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八章:蛛丝马迹辨真伪(第1/2页)
顺天府的衙役和忤作很快便赶到了“济世堂”。得知此事涉及瑾王妃和刚刚获赠御匾的医馆,府尹不敢怠慢,派来的皆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为首的忤作姓陈,是个干瘦精悍的中年人,在京城忤作行当里也算小有名气,以细致谨慎著称。他先向林微行了礼,然后才着手验尸。
林微并未离开,而是以苦主(医馆方)和监督者的身份留在现场。她需要第一时间知道验尸结果,这关系到医馆的清白和后续的应对。楚瑾宸也已得到消息,虽未亲至,但玄一带着几名暗卫已悄然布控在医馆周围,既是保护林微,也是监视可能出现的异常。
陈忤作手法老练,先是对孩童尸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翻看眼睑、口鼻、指甲,按压胸腹,动作一丝不苟。那对农民夫妇和凶悍汉子被隔在远处,紧张地看着。
初步检验完毕,陈忤作眉头紧锁,起身对林微和顺天府的班头禀报:“回王妃,回大人,初步勘验,死者体表无明显外伤,无中毒常见之青紫瘀斑或特殊气味。但其颜面、口唇、甲床呈较为明显的紫绀之色,且……在其颈部发现极轻微的、不规则的皮下出血点,位置隐蔽,需仔细辨认方能察觉。”
紫绀?颈部皮下出血点?
林微心中一动!这和她之前的观察推测吻合!紫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而颈部细微出血点,很可能是窒息过程中,颈部血管受压破裂所致!这几乎排除了药物中毒的可能,强烈指向机械性窒息!
“可能确定死因?”林微沉声问道。
陈忤作沉吟道:“单凭体表特征,尚不能完全定论。但……确实与药物中毒之象不符,更似……窒息而亡。若要进一步确认,需……需进行剖验。”
“剖验”二字一出,那对农民夫妇顿时又哭嚎起来,直呼“不能让我儿死无全尸”。那凶悍汉子更是激动地大喊:“不行!绝对不行!你们就是想毁尸灭迹!”
古代对尸体完整性极为看重,若非重大案件或家属同意,轻易不会进行解剖。顺天府的班头也面露难色,看向林微。
林微知道,强行剖验阻力太大,且容易授人以柄。但她必须找到更有力的证据。她目光锐利地扫向那汉子,注意到在他激动挥舞手臂时,其右手袖口内侧似乎沾染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暗红色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还是什么颜料?
“陈师傅,”林微转向陈忤作,“若不剖验,可否重点检查死者口腔、咽喉及鼻腔内部?尤其是是否有异物残留或黏膜损伤?另外,死者呕吐物和排泄物,家属可还留存?”
陈忤作眼睛一亮:“王妃所言极是!此法或可有所发现!”他立刻重新俯身,用特制的银探针和灯烛,小心翼翼地检查孩童的口鼻深处。
那汉子见状,神色更加慌张,想要上前阻拦,却被王府侍卫不动声色地挡住。
片刻后,陈忤作发出一声低呼:“有了!”他用镊子从孩童的鼻腔深处,夹出了一小片极其微小的、看似是某种植物纤维的碎屑!紧接着,在咽喉部也发现了轻微的黏膜擦伤!
“此物……”陈忤作将纤维碎屑放在白纸上,仔细辨认,“似是……某种粗麻布的纤维?质地粗糙。”
粗麻布纤维?鼻腔和咽喉损伤?
林微脑中瞬间闪过一个可怕的画面:有人用粗糙的布料,捂住了这孩子的口鼻,导致其窒息死亡!而鼻腔深处的纤维碎屑,正是在挣扎中吸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蛛丝马迹辨真伪(第2/2页)
“大嫂,”林微强压怒火,再次看向那妇人,语气严厉了几分,“你昨日给孩子喂药后,可曾离开过?或者,是否有其他人接近过孩子?”
妇人被林微的气势所慑,又见官府真的查出了异常,心理防线开始崩溃,结结巴巴道:“我……我喂完药,孩子说困,我就让他睡了……后来……后来他叔(指那汉子)来看过,说给孩子擦擦汗……待了一会儿……”
所有的线索,瞬间指向了那个凶悍汉子!
那汉子脸色剧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猛地向外冲去,想要逃跑!但他哪里快得过玄一和王府侍卫!刚跑出两步,就被玄一一个利落的擒拿手按倒在地!
“放开我!你们凭什么抓我!”汉子拼命挣扎嘶吼。
“凭什么?”林微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冰冷如刀,“就凭你袖口疑似血迹的污渍!就凭你试图阻止验尸!就凭你是在孩子死亡前最后一个单独接触他的人!就凭陈师傅从孩子鼻腔里找到的、与你身上衣物材质相似的麻布纤维!”
她每说一句,汉子的脸色就白一分。周围的衙役和人群也恍然大悟,纷纷用愤怒和鄙夷的目光看向他。
“说!是谁指使你杀害亲侄,嫁祸医馆的?!”林微的声音如同寒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汉子在铁证和强大的压力下,心理彻底崩溃,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我说……我说……是……是齐王府的一个管事……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这么做的……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赏……我……我鬼迷心窍啊……”
齐王府!
果然是他!
现场一片哗然!谁能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医疗纠纷,背后竟是齐王在指使,用如此歹毒的手段,残害幼童性命,嫁祸瑾王妃!
林微心中怒火翻腾,既有对无辜孩童惨死的悲痛,也有对齐王卑劣行径的愤恨。她深吸一口气,对顺天府的班头道:“班头大人,人犯、证物、口供俱在,此案已明。还请顺天府依法办理,还死者一个公道,还我‘济世堂’一个清白!”
班头早已吓得冷汗直流,连忙躬身应道:“王妃放心!下官定当秉公处理,严惩不贷!绝不让真凶逍遥法外!”
真相大白,恶徒伏法。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无不谴责齐王的狠毒,同情那对愚昧夫妇的丧子之痛,更对瑾王妃临危不乱、明察秋毫的本事敬佩不已。
经此一事,“济世堂”和瑾王妃的声誉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因这场公开、公正的“审判”而更加深入人心。齐王楚瑾瑜,则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阴谋败露,更因其手段之残忍卑劣,在民间和部分官员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林微看着被衙役带走的凶犯,又看了看那对抱头痛哭、悔不当初的夫妇,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感慨。在这权力倾轧的漩涡中,无辜者的性命竟如此轻贱。
她转身走回医馆,背影在夕阳下拉得修长而坚定。她知道,与齐王的斗争,从此将更加直接和激烈。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手握的,不仅是权谋,更是正义与真相。
而这一次,她用她的专业知识和冷静判断,再次捍卫了自己和楚瑾宸的立场。
蛛丝马迹之间,真伪立辨。阴谋的迷雾,被她亲手撕开了一道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