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百二十章女皇审案(第1/2页)
因为是在大青山郡府离着京城比较偏远,郡守不了解,直到妇女去郡府告状他才知道。
那些妇女,还有些父兄,组成了几个告状团体,分属三个部分,在郡守的大堂上互相之间就吵了起来。
郡守压下了他们的声音,让一个人诉说,这才知道自己管理的一个郡出了这样的大事,吓得他的脸都白了。
那个人就和他说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个被告的教民此前就是个神棍。
以前他是道士,看皇家不重视道门了,甚至胡丘带了几个人和道士瞎白话,护国观道士说了刀枪不入的话,被胡丘抓住了话把儿。
那次一下子击毙了好几个道家的武术高手,连护国观都被皇家收回了,现在改成了学校。
他脑瓜好使,看这一代皇家不重视道家了,道家没落了,就得自己改变职业了。
他不当道士了以后,去了万家镇做买卖,可他骗人这方面是强项,买卖人遵守的童叟无欺就做不到了,不规规矩矩做买卖,口碑臭了以后也就赚不到多少钱了。
他看外国的传教士来到了万家镇,又是传教又是盖教堂的,他也积极参与,并贡献教堂税。
他假模假式的信了洋教,并有意拿下传教士的职位,就先从见习传教士做起。每日里念诵经文,对传教士请教遇到的疑难。
他还利用能说的特长,积极传教,协调教堂和本地居民发生的冲突。
传教士洋大人认为他是孺子可教,有些传教的任务就委托了他,去边远山区传教去。他在传教士的重托下背了一筐教书,就信心满满的上路了。
他来到了大青山郡,胸前挂了十字,穿上了圣袍积极传教,由于他当过中阶道士,善于蛊惑人心,又有了传教士给的经费,购买了许多鸡蛋相送乡民,经过这样的运作,他传播的洋教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后来信教的越来越多,收的税也越来越多,他看着那些虔诚的教民,就有了新的想法。
与其替别人传教,不如自封为教皇,教皇他是听传教士讲解过的,是洋教的最上一级。
反正本土也没有什么教皇,他也只是在传教士口的中听说过这个词。当了教皇,那就是教民里面的皇帝了,只要不反对当今皇家,估计就没有风险。
当了教皇,首先是下面的所有教民都归在了他的麾下,远处周边国家也是需要教皇的,那他运作一下就是整个汉羌大陆的教皇了。
他一想到他在宝座上一呼百应,亿万教民匍匐脚下就兴奋。
他也就这样做了,果然,对于洋教了解不多的教民并没有反对他。
那些传教士看他自立为教皇,比他们高了好几个等级,也是找上门和他理论。可他口才不错,把洋教的经书学的滚瓜烂熟,反而把传教士怼的哑口无言。
传教士说不过他,又不敢去郡守那里告状,郡守们听了女皇的,就看不起洋教,还要限制洋教发展呢,去郡守那里告状就是自取其辱。
所以,传教士就忍气吞声了,郡守也不知道治下还有这荒唐事。
县令听说了,也只是让衙役过来了解了一下。看看也没有什么宫殿,也没有什么仪仗,也没有人山呼万岁,就以为是皮毛小道,因为没有人滋事,反而是一片祥和,也就一笑了之了。
郡守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没有人搭理他。
他又发展了十几个人以后,就感觉自己是帝王级的人物了,挑选口才好的,把下面的人封了几个随侍。甲等随侍两人,乙等随侍四人,丙等随侍八人,还有更多丁等的。
这些人,甲等的就相当于宰相,下面乙丙丁就属于二三四品官,这些有职位的,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下属,就等同于官府了,只是管理手下人传教不用亲自干活。
他摇身一变成了另一种皇帝,志得意满以后就有了歪心思,想到了自己到了现在还是一个光棍,现在教堂已经有了,就想扩充一下空空如也的后宫。
他传的教加入了自己的元素,已经和洋教大相径庭了,教皇和世俗的皇帝几乎一样。
事情就坏在这里,首先收了两个长相不错的女人,东宫西宫,正宫虚位以待,就因为留出了这个茬口,东西宫的两人就打的不可开交了。
后宫乱了起来,他也不当一回事,皇帝吗,后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后来又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教民,这女的说好要当正宫娘娘的,否则就不跟着他。他好说歹说也不同意,最后拗不过这女人,看她也是在三人里最漂亮的,也就同意她是正宫了。
但婆娘多了,大家都想当正宫娘娘,女人争风吃醋打起来了,打的昏天黑地的。
他有了三个女人志得意满,接着传教攻城略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二十章女皇审案(第2/2页)
可家里留下的三个女人闹得凶,谁都不服谁,尤其是东西宫不服正宫管教。东西宫还有的说,说是两人是最开始进门的,后来进门的,不应该服从游戏里的大老婆管教吗?
