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640章太后寿辰(第1/2页)
“听说公主正为给太后娘娘献什么寿礼而为难,微臣这就来献策出力了。”
一句话让固伦福襄公主喜笑颜开:“先生可真是及时雨呀!”
“哪里哪里。”
名满天下,连皇上都要敬重几分的黄先生在公主面前谦逊而又恭敬:“能为公主分忧,是微臣的福气。”
等说起自己的新发明时,也是不遮不掩,不怕专利泄露,只怕公主听不明白。
结束之前还必然带着几分浓浓的诱惑之意,恨不能把人拐走给自己当同僚。
乌那希:……
这倒也不是她不想,实在能力不够哇!
只是有幸曾生活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方方面面的都通一丢丢,能仗着时间上的便宜装装天赋异禀,在某方面的想法上显得高屋建瓴罢了。
真专门搞这个不说分分钟露馅,也得一搞一个不吱声。
只能辜负先生美意了。
唉!
为此,心怀愧疚的小公主还特意跑了一趟乾清宫。跟自家皇玛法撒娇耍赖,又给研究院添了笔新款项。
专门用于提高各位大才们的生活待遇。
理由?
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呀!
只有身体好了,各方面的人才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各自领域的研究中去。不停地地为大清工业与科技发展做贡献,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康熙半点没掩藏,拨款同时就派人把小公主原话传出去了。
一众大才们感动得眼泪汪汪,直说皇恩浩荡,公主有心。
咳咳。
不是他们容易被小恩小惠收买,而是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其余各家就越发凋零。
科举大行其道后,就更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
到了明朝,匠户更是直接成了贱籍。
要不是当今圣明,他们连良民都当不上,更何况被如此重视了。
其实也是听了小孙女心声,才决定废除贱籍,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抢了儿子功劳的康熙:……
借用老四那句话,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
现实就是他一次次意识到了科技之伟力后,再不可能如以往般轻忽甚至藐视。
而是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使大清保持领先地位。
对于康熙这个态度,乌那希是相当满意的。
满意到在心中赞叹。
[真好,皇玛法这般与时俱进,就不可能再如历史上一般压制科技发展,恢复海禁搞闭关锁国了。]
[这一回,我们遥遥领先,做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说不定哪一日,世界上就只有一个大清了。这样的皇玛法就能把千古一帝上的引号去掉了吧?]
诸皇子异口同声说必然,他们皇阿玛前无古人,后也不好遇来者。
万古无二。
反正就溢美之词不断,彩虹屁连拍,然后好巧不巧的就拍到了马蹄子上。
生让康熙满脸严肃:“前无古人可以有,后无来者可不行。历史上的雍正就是没有做好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一个个的如黄狼子下豆杵子——一辈不如一辈。”
“君王无能,才会在大厦将倾之时既无力挽狂澜之能,也无与国朝同亡之热血。这一点,老四跟弘晖你们爷俩一定要引以为戒,万不能重蹈历史之覆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0章太后寿辰(第2/2页)
现场鸦雀无声,被特别嘱咐的四爷跟弘晖双双跪下:“皇阿玛/皇玛法放心,儿子/孙儿必定谨记,片刻不敢忘。”
听他们这么说,康熙的脸色才略微好了些。
这事儿到这才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京城上下都进入到了为太后庆生的紧张忙碌中。
人活七十古来稀。
就算原本的历史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父子猜忌、兄弟相争。国库空虚,康熙本人还有点中风后遗症在身上的前提下,都给太后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
康熙席间还跳了蟒式舞为太后祈福,宣布三年内分批免除全国赋税呢。
如今他身强体健,大清蒸蒸日上,版图扩了又扩。
诸皇子齐心合力共同辅佐他这个皇阿玛。
国库私库皆充盈的时候赶上了太后七十大寿,可不就更得大办特办?
首先,赋税还是要免的。
他还以太后名义在京城各处设了面棚,太后生辰那日,不管是何身份、打哪儿而来。只要真诚地说上一句祝福语,都能在面棚里免费吃一碗手擀面配两个荷包蛋。
诸皇子皇孙与公主、郡主等,能来的都来给太后贺寿。
各属国、属地也都献上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连万里之遥的瑞典等国都不例外。
太后寿辰在十月底,京城百草凋敝?
康熙拟命人在宁寿宫外,御花园里用锦绣装饰。结果这活儿被小公主给揽了去,新材料塑料取代了锦绣。
同样能制成花红柳绿的效果,塑料成本更低、更皮实,不怕风吹日晒,能重复利用。
最绝的是,小公主还命人在那之外裹了一圈小彩灯。
白天不显,夜里华灯初上时通上电,那流光溢彩的效果一出,就算见惯了好东西的皇亲贵族们也得惊掉下巴。
连说想不到世上还能有这般耀眼夺目的好宝贝,今日倒是托太后娘娘的福长了见识。
穿着织造局新制明黄太后吉服,被康熙跟乌那希一左一右扶着,无数皇子皇孙与大小公主们簇拥着的太后笑。
只道做梦也没想到此生还能有今日,当真死而无憾。
“呸呸呸。”小公主连着呸了好几声:“童言无忌,大风吹去,乌库妈妈不要胡言乱语。七十岁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您身体健朗,肯定长命不止百岁。”
“然后瞧着大清一年比一年兴旺,咱们这些晚辈却一如既往的孝顺!”
“好好好。”太后笑答:“听咱们小公主的。”
“这就对喽~”
小公主眉开眼笑,跟自家皇玛法一起把乌库妈妈扶上凤座,太后七十大寿正式开始我。
康熙这个皇帝儿子打头,接着四爷这个太子跟上。
然后就是以大阿哥为首的孙辈们,争相为太后送上七十大寿的寿礼。
贵如拳头大的夜明珠,一人高的深海珊瑚树。
走心似康熙作的诗,三公主绣的百寿图,三阿哥抄的地藏王菩萨消灾延寿经。
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让人直呼开眼,但众人最最期待的还是一睹公主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