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68章164.送货上门(三更万字到!)
探望过林成煊丶谢初然之后,徐永生告辞离开林府,返回自己住处。
谢初然距离五品境界除了最后的晋升典仪之外,当前还差第四层「智」的历练。
于徐永生而言,当前同样也只差一项历练完成,就可以去参加晋升典仪。
有关第三块「智」之龟甲的历练。
随着时间推移,官面上对他的限制已经解除,徐永生可以出东都城去丈量山河绘制图册了。
不过他又多等了一段时间。
一方面,继续消磨身边的监视者们,等监视进一步松懈。
另一方面,他还有事要忙。
当初答应为曹朗锻刀,如今只差最后一点手续,彻底完工。
还真不是徐郎君有拖延症。
曹朗的刀坯精妙,给的材料也丰富,令徐永生总有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日趋完美的心思。
于是他就一直努力到了最后一刻。
曹朗也不催促,直到双方约定一年之期到最后一天,徐永生在学宫里找个无人机会,悄然将一个长不足三尺的长条布包交给他。
「多谢。」曹朗没有解开看,直接对徐永生点点头。
徐永生:「不,该我谢谢你,锻造此刀的过程中,令我受益匪浅。」
曹朗一贯冷漠的面容上现出个淡淡微笑。
二人相视而笑,皆不多言,擦身而过。
待时间到了十一月冬至前后,徐永生利用冬至七天假期出城,正式开始自己测绘山河的历练。
严格来说,七天时间比较紧张。
但徐永生完成这项历练,速度远比其他人要更快。
得益于他平时出门,每到一地,便习惯性观察乃至于脑海中暗自记录周围环境与地形。
不只是第一次踏足的陌生地方。
就算是以前来过的地方,再次到来,徐永生都会习惯性观测。
而此前他带着宁山出东都,准备前往关中帝京时,在路上也一直保持相关习惯。
于是连带着宁山现在也开始沾染他这个习惯,领略大好河山景色风光的同时,留心观察各处环境具体细节。
对徐永生丶宁山来说,这就相当于相对山河地志有了一定积累,只是比较粗放。
而徐永生现在需要更细致准确的记录和测绘。
但有先前打下的底子,现在他动作便迅捷许多。
于是,冬至收假后,徐永生再出现在学宫司业罗毅面前,已然成功完成各项儒家历练,做好充足准备,可以去参加六品升五品的儒家典仪。
罗毅静静看着徐永生。
在对方身上,他看到不少林成煊丶王阐的影子。
可是分别更大。
在先前西北丶朔方事变后,这时罗毅再看王阐和徐永生,想到主动卸任离开的林成煊,心情一时间也颇多感慨。
感慨过后,罗毅没有多说其他,只是点头言道:「你在学宫任教时间虽短,但尽心尽责,教学上从无疏漏,今年夏天在陕州又见义勇为,有功无过,诚意晋升典仪,你参加当之无愧,时间在新年过后,届时你同另外两名六品直讲,一同参加。」
徐永生:「多谢司业成全。」
他将要离开,罗毅忽然又开口叫住他:「恒光……」
徐永生停步转身。
罗毅沉吟着问道:「晋升五品之后,你有何打算?」
徐永生:「如果无碍,学生继续在学宫任教,不过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些时候学生有心效仿先贤前辈,外出游历一番,游历归来后,学生仍有心继续教书。」
罗毅听前面的内容不感到意外,但听到徐永生最后一句话,则微微扬眉:「哦?」
「一年树木,十年树林,百年树人。」徐永生平静说道:「教书育人,我心向往之。」
罗毅轻轻点头:「你有此心,自然是好,嗯,行,去备课吧。」
徐永生于是告退。
虽然三才阁全满,各项历练也完成,但徐永生接下来并没有就此松懈,仍然继续磨练熟稔自己掌握的各门绝学,静候一个多月后的晋升典仪。
除此之外,他也在忙另外一件事。
帮曹朗锻造出新刀之后,徐永生开始正式着手准备锻造自己的新兵器。
一件他一直喜欢的长柄重武器。
大乾制式陌刀。
去年在巴蜀意外得到锻造法门,这一年来徐永生没有轻易下手,一直在默默积累材料,并且不断推敲琢磨锻造手法。
打造这样一把长兵重武器,不仅需要更多丶更好的材料,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远远在横刀等常规兵器之上。
如今,他终于准备正式开工。
现在有了湖海囊,等陌刀铸成,随身携带也没有问题了。