但是,后来的正宫也有的说,自己是正宫,她俩是东西宫,东西宫不禁听正宫的吗?
教皇又不在家,后宅就打疯了,三个人和各自的奴婢撕扯在了一起,什么东西宫和正宫,整个就是一锅烂粥,三人血迹斑斑和疯了一样各自不服对方,最后闹到了郡守面前。
郡守一看这还了得,自己这个郡守一眼没看到,就在治下就出来了一个教皇,还有了正宫东西宫,比皇上还皇上了,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他马上就派人把教皇抓了起来,问到了案情,三个女人他都睡过了。
这样就有悖于大德国的《妇女儿童保护法》了,一个人娶了三个女人,虽然没有举办婚礼可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教皇不但是拿大德国律法不当回事了,更有欺男霸女的嫌疑。
发展洋教自己成为了教皇,下面的洋教官员还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就是私立小朝廷了,还收取教民的税费,整出了一个小朝廷,真是胆大妄为啊,和谋反是一个意思。
你是管理一方的男教皇,还有发展汉羌大陆都是洋教天下的趋势,那女皇陛下成了什么了?
郡守把他抓来了以后不敢放人,就报请女皇定夺。
他被抓了,那些下面的随侍自以为是洋教官员,和大德国官府体制不相干,你抓了他们的教皇,就是抓了他们的祖宗,也合起伙来来郡府闹事。
郡守看他们口中都是歪理,也让手下抓了几个下狱,其余一哄而散了。
女皇说:“就这样作奸犯科的小人,不杀留着做什么,这些坏的东西,全都是不务正业的神棍,全都秋后问斩,下面甲乙丙丁的伪官,看看有没有骗钱骗奸的,如有的话一个都不要放过,该杀的就杀。”
下面案宗里面有,甲等乙等官员骗教民粮食抵交教里的税务款项的,也有抓走欠了税款的教民女儿当圣女的,不管她愿不愿意也被洋教高层的几人轮番侮辱了。
就这,还美其名曰对洋教做贡献,身体贡献给了神职人员,是对洋教最好的尊崇。
女皇生气这些愚夫蠢妇,对这些洋教人员更是气的咬牙,用笔勾画了四人,也连教皇一起秋后问斩,那些教堂也不用没收,为了防止洋教死灰复燃,都推倒了,地皮卖给需要的人。
除此,县令监察失职,以至于洋教做大成了气候在他治下泛滥,罚俸半年。郡守一样没有监察的到位,也罚俸半年。
如果再发现洋教泛滥,出了什么洋教教皇,郡守和县令不能保境安民,官职也就别当了。
现在,负责监察的官员太少了,不能及时掌握全国的风向,但洋教是最突出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大德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以后要注意了,也要地方官吏加紧自查,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下一个是两家因为宅基地不睦,已经两代了,东邻当着众邻居们的面,指手画脚诅咒西邻不得好死的,西邻三天以后果然被发疯的牛撞死了。
郡守上书女皇,诅咒人死了,等同于真刀实枪的杀人,要求女皇定东邻死罪。
“这个没有道理啊,如果当初北国人攻打我们,并抓走百姓侮辱妇女,许多人都诅咒北国人不得好死。如果诅咒管用的话,吐口唾沫就砸个坑,何必咱们费劲的打他们?”
樱子觉得,女皇这话太有道理了。
“这个诅咒是不作数的,诅咒人死不能等同于杀人,释放东邻回家。”
樱子看大臣们也不反对,就知道大臣们赞同女皇的说法。
女皇接着说:“至于撞死人,那是养牛车的人和行人的事情,与诅咒并无关连,应该是另案处理的。一句话,这个人死了,和诅咒风马牛不相及。”
大臣们没有异议,这件事就女皇说了算了,樱子觉得,这样处理是很正常的。
第三个是一家养了老母猪,赶上今年猪价上涨,小猪仔都比往年价格翻一倍,一家的一头老母猪产下了八个猪仔,一家人乐的什么似得,精心伺候。
猪的价格高了,就引起了别人的觊觎,猪的主人还不知道。
一家的姐夫和两个小舅子不走正道,看一个小舅子需要结婚出两个金币的聘礼,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钱,两个金币的聘礼一时半会的拿不出来。
平常的时候,这姐夫舅子静琢磨怎么挣黑心钱,平常也小偷小摸的可也没有攒下钱。看他家的猪仔可以卖钱了,就琢磨着一锅端来换钱。
三人看那家是木头栅栏,就扒开栅栏进了猪圈,姐夫先拿着个口袋就装熟睡着的小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