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春风再次吹过北境,北境的黑河解冻奔流。村公所里,季如歌看着地图,手指划过北境海岸线,指向更广阔的蓝色区域。
“今年我打算组建一支船队出海。”季如歌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屋里坐着老童生、韩头儿、季乐山、季星洲等几个半大少年,还有几个穿着洗得发白旧官服的中年人。
“出海?”季乐山眼睛发亮,最近这一年里,几乎都被阿姐关在书院里学习,很多事情都是季星洲跟着的。
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阿姐厌弃了,现在看来,自己是对阿姐有大用啊,不然阿姐也不会喊自己过来。
越想越激动,身子都在微微颤抖,有种终于可以展现自己能力的骄傲感。
“阿姐打算去哪?”季星洲看了一眼季乐山,见他激动的很,他倒是冷静下来询问阿姐写下来的意思。
“高丽、东·营(谐音,和谐)、南洋诸国。”季如歌点着地图,“卖我们的货,探他们的路。”
“船队,韩头儿总管。”季如歌看向韩头儿,“船只我来准备,食物的储备你们也不用操心,只要负责出行就好了。”
“明白!”韩头儿用力点头,脸上刀疤抽动,带着兴奋。
他知道对方是有那个能力的,季村长手里有好东西,而那些好东西就可以让他们平安出行,不会有危险。
“乐山、星洲,”季如歌转向少年们,“你们带人,跟着船队。多看,多听,多记。遇事,听韩头儿和这几位先生的。”她指了指一旁几位年纪大的人。
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有五十上下,年轻一些的也有三十好久了。
他们都是朝廷流放来到北境的,郁郁不得志的。
因为他们的能力范围就是航海,只是朝廷不重用,他们形同虚设。后来又得罪贵人,就直接都被打发来到了北境。
他们以为这辈子再无法将志愿实现,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几个中年人连忙起身。他们曾是朝廷的译官或接待外邦的官员,因各种事由被流放北境,如今被季如歌从流民里挑了出来。
“王译官,通晓高丽、东·瀛·言语。”
“李主簿,曾理藩院行走,熟悉南洋诸邦风俗。”
“张通事,懂些番邦贸易规矩。”
季如歌看着他们:“船队安危,贸易成败,系于诸位之口舌见识。办好此事,万福村记功,过往不究,分田置屋。”
三人对视,眼中燃起希望:“愿为村长效命!定不负所托!”
“货,”季如歌对老童生道,“库房清点:上好茶叶,装一百担;新烧的细瓷,选花纹别致的,装两百箱;北境山玉,挑温润无瑕的籽料,装五十箱;万福油坊的豆油、花生油,各装五百斤;新织的细棉布,装三百匹;还有腐乳、豆干,装些当船上吃食或新奇玩意。”
老童生飞快记录:“茶叶、瓷器、玉石、油、棉布、豆制品……记下了!立刻清点装船!”
命令下达,万福村再次沸腾。
码头边,五艘大船一字排开。工匠们叮叮当当,加固船体,检查桅索。船身被重新刷过桐油,黝黑发亮。
仓库区,人声鼎沸。
茶叶被仔细封入锡罐,再装入防潮的木箱。
一尊尊精美的瓷器,用稻草和棉絮层层包裹,小心地码进特制的条箱。
温润的玉石籽料,按大小成色分装进结实的藤筐。
油罐用稻草塞紧,防止碰撞。
棉布匹匹叠放整齐。
一坛坛腐乳,一包包豆干,被搬上船当作压舱物和船员伙食。
季如风、季星洲带着十几个挑选出来的机灵少年,跟着王译官、李主簿、张通事,学习简单的番邦问候语,了解各国禁忌和可能喜欢的货品。少年们既紧张又兴奋,学得格外认真。
韩头儿带着挑选出来的老练水手和边军,检查武器弓弩,储备箭矢。海上不比河道,需防海盗风浪。
流民们也被组织起来搬运货物。他们看着堆积如山的货物被搬上大船,看着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和严肃的旧官员,眼神充满敬畏和羡慕。
“乖乖,这得值多少钱……”
“村长这是要把买卖做到天边去啊!”
“要是能跟着去开开眼就好了……”
十天后,五艘大船装得满满当当。船帆卷起,缆绳系牢。岸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季如歌站在最前。她看着甲板上的季如风、季星洲。少年们穿着崭新的短打,腰挎短刀(未开刃),努力挺直腰板,脸上是强装的镇定和藏不住的激动。
“如风,星洲,”季如歌声音平静,“多看,多学,少说话。遇事,听韩头儿和先生们的。平安回来。”
“姐/村长放心!”两个少年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颤音,但眼神坚定。
她又看向韩头儿:“韩总管,人船货,都交给你了。”
“村长放心!定把船和人,囫囵个带回来!”韩头儿抱拳,声音洪亮。
最后,她目光扫过王译官等人:“诸位先生,拜托了。”
“定竭尽全力!”三人躬身。
“吉时到!起锚!升帆!”韩头儿一声令下。
沉重的铁锚哗啦啦绞起。巨大的船帆被水手们合力升起,吃满了风,鼓胀起来。缆绳解开。
“开船——!”
号子声中,岸上的人用力推动船尾。船身缓缓离开河滩,滑入深水区。船帆带动船体,逐渐加速,船首劈开浑浊的河水,向着下游,向着入海口的方向驶去。
岸上的人群爆发出震天的呼喊和祝福声。季如风、季星洲趴在船舷,用力朝岸上挥手,直到岸上的人影越来越小,万福村变成模糊的一片。
季如歌站在岸边,直到最后一艘船的帆影消失在河道拐弯处。风吹起她单薄的衣角。怀里的小方块,隔着衣物,传来一丝稳定的温热。
她转身,不再看河道。榨油坊的轰鸣依旧,新一批花生正被倒入石碾。田野里,青苗又长高了一截。学堂里,老先生的讲课声隐约可闻。猪圈那边传来猪崽的哼唧声。
海外之路已启,是成是败,是凶是吉,都交给风浪和时间。万福村的根基在北境,这里的日子,照旧要过好。她迈步,朝榨油坊走去。新榨的一批油,需要检查成色。赚钱,壮大,脚下的路,一步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