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72章 168五品助教徐永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72章168.五品助教徐永生
    通过玉龟岩从吴笛那里交换来振声铁后,徐永生再跟对方学画。
    经对方寥寥点拨几句,徐永生接下来的作品,乍一看也似模似样。
    不过按照吴笛的说法,还是匠气太重,登不得大雅之堂。
    用吴公子的原话便是:
    你比较适合去绘制军用地图。
    徐永生对这等言语打击并不在意。
    等上元夜之后将所有画整理成集,前后翻阅对照自己的进步,他还颇有些几分美滋滋的感觉。
    然后就悄然收起画册,仿佛登门拜访林成煊请教学问一般,再次前往对方府上。
    晚些时候,谢初然饶有兴致翻着画册,看着画上烟火繁华景象,津津有味。
    不过看了一阵后,她忽然「咦」了一声,又很快翻回前面几页,然后翻来翻去,来回对照着看。
    谢氏并非书香门第,谢初然本人也不是绘画高手。
    但她大哥谢华年胸藏锦绣,多才多艺,于丹青之道上颇有造诣。
    谢初然小时候读书丶练武有实无名的启蒙老师都是谢华年,受他薰陶,虽然老样子三分热度,但谢初然在这方面一些基本的鉴赏眼光是有的。
    「后面怎麽跟前面的不一样?换人画了麽?」
    谢初然先是好奇,但很快又摇摇头,抬首看向徐永生,笑道:「不对,都是你画的。」
    徐永生向谢初然竖起大拇指,然后在对方面前展开吴笛的画作:「新结识个朋友,很擅长丹青,我跟人家学了几笔,才开始学。」
    谢初然就笑道:「我就说,前后变化那麽大,可骨子里还是你。」
    她又看看徐永生的画册,连连点头:「进步很大,很有天赋!」
    徐永生快速将吴笛的画作收起:「我也这麽觉得!」
    在场两个业馀菜鸟自我感觉都非常良好。
    看望过谢初然,将自己的画册留给对方,徐永生没有就此作罢,接下来几天都抽时间跟吴笛学画。
    可惜诚如对方所言,上元节过后不久,他便告辞离开,返回江南故乡。
    徐永生丶和挺等熟人为他送行。
    之后,徐永生继续自己先前生活和修行的节奏。
    学宫方面,他当前更多在旁听和学习阶段,为正式成为助教做适应与准备。
    那块振声铁,则被他交给宁山。
    已经积累第二层「智」和第一层「信」的宁山,新年之后正要开始第二层「义」的修行。
    忽然得到徐永生相赠的振声铁,听着长条形状奇金微微震动自鸣他,他颇为惊讶:「先生,这如何使得……」
    徐永生:「有何使不得?」
    宁山正色答道:「学生当日诚心拜师,故而准备束修,且绝非学生私自妄为,家父家母都是一致同意的。」
    徐永生颔首:「所以我当日便收下了,没有拒绝你们的好意。
    彼时学生可以尊师重道,如今做老师的便不能关爱学生麽?」
    宁山忙答道:「那自然不是,只是学生已经得先生教诲关爱良多……」
    徐永生坦然言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你身上最大的碍难,限于我当前修为境界,只能说是助你明晰问题,指出问题,但谈不上解决碍难困惑,关中帝京那边江祭酒出力同样不少。」
    宁山倔强地答道:「学生觉得,得先生指点帮助良多!」
    尤其是当年除夕傩戏意外之后,世人都拿他当笑话看的时候!