于是徐先生接下来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教学外,便是一心修行和锻造。
而在此期间,河洛东都作为大乾两都之一,风云聚涌,从来不会缺少人和事。
此前两个月,这里最主要的旋律一直是郑氏同姜氏之间的纠葛。
而到了盛景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这一天,一个人的到来,顿时抢走所有人的关注。
连当前仅存监视徐永生的大猫小猫三两只,也因此受到影响,所谓监视趋于名存实亡。
佛门南宗当代法祖,宗明神僧,抵达河洛东都。
作为大乾皇朝疆域内当前人所共知的六位一品武圣之一,也是当前中土佛门唯一的一品武圣,宗明神僧一举一动,皆举足轻重。
就徐永生所知,对方是在入秋后,乾皇返回关中帝京的同时,先赴关中面圣,然后最近才来河洛东都。
流程,基本上同密宗大士摩迦一样。
很容易让人联想,宗明神僧就是冲着对方来的。
不过,摩迦大师貌似没什麽反应。
反而佛门禅宗北支如临大敌。
双方对于禅宗第六代和第七代法祖的争论,已经延续二百年以上。
北宗在女帝当国时期盛极一时,但风水轮流转,如今是他们被南宗压得喘不过气。
主要原因便在宗明神僧身上。
对方法驾莅临东都的这一日,整个河洛的佛教徒都大范围云集。
除了东都留守殷雄之外,东都上下亦有大量官员出城相迎。
「不去看看热闹?」
学宫典籍厅书阁内,徐永生看着面前的石靖邪。
石靖邪则连连摇头:「还是不用了。」
单纯看热闹,他也很有兴趣。
可上次还是学生时来东都,忽然被一位佛门大师劝着出家,令他心有馀悸。
「我是不是有些太自以为是了?」石靖邪转而思索:「那毕竟是宗明神僧,我跟人家差距太大了。」
徐永生:「虽然不想助长你更加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些事禁不住念叨,念着念着就成真了,你如果当真没有兴趣转投佛门,那一场热闹不看也不会死。」
石靖邪连连点头:「恒光兄言之有理。」
说完后他又好奇:「那你怎麽也不去看热闹呢?」
徐永生:「宗明神僧下午会来学宫参观,那时候再看不迟,人还少点。」
石靖邪:「那我午饭前就先出去,晚上再回来。」
到了中午,他离开东都学宫所在的新德坊。
不过,同在城中,和他相距颇有些距离的一座佛寺内,正微笑与此地住持说话的宗明神僧,忽然转头。
隔着条条街道与幢幢建筑,僧人的目光也仿佛落在石靖邪身上。
视线随着石靖邪移动几步之后,僧人微笑着收回目光。
下午,他如约造访东都学宫,傍晚离开。
等到晚上石靖邪回来后,冲徐永生问道:「下午没发生什麽特殊的事吧?」
徐永生摇头:「以我所见所闻,没有。」
石靖邪自嘲地笑笑:「看来确实是我自作多情。」
接下来一段日子,他继续在东都学宫典籍厅书阁内借阅,直到达成自身所需,然后向司业罗毅道谢,并且同徐永生等人道别后,悠哉悠哉返回关中帝京。
徐永生则是悠哉悠哉感应着自己脑海中神兵图的指引,那自西域返回的第二幅李二郎图谱,约莫在关中帝京的方位停留了少许时日,便再次移动起来。
并且,正是朝着河洛东都方向移动。
模样非常像早先秦池东道长一行人带着收藏《川主斩龙图》的道经一路从巴蜀前来东都。
我喜欢送货上门……徐永生心道。
只是,是路过,还是目的地就是东都?
徐永生留意了一番近期相关消息。
从镇魔卫的和挺丶欧阳树等人那里听到的一个说法,引起徐永生注意。
和车骑大将军高元一丶骠骑大将军殷雄以及新封的镇军大将军郭烈并称的另一位禁军巨头,辅国大将军范金霆,将要抵达东都。
对方原是禁军十八卫中的左卫上将军,封辅国大将军后也是常年执掌左丶右卫。
一般而言,左丶右卫是禁军十八卫中最内层的两卫,常年驻守皇城外。
再向内,就是天子北衙六军了。
而让徐永生关注的是,此前西域天降黑幕绵延万里阻隔东丶西,事情发生后,大乾皇朝也派出武圣查访。
除了最西边镇守安西的节度使之外,后续从关中帝京也派出禁军统帅远赴西域查访。
正是这位辅国大将军。
而对方此番是从西域返回,进京面圣之后休假,专程来东都看望多时不见的老友殷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