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章阎老西:那个汤恩伯,苏长青:我来解决(第1/2页)
“没什么意思!”苏长青摇了摇头,看起来极为随意。
对付阎老西这样的老狐狸,光来软的可不行。
好在!
苏长青并非没有准备。
“阎长官!”
“这是我与热河那边的电报往来。”
“马战山将军!”
“我想你应该知道的,马将军是个热爱国家与民族的英雄。”
“抗战,便一直处于第一线。”
“打小鬼子,向来是不含糊的。”
“豫南大旱!”
“马将军得知后,第一时间就给我发来电报,表示愿意将察哈尔、热河一带的粮食收集起来。”
“派兵护送!”
“沿着满晋铁路南下,以救济豫南省的同胞。”
苏长青看着阎老西的眼睛,试图精准捕捉阎老西的每一丝表情变化。
“马将军这个人,向来是热心肠的。”
“对待同胞,也是极为热忱的。”
“如果晋绥军不愿意放支援豫南省的粮队南下,想来马将军会不开心。”
“马将军啊!”
“小鬼子也拿他没办法,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实在是不知道!”苏长青摊了摊手,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阎老西脸色铁青。
似乎极不开心!
毕竟做了晋西省这么多年的土皇帝,被苏长青如此威胁。
阎老西又如何受得了?
“苏将军!”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即便是个老狐狸,语气也出现了些许波动。
“这是马将军所部的兵力,以及火力配置。”
苏长青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阎老西。
这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阎老西像是被电触了一般,立刻将文件扔到了一边。
“十万?”
“马战山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军队了?”
“还有!”
“战机八十二架!”
“坦克七十三辆!”
“大口径重炮三百八十二门,其他口径数量五百至六百门!”
“马战山的实力,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阎老西满脸的不相信。
苏长青可不管阎老西相不相信。
他不相信,也得相信。
“马将军积极抗日,有识之士都愿意加入他的军队抗日。”
“军队规模变大,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更何况,热河、察哈尔等地靠近北极熊国,得到一些补充。”
“也合乎情理!”
“或者。”
“有一些志愿者、老兵想加入马将军的麾下,也不是不行。”
“也许这个兵力规模,只是粗略的估算罢了。”
“至于武器装备,或许更强一些也是说不定的。”
“阎长官认为呢?”
阎老西的神色相当的不好看,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目前。
晋绥军的处境实在是不太好。
抗战初期,晋绥军总兵力约15万人。
晋阳会战期间,参战部队包括第19、33、34、35、61军及骑兵第1军等,共约9万人。
等到了抗战中后期:因战损和编制调整,兵力有所缩减。
忻口会战和晋阳保卫战后,晋绥军整补为58个团,另新成立10个团,总兵力约13.4万人。
但到41年,实际控制区缩小,兵力不足5万人。
全面抗战前夕,晋绥军编制内有9个炮兵团(含重炮团),另直属1个野炮营、1个重炮连,火炮总数超300门1。
晋阳城失守后,晋绥军的炮兵缩编为5个炮兵团和1个炮兵干部团,实际装备山野炮130门(含75毫米山炮96门、88毫米野炮12门、105毫米重山炮22门);库存及上报总数为163门。
在这之前,晋阳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支撑了其炮兵优势,但37年11月晋阳城失陷后,其补给能力大幅削弱。
这也导致晋绥军的实力出现了大滑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章阎老西:那个汤恩伯,苏长青:我来解决(第2/2页)
如果马战山部的实力真如同文件中提到的这样,晋绥军还真挡不住。
阎老西直视苏长青的眼睛。
这么多年来,一直稳如泰山的阎老西面对目光坚毅的苏长青。
竟然生出一股无可奈何的感觉。
“苏将军!”
“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如果晋绥军不同意合作的话。”
“所谓的马战山部十万大军,怕是不全是马将军的麾下吧。”
“毕竟偷梁换柱的手法,苏将军不止一次用过。”
皖南之事!
苏长青就来过这么一出,新四军换上八路军特一纵的部队。
摇身一变。
出现了大量的八路军部队。
最终令新四军总部逃出生天。
如果盐安愿意的话,五台山根据地的115师换上马战山部的军装。
变出十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都不用换上马战山部的军装,把现在的军装一脱就可以直接上场了。
至于挑起战争!
马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救助豫南受灾老百姓。
发起战争!
与八路军有什么关系,和奉北野战军又有什么关系?
八路军也好,奉北野战军也罢。
一直是在倡导和平,一致对外的。
当然,对于马将军救援豫南受灾老百姓的行为是肯定的。
对于马将军贸然挑起战争的冲动,是不认可的。
真要打!
打得赢吗?
虽说阎老西的嘴硬得不行,但他明白自己没有胜算。
更不要说!
红党想运送粮食物资入豫南,确实也是占了一定的大义。
“一切都好商量!”
“都是夏国人!”
“夏国人不打夏国人。”
阎老西嘿嘿直笑道。
“要说对豫南受灾的老百姓,我阎某人不心疼。”
“那是不可能的。”
“人心啊,都是肉长的,我阎某人啊!”
“小时候也穷,家里破了产,寄人篱下。”
“被人嘲笑!”
“当时没钱,饿得慌,只能多喝点水填饱肚子。”
“饿的感觉!”
“我知道啊!”
“只是,豫南这么大,少说也有几千万人。”
“几千万人,受灾的超过一千万。”
“一千万张嘴啊!”
“粮食!”
“哪里够啊!”
阎老西叹了口气。
“我来解决!”苏长青的语气,异常坚定。
阎老西神色一愣,继续说道,“粮食的问题解决了,这运输还是很耗钱。”
“沿途土匪马贼可不少,还有一些当地的地头蛇,一些官员。”
“怕是也有损耗……”
“还有……”
“我来解决!”
苏长青打断了阎老西的话,重复道。
阎老西脸颊一抽,继续说道,“这些还好,怕是粮食进了豫南,也到不了灾民的手中。”
“就汤恩伯在,这粮食恐怕都到了汤恩伯的手中。”
“他手底下,军队可不少。”
“豫南省的官员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
“我来解决!”苏长青再次重复道。
“阎长官!”
“一切,我苏长青来解决。”
“只要阎长官愿意合作,这赈灾的好名声。”
“也有阎长官的一份。”
“钱,不用阎长官出!”
“力!”
“不用阎老西出!”
“兵!”
“也不用阎长官出!”
“我只需要阎长官,让出一条路。”
“不干涉此次赈灾事宜,同时约束晋绥军部的政府工作人员。”
“不要暗中使绊子。”
“其他的事情,我苏长青。”
“自会解决!”
“你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