    徐永生莞尔:「你我既是有缘,也算投缘,那我乐意再多帮帮你又何妨?」
    宁山迎着徐永生的目光,身形渐渐松弛下来,苦笑道:「倒是学生矫情了,谢过先生。」
    他收敛笑容,郑重向徐永生一揖后,双手接过那振声铁。
    略微思索一下后,宁山轻声道:「奚骥,还有其他同学,也在考虑积蓄温养第二把『义』之古剑……」
    就在这个一月的月底最后一天,学宫将举行年考。
    奚骥基本十拿九稳,在这次年考中晋升八品境界。
    他到了八品,再修持第二层三才阁,按照他有「义」选「义」,无「义」选「仁」的风格,接下来要温养的肯定是自己第二把「义」之古剑,正好也是需要振声铁辅助。
    但吴笛那份振声铁,只得一人份。
    于是徐永生微微摇头:「各人皆有命数运势,正如当日我需要振声铁的时候,你们家的束修正好便是此宝,而如今你需要振声铁辅助修行时,我也正好得到一份,可以投桃报李。
    而我这次得到的振声铁只得一人份,那便是奚骥他们的运道不够,没有应在今日,唯有依托自强。」
    宁山正色,再向徐永生一礼:「先生教诲的是。」
    揭过此事,徐永生换了话题:「说起来,依你的修行进度,月底年考之后,可以升入太学。」
    宁山:「就学生所知,依学宫规章,类似升学是奖励,但并非强制必须为之?」
    徐永生颔首:「不错,要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宁山于是不假思索答道:「那学生希望能留在四门学。」
    一年时间从九品晋升八品的奚骥,也同样符合从四门学升往太学的标准。
    不过他的选择和宁山一样:「学生不想去太学。」
    嘴快先答完之后,他仿佛才忽然想起什麽:「呃……先生您从直讲升为助教,仍然是在四门学任教吧?」
    东都学宫相关编制有定额。
    国子学丶太学丶四门学除了各自博士也就是「系主任」外,分别下设助教各六人,直讲各十二人。
    器学丶尉学丶牧学这武夫三学,则是博士之下分别下设助教各三人,直讲各六人。
    崇玄学的编制理论上会向国子学丶太学丶四门学看齐,但因为是草创初设,再加上道家南北二宗之间的博弈,故此一直不满编。
    换言之,正常状态下,学宫各学馆下的讲师编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如曹朗丶徐永生等新晋讲师能快速入编,都是因为原本任教的讲师流动后出现空缺,他们才加以填补。
    像徐永生,严格来讲他补的不是王阐的缺。
    王阐去年初夏晋升四品后外出游历,就从东都学宫辞官了。
    当时便有其他五品儒家武魁,从别的地方平调到东都学宫,补上四门学第六个助教的位置。
    而徐永生现在刚刚晋升五品马上就有萝卜坑给他,其实……
    还真要多谢他自己。
    他做掉姜氏子弟姜泉,虞国夫人姜玉鸳做掉郑氏的郑广,此后引发姜氏同河洛郑氏乃至于大乾诸多老牌名门世家的斗法。
    几个月下来,随着郑氏大出血,这场斗法基本已经落下帷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国子学一位出身郑氏的助教,在此番斗法中成为炮灰,辞官后返回故乡祖地避风头。
    先前顶替王阐的那位四门学助教趁机走动运作一番,就在新年前后从四门学调去国子学补缺。
    而原本的六品徐直讲,当即便顺势更进一步,踩进这个现成的萝卜坑里。
    兜兜转转,王阐大半年前留下的位置,还是落在徐永生手里。
    虽然此番还有一位学宫六品直讲也成功晋升为五品境界,但竞争上岗徐永生也不担心。
    晋升典仪他更快完成,基本就明示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有罗毅丶王阐在,至少在东都,徐永生也不必担心自己被别人挤了位置。
    朝廷抓大放小,中原河洛尽量维稳的情况下,谢氏一案便牵连不到徐永生。
    除非乾皇亲自下旨安排谁来顶这个位置,但那位九五至尊即便有诸多令人非议的举措,也还没无聊到这个地步。
    事实上,今年新年前后,不是徐永生担心有人挤了自己的位置,而是那位谋求迁任国子学的助教,更担心他别被徐永生给挤了。
    徐永生明确表态自己打算留在四门学,对方才是当真松一口气,忙不迭给这位年轻同僚挪窝。
    「不错,我仍是留在四门学任教。」对奚骥的问题,徐永生平静作答。
