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91章:“不可能”的材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91章:“不可能”的材料(第1/2页)
    何宇直播的结束,并未给这个沸腾的夜晚画上**。
    它扯开了一个更大的、通往未知的裂口。
    “最后一个秘境!”
    这六个字,携带着深海万米的冰冷与重压,透过屏幕,砸进了全球每一个观众的脑海。
    网络世界经历了长达数十秒的集体失语。
    那片由弹幕与礼物构筑的喧嚣瀑布,第一次,彻底干涸了。
    紧接着,是更为狂暴的、核爆级别的井喷。
    【深渊“以太”计划】如同一颗引爆全球的深水炸弹,在何宇的直播结束后,立刻在国际海洋学界、工程学界乃至材料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剧烈的学术地震。
    最初的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几乎是压倒性的质疑。
    这不是【云梦城】时那种夹杂着羡慕嫉妒的嘲讽。
    这是一种来自专业领域、基于现有科学体系的、居高临下的断然否定。
    无数世界顶尖的海洋研究所和工程实验室的专家,纷纷通过媒体公开表示,何宇的计划是彻头彻尾的、违背了基本物理学常识的天方夜谭。
    BBC的晚间专题节目,紧急连线了麻省理工学院深海工程实验室的主任,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教授。
    “在挑战者深渊底部,水压超过1100倍标准大气压。”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要承受一辆重型SUV的全部重量。”
    “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下,建造一座永久性的科研城市?这是科幻小说,不是科学!”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一位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老者,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更是毫不客气地摘下了自己的眼镜,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对着记者。
    “我们目前最先进的‘的里雅斯特’级深潜器,其观察窗的特殊合金,在这种压力下也只能维持短时间的结构稳定,并且每一次下潜都会产生不可逆的金属疲劳。”
    “建造一座城市?除非他们找到了神话里的‘亚特兰蒂斯水晶’。”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讥讽。
    这种声音,迅速成为了全球学术界的主流。
    从东京到巴黎,从斯坦福到牛津,所有掌握着话语权的顶级学府与研究机构,几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阵线。
    他们的结论高度一致:龙河大学的那个年轻人,在用一座梦幻般的【云梦城】征服了世界之后,终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甚至有些荒唐的妄想。
    面对这场全球范围内的专业性质疑风暴,何宇和龙河大学官方,再次选择了沉默。
    仿佛外界那汹涌的声浪,只是吹过云梦城海边的一阵微风,不值得任何回应。
    这种沉默,在质疑者眼中,是心虚。
    在支持者眼中,是煎熬。
    然而,仅仅在直播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
    当全球的媒体还在连篇累牍地分析“以太计划”有多么不切实际时,龙河大学材料学院的官方账号,在其旗下的,那个名为【启蒙】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
    没有预热,没有通稿。
    就是这样安静地,上传了一份文件。
    报告的标题,只有一个词。
    【深渊龙鳞】。
    随报告一同发布的,还有一段长达五分钟的高清实验演示视频。
    没有任何剪辑,一镜到底。
    视频的画面,在一个巨大的、充满了冰冷工业美感的超高压实验舱内。
    舱体由厚重得令人窒息的钛合金铸造,内部空间足以容纳一辆轿车。无数粗大的管线与传感器,如同巨兽的血管与神经,密密麻麻地连接在舱体表面。
    一只精密的机械臂,从上方缓缓降下。
    它的末端,夹着一片东西。
    一片只有A4纸大小、薄如蝉翼的材料。
    镜头给了一个特写。
    它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流动的暗金色金属光泽。表面并非光滑如镜,而是布满了极其细微、如同生物鳞片般交错的纹理。光线流过,那些纹理仿佛在呼吸,折射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质感。
    这就是【深渊龙鳞】。
    视频中,机械臂夹着这片薄薄的材料,缓缓放入舱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1章:“不可能”的材料(第2/2页)
    厚重得如同银行金库大门的舱门,在一阵低沉的液压驱动声中,无声地闭合,锁死。
    画面一分为二。
    左侧,是透过厚达半米的蓝宝石观察窗,拍摄到的舱内景象。那片【深渊龙鳞】静静地悬浮在机械臂的夹爪中。
