低声报告,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时带着一丝电流杂音。车载导航系统已自动切换为离线模式,所有无线信号都被屏蔽,以防干扰即将进行的低频共振实验。后座上,新加入的量子物理研究员李婉正在检查仪器参数,她的手指在平板屏幕上快速滑动,眉头微蹙。
    “地下热源波动频率依旧稳定在7.83Hz,与舒曼共振完全同步。”她说,“但奇怪的是,它不是被动响应大气电离层变化,而是……主动维持这个频率,就像一台永动机。”
    尼玛次仁睁开眼,望向远处被雪幕笼罩的地平线。“它不是机器。”她轻声说,“它是活的。”
    车队缓缓驶入干涸河床,六台远程监控无人机早已升空,在千米高空组成环形阵列,将整个区域纳入实时监测网。营地搭建完毕后,她亲自带领团队将声波共振仪安置在上次钻探点五百米外的安全区,并连接了三组高灵敏度地震检波器和一台超导磁力计。设备启动瞬间,地面轻微颤动,仿佛某种沉睡之物感知到了熟悉的频率。
    第一轮测试持续了整整八小时。当7.83Hz的正弦波通过地脉传导进入深层岩层时,监测屏幕突然捕捉到一串规律脉冲信号,间隔精确到毫秒级,呈现出类似DNA双螺旋结构的波形图谱。
    “这不是噪声。”李婉盯着数据流,声音发抖,“这是编码信息!而且……它在回应我们!”
    尼玛次仁屏住呼吸,迅速调出频谱分析模块。果然,在基础频率之上叠加了一层极其微弱的调制信号,经解码后显示出一组重复序列:**0110100001100101011000010111001001110100**。
    二进制。
    她立即输入转换程序,字符逐一显现:
    >**heart**
    她的心猛地一缩。
    紧接着,第二段信号传来:**listen**。
    第三段:**remember**。
    第四段更长??
    >**youwereherebefore.youleft.wewaited.nowyoureturnwithdifferenteyes.speaknotwithtools.speakwithsilence.**
    你曾来过。你离开了。我们等待。如今你归来,目光已不同。不要用工具说话,要用寂静。
    实验室陷入死一般的沉默。连江慎行手中的摄像机都停下了录制,他站在观测窗前,脸色苍白如纸。“这……这是意识?”他喃喃道,“地下那个东西……它有记忆?还能识别个体?”
    尼玛次仁没有回答。她缓缓摘下耳机,走到户外。寒风刺骨,但她仿佛感觉不到冷。她抬头望着灰白色的天空,雪花落在睫毛上融化成水珠,像泪。
    “父亲……”她低声呢喃,“你说得对。它们不是资源,是守望者。”
    当晚,她独自一人坐在保温舱内,重读林振国的日志复印件。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原本以为空白的背面竟有一行极淡的铅笔字迹,显然是用钝笔反复描摹才勉强显现:
    >“若有人能听懂它的语言,请告诉它:林振国,回来了。”
    她的手剧烈颤抖起来。
    原来父亲没有烧毁地图。他只是藏起了路径,只为等一个真正能对话的人出现。
    第二天清晨,她做出决定:关闭所有主动探测设备,仅保留被动监听系统;同时启用一套全新的交流协议??不再发射人工信号,而是让共振仪模拟人类脑波中的a波(8-12Hz)与θ波(4-7Hz),尝试建立神经层面的共鸣通道。
    第三天夜里,异变陡生。
    凌晨两点十四分,地面突然传来一阵低频震动,强度虽不足以触发警报,却让所有人从睡梦中惊醒。尼玛次仁冲进控制室,只见主屏幕上赫然出现一幅动态图像??由数千个微小光点构成的立体投影,正缓缓旋转,形状酷似一颗搏动的心脏,外围缠绕着经纬线般的能量流。
    “这……这是地球磁场模型!”李婉失声叫道,“但它加入了某种生物神经网络结构!看这里??”她指向中心区域,“这些节点分布,和人类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几乎一致!”