    奚骥顿时就放松下来,嘻嘻笑道:「那学生当然也是留在四门学。」
    徐永生于是微微颔首。
    他跟林成煊不同,既然学宫没有强制规定,而宁山丶奚骥二人本身也态度明确,那他自然就汇报给罗毅丶王阐,争取两人仍留在四门学。
    新科四门学博士王阐对此当然是乐意至极,同样捋袖子亲自下场留人,带着徐永生就直奔罗毅公房。
    学生本人如此明确表态,罗毅当即就冲也赶来他公房的太学博士燕德露出个爱莫能助的神情。
    燕德则看着王阐身旁的徐永生。
    其目光不好说是哀怨。
    但属实无奈。
    徐永生淡定,仿佛完全事不关己。
    于是,一月底年考之后,宁山丶奚骥都继续留在四门学就读。
    不过他们心心念念的徐先生,当前还在助教适应期和学习期,不直接带他们的课。
    徐永生勉励二人不要松懈,继续用心修炼习武。
    他本人亦是相同情形。
    好生玉相助下,他腰椎第五层地阁中,五常之仁不断积蓄,只是当前仍然虚幻。
    除此之外,结合龙影天钢丶洪流铁等珍贵材料,徐永生锻造自己第一把长兵重武器,终于初见眉目。
    盛景十三年,时间自然流逝。
    先前来东都私人身份访友的禁军辅国大将军范金霆,早已经离开,重返关中帝京,常规时间继续执掌禁军十八卫中最靠近大内御前的左丶右卫。
    那位佛门南宗的当代法祖宗明神僧,则仍然在中原河洛。
    不过新年过后,他法驾离开了东都城,转而在河洛一带其他佛寺之间游走,期间信众云集景从。
    受其影响,佛门南宗声势日渐高涨,而佛门北宗则不停受到无形的打压。
    直到二月底的时候,宗明神僧返回东都。
    原因是,又一位密宗大士,自西向东而来。
    其名为,龙光,修为实力更在此前的摩迦大师之上。
    这是一位和宗明神僧一样的佛门一品武圣。
    消息传来,东都上下再次起一阵议论的风潮。
    原因无他,自然是因为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大乾之外的一品武圣强者,踏足大乾疆域腹地。
    除了大乾本土广为人知的六位一品长生武圣外,大家都知道大乾之外也存在这等强者,但毕竟多年未见。
    说到大乾域外的佛门一品武圣强者,如今世人更多想起的还是那位雪域高原上重要力量一极的雪原法王。
    因此再看从更西边长途跋涉而来的龙光大师,乾人观感复杂,戒备与好奇交织。
    不过传闻中,这位龙光大师也是先到关中帝京面圣,甚至还陪同当今天子和姜皇后一同观赏今年帝京的上元灯会,得了天子亲口御封与赏赐,在关中盘桓良久后,方才像早先摩迦大师一样,前来河洛东都。
    基本上,东都这里也不会是他的最后一站。
    传言中,龙光大师将往江南一行。
    数百上千年的南朝,佛门曾经极为昌盛。
    即便经历兵灾和岁月的消磨,仍然有许多相关古迹留存。
    摩迦大师和龙光大师都有心往江南一游。
    按照僧院传出的一些说法,摩迦大师在见过龙光大师后,今年开春,便将先一步动身前往江南了。
    宗明神僧二月重返东都,也是因为龙光大师抵达。
    学宫中,一些学生难免议论:「宗明神僧此举,未免有如临大敌之感,在那位密宗大士面前,弱了气势?」
    旁边有人微微摇头:「宗明神僧这趟提前回来,可能不是做给密宗大士看的,而是在给佛门北宗的大师们提前表态。」
    意思是,中土佛门虽然分属南北,但面对密宗东来,但同进同退保持一致。
    先前那人闻言,若有所思:「这倒也有可能。」
    不过效果就难说的很了。
    密宗如果有心,对本地两派自然是联弱抗强,联北宗以对抗南宗。
    至于佛门北宗如何想法,当前尚不得而知。
    学宫里徐永生在一旁静静听着众人议论,没有多言。
    不问可知,这又是当今天子的制衡手段。
    大乾当前国策,道在佛先。
    但除了权贵高层方面的倾向外,更大范围里整体而言,如今佛门比道门更加强势。
    于是在道佛之间丶南北之间,当今乾皇又引入了佛门密宗与中土禅宗打擂。
    当中说不定还有借双方乃至于多方一同对付六道堂的考虑在里面。
    至于效果如何,当前还看不出来,可能有奇效,也可能适得其反。
    徐永生此刻更多的看法其实在于……
    要是石靖邪这个时候定居东都,不知道会不会同时有多派佛门中人一起来找他……
    可惜,石郎君乖觉得很,早跑没影了。
