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四天后早晨,布喜娅的乘坐的列车,停靠在了尼布楚城中心广场的火车站。
布喜娅一行四人,从包厢下来,等服务员从行李拿来了托运的行李。她们走出火车站的出站口,立刻就见到了手举接站牌的索菲亚和招娣。
杨府治下,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官方文字是简体字。这几乎成了杨府和外界最大的区别。杨府的人从服装、语言、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都有独特的特色。
布喜娅和索菲亚都是学习的普通话和简体字。所以,沟通交流没有问题。要不然,她俩一个塔吉克人,一个东海女真人,翻译都不好找。
“您就是布喜娅姐姐吧。我是索菲亚。”索菲亚惊喜的拉着布喜娅的手说道。
四个人一起,都是女的,年纪也对的上。
“索菲亚你好,我就是布喜娅。”布喜娅也拉着她的手亲热的说道。
“没想到妹妹这么年轻,就能做这么大的项目,真是让姐姐钦佩呢。”
索菲亚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道:“都是王大哥他们帮衬我,我什么都不懂。我家前年底才分了牧场。现在百废待兴,刚刚开始开发呢。”
招娣在一边说道:“布喜娅,索菲亚谦虚呢。她家的牧场条件特别好,依山傍水的,足足有33平方公里大呢。”
布喜娅大吃一惊,没想到索菲亚居然是个大地主。他们部族的领地也就三个这么大罢了,那可是几千人共有的。
索菲亚说道:“我是北庭军的狙击手小队队长。我还要去打仗,家里都是弟妹们在操持。我家的牧场虽然分了下来。可是都是荒地,还没有开始开发呢。怎么搞我心里也没有主张。正在发愁呢。”
布喜娅笑道:“没关系,万事开头难,我帮你出出主意。我这次就是来考察的。说实话,你的项目是我接到最大的订单呢。我今年三个月前才拿到海参崴的总代理权。目前只做了城市路灯的几个小项目。”
招娣看看天,有些阴沉,赶紧说道:“咱们先回酒店吧,看这样子要下雨了呢。咱们布里亚特不比海参崴。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雨下来,就冷了。下雨经常变成下雹子。”
布喜娅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直接去你家的牧场吧。我们在这里也没法实地考察。”
索菲亚发现,布喜娅和她一样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她很喜欢这种性格。
“那好,咱们这就回酒店,然后退房,坐卡车赶回去。”
王有道他们的事情昨天就完了。今天没走就是等着布喜娅一行呢。
一个小时后,三辆卡车再度出发了。这一次两辆卡车里装着项目组的补给物资。一辆卡车装着布喜娅一行和招娣、索菲亚姐弟们。还有索菲亚在尼布楚城采购的家里急需的物资。
项目组留了两个人,他俩负责帮助索菲亚去借推土机,同时买三油罐车的燃料油回来。索菲亚现在有了资金。当即决定把水培农场搞起来。
布里亚特地区正在大开发。北庭军军属在附近就有五百多个牧场呢。这里的冬季同样缺少饲料。全靠秋天打草堆积成的草垛。但是,干草营养不行。如果添加三分之一的鲜草,牲畜就不会掉了。
北方的游牧民族每次过冬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不论对牲畜还是对人,都一样。即使熬过了寒冬,春季时,人畜都瘦的脱了相。一个个的形销骨立,骨瘦如柴。
全靠新的一年来养回来。再到秋季重新秋高马肥。
如果有了水发大麦这种新鲜的高营养的牧草,即使冬季也不会让牲畜掉腰。尤其是这里都是定居牧业。会用石头盖牲口圈。还会用铁炉子和蜂窝煤取暖。温暖的环境,会大大的减少脂肪消耗。
牲畜掉?主要就是抵抗寒冷而燃烧脂肪,一旦脂肪减少,抗寒能力会直线下降。而食用水培大麦,肉牛一天吃十斤,在圈里不走动的情况下能长五斤肉。不分季节。
而传统的牧业,这个时候,牲畜都在冬季牧场避风,在露天里挤在一起取暖,冻成狗。脂肪咔咔的掉。吃点干草还得用蹄子刨开积雪。干草和草根那点营养还不够刨雪浪费的多。可不吃,脂肪只出不进,掉的更快。
只能眼看着牲畜越来越瘦,最后大面积的冻死在深冬和初春的倒春寒里。然后擦干眼泪,靠着幸存下来的牲畜从新著息,重新恢复。然后继续这样的循环。
现在杨府推广的定居牧业解决了防寒问题。种植牧草做青储饲料,也保证了冬天的饲料问题和营养问题。但是,水培大麦苗项目能让牲畜冬季也不耽误长肉。这就厉害了。
关键是这东西节水啊。一斤大买种子,只需要七八升水就能在七天后,变成七八斤的牧草喂给牲畜。而种植牧草大水漫灌特别浪费水,即使采用高成本的喷淋灌溉也要多用一百多倍的水。水都被蒸发浪费了。
天黑前,车队终于回到了索菲亚家的牧场。布喜娅一行被招娣安排住进项目组的木屋别墅里。毕竟索菲亚一家还在住那个破旧的蒙古包,实在是住不下人了。
第二天一早,索菲亚骑马带着布喜娅,走遍了自家的牧场。
“我觉得,你选的地下种植场选址有问题。”布喜娅骑在马上皱眉说道。
“嗯,你说说看。我主要考虑离居住地近些。”索菲亚解释道。毕竟管理水培农场是体力活,离居住地近些,也节省时间不是吗。
“我觉得你选址在这里不适合,主要是条件太好了。这里依山傍水,我没猜错的话,你挖一米多肯定出水。到时候,推土机一推一个水坑。你有没有蒸汽机抽水。到时候怎么办。”
“我看这里和海参崴和绥芬河流域一样的,降水充沛。这里降水量比蒸发量大太多了。”
布里亚特地区不缺水,要不然贝加尔湖怎么会储备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淡水呢。只有蒙古高原干旱。四周全是水汽旺盛的地方。东北不用说了,贝加尔湖两侧也是一样的。就算是伊犁那边也能得到大西洋的降水。
后世的东北虽然地表比较干燥,那是因为东北大面积抽取地下水开发水稻田。水稻田是蒸发量巨大的。几十年下来地下水下降了几十米。地表自然就干了。
如果你越过乌苏里江看看,就会发现一江之隔,那边俄罗斯的土地,和东北开发前的蛮荒之地一模一样。挖一米就喷水。那边遍地湿地和沼泽。
其实东北地区历史上没有有效开发,主要就是这里降水比蒸发大几倍。导致这里遍地沼泽地和湖泊。又寒冷,又潮湿,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辽西走廊到三国时期,都是烂泥塘,山海关根本不存在,那里不能通行。
曹操征乌桓都是走的卢龙道,就是燕山山脉的河谷。回来时,因为是冬季,沼泽都封冻了。才选择走辽西走廊抄近路回来。
一直到北魏,才开始逐步挖沟引水,把水排进海里。辽西走廊的土地才干了。这里成了进出东北的最方便、最快捷的路线。这里因为可以通行了,战略位置日益重要,隋朝时才修了榆关(山海关)。
索菲亚是一个牧民,哪里懂得这些知识。她听得瞪大了眼睛,难道自己的梦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