    右侧,是实验舱主控台上的压力读数。
    一个鲜红的、代表着标准大气压的数字“1”,在屏幕上跳动。
    实验开始。
    压力读数开始疯狂飙升。
    100……
    200……
    这是绝大多数军用潜艇的极限抗压深度。
    500……
    屏幕前的海洋学家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这个数值,已经足以让最坚固的核潜艇艇身,发出痛苦的**。
    800……
    1000……
    左侧画面中,那片薄薄的【深渊龙鳞】,依旧静静地悬浮着。
    没有任何变化。
    最终,当压力读数的数字,定格在那个昨天被无数专家反复提及、断定为“神之禁区”的数值上时——
    1107。
    这个数字,代表着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的实际水压。
    足以将一辆主战坦克,在百分之一秒内,瞬间压成一张铁饼。
    全世界,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所有正在观看这段视频的专家、学者、记者,都死死地盯着屏幕左侧的画面。
    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不,应该说,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那片薄薄的【深渊龙鳞】材料,在那足以摧毁人类现有的一切工业造物的恐怖压力之下,没有被压垮,没有扭曲,甚至连一丝一毫肉眼可见的形变都没有出现。
    它就那样安静地待在那里,仿佛周围那足以撕裂时空的伟力,只是拂过湖面的春风。
    这已经足够颠覆认知。
    但,更匪夷所思的,还在后面。
    镜头缓缓移动,给到了连接在【深渊龙鳞】材料上的一个内部能量监测器的读数。
    按照所有人的物理学常识,材料要抵抗如此巨大的外部压力,其内部必然需要消耗海量的能量来维持结构稳定。那个读数,理应飙升到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屏幕上显示的结果,击碎了所有人的三观。
    代表着能量消耗的读数,在压力达到顶峰的瞬间,不仅没有因为抵抗巨大压力而飙升,反而……出现了极其微弱的下降!
    从“1.003”,闪烁着,变成“1.002”。
    虽然只是千分之一的变动。
    但这一下降,所代表的物理学意义,却无异于宣告“1+1不等于2”。
    这意味着,它在抵抗压力的同时,非但没有消耗能量,反而还在……吸收能量?
    视频的最后,一行简洁的文字,伴随着报告的核心原理解释,浮现在屏幕中央。
    “【深渊龙鳞】,并非单纯依靠材料的结构强度来硬抗压力。”
    “它是一种具备‘压强逆定型’特性的智能超材料。”
    “它的内部,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微观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可以主动地、智能地抵消和转化外部施加的物理压强。”
    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仿佛那足以摧毁一切的深渊压力,对于【深渊龙鳞】而言,反而成了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养分’。”
    视频结束,画面归于黑暗。
    麻省理工学院,那位刚刚还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实验室主任,此刻呆立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嘴巴无意识地张着,手中的咖啡杯滑落,“啪”地一声在地上摔得粉碎。
    德国,那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书房里,老人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最后一行字,浑浊的眼球里布满了血丝。他那只刚刚还在嘲讽“亚特兰蒂斯水晶”的手,此刻正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
    全球的互联网,陷入了一片死寂。
    那些言之凿凿的分析文章,那些充满讥讽的专家评论,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个个响亮的、抽在自己脸上的耳光。
    这段视频,让全世界所有质疑的声音,戛然而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外室带崽入府?和离主母嫁王爷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华娱从男模开始 从拍摄芙莉莲文化征服异世界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超级帅男闯荡社会风云乍起 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误圆房后,冷面军官宠她入骨 不是吧君子也防 欢喜黑化后,大杀四方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泼刀行 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穿成残疾大佬的原配肥妻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