    龙光大师抵达东都后,同样开坛讲法,其人汉话流利,博闻强记,妙语如珠,很快就先打消东都上下崇佛之人的顾虑,令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
    晚些时候,这位龙光大师也同样受邀参观东都学宫。
    除了佛学外,其人在儒学方面也有相当精深造诣,竟似不逊色于当世大儒,令东都内外都啧啧称奇。
    徐永生对此没什麽感触,只作为学宫师生中普通一员,在人群里默默随大流。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麽感想,那就是东都不愧大乾两都之一,天下名城,风云际会之地,各路顶尖人物来往不绝,从来不曾少了风采与热闹。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从来不曾少了危险同机遇。
    虽然徐永生低调站在人群中,但一来身高二来风采,都很容易令他脱颖而出。
    是以他安心看别人的同时,也有人在看他。
    远方,一个长身玉立身着官衣的青年官员,视线便时不时划过徐永生所在的人群。
    却是前年从学宫毕业,前往关中帝京为官的邓与。
    他这一年多来,都在大理寺为官,虽然也很年轻,但官威体气日渐养成,神情肃穆。
    此番,他是和其他一些官员如鸿胪寺丶太常寺中人,随龙光大师一道自关中帝京来河洛东都。
    作为大理寺官员,邓与职责并非陪同龙光大师,只是顺路。
    姜氏同郑氏的案子纠缠了几个月,如今终于要渐渐落下帷幕,邓与奉命而来协助结案。
    郑氏出血但不倒,姜氏获利但收获不及预期,事情基本已经尘埃落定。
    于邓与而言,公务没什麽碍难。
    倒是这次回东都学宫前,就听到个让他心情不甚美丽的消息。
    彼时还只是耳闻,现在他可以亲眼得见。
    那个白衣书生风采出众,随意站着也像是人群中心,每次都第一时间映入邓与眼帘。
    这个市井铁匠出身,比他邓与年龄还小一点的年轻人,已经成功晋升儒家五品武者境界了。
    可怜他邓与现在仍然是六品。
    当初七品晋升六品,对方便比他快,现在六品晋升五品,还是比他更快。
    邓与家学渊源,见多识广,人与人之间类似情形见过许多,但他绝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己是落后的那个。
    这眼看着就已经是一步快,步步快的局面,如没有大意外变动,他怕是今后都没法再反超那个白衣书生了……
    邓同当前立在自家兄长身边,望向徐永生的目光就要单纯的多。
    只有愤恨。
    从东都学宫被退学,他回了邓家不至于一无所有,仍能依托家族资源修行。
    但一来,邓家内部本就有倾力培养的目标,似邓同这样的子弟送入学宫,借学宫资源培养,如今被退货,虽说邓氏家大业大,可再栽培邓同,也是额外支出。
    更何况邓同此前被退学的经过不光彩,连带着令整个邓氏甚至都被人指指点点。
    这种情况下,家中长辈看邓同,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实事求是地讲,邓同被退货回家后知耻而后勇,修行习武比他当初在学宫时刻苦认真不少。
    但进步速度,反而不如他先前在学宫时。
    如此一来,他对徐永生原本只是些嫉妒和不满,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愤恨。
    可惜,兄长邓与也盖不过那个该死的市井儿,邓同眼下希望全寄托在自己身边另一个青年男子身上。
    「大哥,那边那个穿白衣服的高个,就是那个姓徐的市井儿。」邓同低声咬牙切齿说道。
    邓与丶邓同身边,比他们年长些许,看上去年龄约莫在二十六丶七岁左右的青年,闻言并没有朝徐永生方向看去:「我知道。」
    「大哥,这厮欺人太甚,你能不能……」邓同话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
    「不能。」那青年面色不变:「我给你们出头,王阐再给他出头,有什麽意思?」
    对方直承自己不及王阐,顿时让邓同语塞。