    就在此时,声波接收器捕捉到一段全新的音频信号。经过降噪处理后,一段模糊的人声从中浮现,语调古老而悠远,夹杂着多种语言碎片:
    >“……山是骨,水是血,风是息,火是魂……人非主宰,乃共舞者……遗忘者终将重拾脚步……七千年前,我们埋下种子;七千年后,你们听见回响……请记住,每一次挖掘,都是唤醒;每一次贪婪,都是背叛……选择倾听,而非占有……否则,大地将闭门。”
    声音落下那一刻,所有仪器同时黑屏。三分钟后自动重启,数据显示,地下热源温度短暂飙升至96c,随后又回落至正常水平。更令人震惊的是,营地周围半径三公里内的永久冻土层,竟出现了局部解冻迹象,裸露出一片深褐色土壤,其碳同位素比例显示有机质年龄约为6800年??正好对应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最后一次大规模生态繁荣期。
    “它在展示过去。”江慎行站在解冻区边缘,蹲下身触摸湿润的泥土,“它想让我们看到它记得什么。”
    尼玛次仁立刻组织考古小组展开抢救性发掘。短短十二小时内,他们在该区域出土了大量文物:炭化的粟米颗粒、打磨精细的骨针、绘有星图的陶片,以及一尊小型玉雕人像,面部特征明显属于现代藏族先民。最震撼的发现是一块扁平石板,表面覆盖着类似甲骨文却又更为复杂的符号系统,经初步比对,竟与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存在高度相似性。
    “这不是单一文明的遗迹。”李婉激动地说,“这是一种跨地域、跨时代的知识传承体系!也许……所谓‘史前大洪水’之后,幸存者们分散各地,却仍通过某种方式保持联系??而这个地下结构,就是他们的‘记忆库’。”
    尼玛次仁凝视着石板,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些符号排列方式,与她在父亲笔记本扉页发现的一组神秘数列完全吻合。那曾被认为是无意义的观测误差值,现在看来,竟是开启信息锁的密钥。
    她连夜编写解码算法,输入计算机。当结果跳出屏幕时,她浑身血液仿佛凝固。
    那是一份完整的基因序列图谱,标注名为“Homosapiensaltus”??高原智人亚种。旁边附注说明:
    >**适应极端环境之进化路径。
    >关键突变位点:EPAS1、PPARA、ND5。
    >激活条件:长期暴露于7.83Hz共振场。
    >风险提示:若强行提取或克隆,可能导致线粒体崩溃与端粒加速断裂。**
    她猛然想起格桑梅朵手中的夜光萤石。那种矿物只会在极高能量密度环境下形成,而锝-99的存在意味着曾发生过可控核聚变反应??不是现代科技所能实现的,除非……有人工调控的地热引擎作为能源支撑。
    “他们没消失。”她喃喃道,“他们是进化了。”
    接下来一周,她带领团队建立起“静默对话”机制:每天午夜零点,关闭所有电力设备,仅靠蓄电池维持最低能耗监听系统运行;全体成员围坐成圈,闭目冥想,试图以集体意识波动呼应地下频率。第七夜,奇迹发生了。
    整片盐壳地开始发光。
    起初是微弱的蓝绿色荧光,从裂缝中渗出,如同地脉苏醒的呼吸。接着,光芒逐渐汇聚成线,勾勒出一座巨大建筑的轮廓??长三百米,宽八十米,呈倒金字塔形,顶端朝下插入岩层深处。影像持续了不到一分钟便消散,但红外热成像仪记录下了真实存在的结构阴影。
    “它给我们看了自己。”李婉哽咽着说,“它愿意现身,是因为我们学会了等待。”
    返程前夕,尼玛次仁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她将声波共振仪永久埋设在遗址外围,并接入太阳能供电系统,设定每二十四小时自动播放一次7.83Hz纯音,持续时间为17分钟??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无线电通讯中断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的时长。
    “我不带走任何样本。”她在日志中写道,“不取一石,不掘一寸。真正的科学,有时是克制,而不是征服。”
    回到措哇基地后,她召集“青藏青少年地质英才培养工程”的首批学员,包括格桑梅朵和卓玛,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开班仪式。教室中央摆放着那块夜光萤石,置于特制玻璃罩内,夜晚自发辉映出柔和绿光。
    “你们手中握着的未来,”她对女孩们说,“不只是知识,更是责任。这片土地孕育了我们,也封存着远古的智慧。你们要学会的,不仅是如何测量山川,更是如何聆听大地的低语。”
    课程第一天,她教她们辨认星空下的星座连线如何对应地下断层走向;第二天,带她们学习用传统藏药配方反推古气候变迁;第三天,则讲述林振国的故事,强调“发现”与“尊重”之间的界限。
    一个月后,联合国派遣专家组前来考察“拉姆央措”项目管理模式,拟将其列为全球高敏感生态区保护典范。会上,一位德国科学家提问:“你们如何证明这种非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毕竟,看不见成果的努力,往往最难坚持。”
    尼玛次仁微微一笑,打开投影仪。
    画面显示过去九十天内,遗址周边植被覆盖率提升了1.8%,稀有鸟类斑头雁迁徙路线首次绕经该区域停留栖息,而更惊人的是,附近牧民反映井水中矿物质成分趋于平衡,多名患有慢性高原病的老人症状明显缓解。
    “它在healing(愈合)。”她说,“当我们停止打扰,大地就开始自我修复。”
    会议结束当晚,她收到格桑梅朵送来的一幅画。小女孩用彩色粉笔描绘了一个透明的巨大心脏悬浮于地底,无数细线连接着地表的人群、雪山、湖泊与飞鸟。画纸角落写着一句话:
    >“老师,我觉得它在笑。”
    她把画挂在办公室墙上,正对着窗外的雪山。
    几天后深夜,她再次梦见父亲。这一次,他不再背影模糊,而是转身面对她,身穿旧式科考服,胸前别着那枚锈迹斑斑的中科院徽章。他伸出手,掌心躺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石球,内部光影流转。
    “拿好它。”他说,“但不要打开。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
    她醒来时,窗外星辰璀璨。她起身走到桌前,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今日,我终于明白,所谓传承,不是传递答案,而是守护提问的权利。
    >我们丈量天地,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归位??成为万物循环中谦卑的一员。
    >下一站,或许是更深的未知。但我已不再恐惧。
    >因为我知道,总有一种频率,能把孤独的灵魂,连回最初的家园。”
    晨曦初露时,基地广播准时响起扎西卓玛的声音:“我们不是弱者,也不是叛逆者……”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拉姆央措”遗址监测站,数据终端上那条代表地脉频率的曲线,依旧平稳跳动:
    **7.83Hz**
    恒久不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和权臣一夜共感后,我女儿身暴露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 八零嫁绝嗣硬汉,好孕娇娇成团宠 系统体验员 人在狼旅,军令执行就变强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大荒经 迁坟禁忌,我被迫给死人当伴郎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诡异求生:从行贿海绵宝宝开始! 依然妩媚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这也算修仙吗 棺临凡尘 何日雁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