    这青年名叫邓和,乃是河洛名门邓氏一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深受家族长辈器重,内部倾力培养,早已经是五层三才阁全满的正五品武者,只差一项历练完成,便可以去尝试参加典仪,冲击四品宗师之境。
    论修行进度,相较于更年长的中生代郑广丶郑彬等人,邓和还更接近四品境界。
    但他半点都没有自得之意。
    因为他没心思往下比。
    往上看,东都学宫最年轻的博士王阐,还有许氏一族年轻一辈佼佼者许冲,都已经晋升四品宗师之境。
    这两人年纪比他大个五六岁左右,姑且罢了。
    但去年谢今朝晋升四品境界,可是他邓和的同龄人。
    他已经落后了。
    甚至,还有个年龄比他更小的曹朗,已经在身后虎视眈眈。
    东都眼前已经这个模样,放眼天下就更别多提。
    邓和自然没心思给邓同收拾烂摊子。
    等龙光大师参观学宫结束,众人一起离开学宫,人群散去,邓和边走边说道:
    「要做事就把事情做绝,否则乾脆别做,真容不下一个市井儿,早干什麽去了?等人家都已经上升到你解决不了的地步,再磨磨唧唧耍小聪明,自取其辱。」
    邓与丶邓同闻言都默然。
    好半晌后,邓同才不甘地嘀咕道:「刚一开始真没发现他如此棘手,虽然他也参加提前一年的入品典仪,但没有现在这般上升势头……」
    邓和脚步不停:「出身低微,一开始缺少修行用的宝物,只能凭自己,后来天赋潜力显现,得学宫下力气栽培,因此愈发脱颖而出,有什麽稀奇?」
    邓同讷讷不语。
    倒是邓与这时低声道:「大哥说的是,但即便如此,只能解释他从九品到六品晋升迅速,现在从六品到五品,也快得出奇……」
    邓和脚步微微放缓少许:「他灵性天赋层次经过后天提升?哪来的方子,哪来的天材地宝,谢氏?」
    邓与摇头:「我不确定,只是猜测,他修为进步速度实在太迅猛了。」
    邓和微微颔首,步履速度恢复如常:「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个都别去惹他,尤其是邓同你!」
    邓同急道:「大哥……」
    邓和淡定:「喊什麽?有机会动手别废话,不动手就更别虚张声势,你们两个今天频频瞪眼睛,把我都捎带上了。
    再有想法,也等一段时间再说,要是到时候他进步到连我都对付不了,那机会就是你们自己亲手送掉的。」
    ………………………………
    邓氏兄弟频频对自己行注目礼,徐永生自然有注意到。
    邓与还好,邓同几乎不加掩饰。
    但相对来说,徐永生反而更关注另一个稍微年长的生面孔。
    不难知道邓和是谁,只是其人从前常年在邓氏祖地老宅生活,所以了解他的人不多。
    此后这三人又很快离开东都。
    徐永生暗自留神,但也不因此纠结牵挂,继续自己的生活和修行。
    当时间进入三月,最初的适应于学习之后,徐永生正式走马上任,成为东都四门学六名五品助教之一。
    继曹朗之后,尚未满二十三周岁的徐永生,成为当前东都学宫最年轻的五品助教。
    学宫内外,颇多议论的同时颇多赞誉。
    徐永生荣辱不惊,继续该干什麽还干什麽。
    不过,在他上任之初,东都学宫讲师之间,便有一件大事发生。
    崇玄学博士刘深提议,今后崇玄学也该提前一年举行入品仪式。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年代:重生五六,大国工业 诡骨匠:纸人点眼不要命啦! 隐秘买家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老公哑巴我喇叭,一言不合怼全家 笑傲红楼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 家书告急后,女子监狱狂龙出世!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 造化图 玩家请自重,这个位面真的会破碎 渣夫另有心头宝,我带乖崽嫁大佬 流放苦?当家主母怎么发疯就暴富 盲盒开挂惊艳八零,霍团长昼思夜哄 游戏入侵初期,你怎么就满级了? 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 从穷小子到江湖巅峰 盗笔:我带着房子穿书了 翅膀硬了你叛师,我留一手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