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三百六十五章 既然说不过,那就打死再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腊月寒冬的朝堂,简直像个火炉子,烤得不少人浑身难受。
    尤其是被甄演弹劾的那位衍圣公!
    他做梦都没想到,太子这一刀砍得这么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甄演作为一个读书人,居然真敢...
    雪自昆仑墟崩塌那夜起,便未曾停歇。风卷着细碎冰晶,在西北大漠上空盘旋如龙,将天地染成一片苍茫。黄沙深处,那座黑晶镜宫早已沉入地底,唯余一道裂缝横亘沙原,形似“十”字,每逢雷雨便渗出幽蓝火光,映得云层泛紫。
    而江湖之间,关于“心灯”的传说却悄然流传开来。有人说,赵承渊并未真正死去,他的魂魄化作北斗第七星,每至子时便低语警示;也有人说,少年赵念在祭坛燃尽前最后一刻被一道白莲托出,如今隐姓埋名,游走于边陲村塾之间,教授《千字文》与《心灯录》。更有人言之凿凿:那幅奏折上的学堂图景,正是赵念亲手所绘,他以残命续道统,只为不让历史重演。
    可真相如何,并无人敢深究。
    朝廷虽广设玄黄塾,颁行新教材,但对《逆鳞录》残卷仍严加查禁。钦天监密奏:“癸卯年冬至虽过,然地脉波动未止,尤以江南、河套、蜀中三地为甚。”皇帝遂下令,凡私藏铜片、研习古篆者,皆以谋逆论处。一时间,书生避谈音律,百姓不敢诵读《千字文》开篇八字,唯恐惹祸上身。
    然而,禁令愈严,暗流愈盛。
    ***
    数月后,岭南梅岭古道,暮色四合。
    一名挑担货郎踽踽独行,竹筐里除了粗布油纸,还藏着一本破旧册子??封面无字,内页却用朱笔批注满篇《千字文》,字迹娟秀,显然是女子手书。他不识字,只知这书是位穿素衣的女子托付,要他送往福州府城外一座废弃土地庙。
    “若有人问起,就说‘明心师太的遗愿’。”女子当时如此叮嘱。
    货郎正欲翻过山口,忽觉脚下一软,整条小路竟向下塌陷!泥土翻涌间,露出一口倒悬之井??井口朝天,井底却通向地下深渊,仿佛大地张开了嘴。井壁爬满藤蔓般的铜丝,随风轻颤,发出细微嗡鸣。
    “这是……逆鳞契的脉络?”货郎惊退,却不慎跌坐于地,怀中书册滑落,恰好掉入井中。
    刹那间,井水沸腾,一股黑雾冲天而起,凝聚成模糊人影。那声音沙哑低沉,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回响:
    >“仁义礼智信,五行缺一不可。今‘信’柱已毁,阵法难全。唯有寻得‘真言之舌’,方可补天裂。”
    话音未落,井口骤然闭合,地面恢复如初,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唯有那本书,静静漂浮在半空,随后缓缓升起,化作点点金光,散入云层。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福州城郊,土地庙前枯树忽然抽芽,枝头开出一朵白莲。花瓣展开时,显现出一行小字:
    >“信不在碑石,而在人心。”
    ***
    长安城,太极宫深处。
    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内,面前摊开着一份密报:
    “福州发现异象,疑似‘心灯’再现。当地孩童近日自发聚集庙前,齐声背诵《千字文》,声震屋瓦。更有老尼现身说法,称‘第五柱当由言语立,非血祭所能成’。”
    他揉了揉太阳穴,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地图??那是全国三千玄黄塾的分布图,红点密布,宛如星河。其中最亮的一颗,就在蜀中青城山下。
    “赵念……你还活着?”他喃喃。
    这时,太监匆匆来报:“国子监祭酒求见,说有要事启奏,关乎‘镇龙令’最后一篇残文。”
    皇帝抬眼:“宣。”
    片刻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走入,手中捧着一块龟甲,其上刻着蝌蚪状古文。他跪地呈上:“此乃昨夜出土于曲阜孔林深处,据《鲁史?秘志》记载,乃谢先生当年亲封之物,唯有‘执灯者’触之方能显字。”
    皇帝接过龟甲,指尖刚一接触,那文字竟如活虫般蠕动起来,重组为一段箴言:
    >“龙怒非因权争,实为人心失衡。
    >镇龙不在杀戮,而在恕道通行。
    >若有一人愿代万民受苦,则天下可安;
    >若有一语能唤众生觉醒,则乾坤自清。”
    老臣颤声解读:“陛下,这意思是……真正的‘镇龙令’,从来不是什么神器符咒,而是‘宽恕’二字。”
    皇帝怔住。
    二十年前,他曾亲手处死自己的亲弟??那位曾参与九子夺嫡的八皇子。罪名是勾结玄胤会,意图重启阵法。临刑前,八皇子仰天大笑:“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平息龙怒?你错了!真正该杀的,是你心中的贪欲!”
    那时他不信。
    如今,看着这龟甲上的字,他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无数铜丝从心脏蔓延而出。
    “传旨。”他咬牙道,“赦免所有因《逆鳞录》获罪之人。即日起,开放兰台秘阁,允许民间学者查阅相关典籍。另,派使者前往青城山,请那位少年……赵念,入京讲学。”
    老臣愕然:“陛下,此举恐引风波啊!”
    “风波本就躲不过。”皇帝冷笑,“与其让恐惧滋生邪念,不如让光明照进黑暗。若真有‘心灯’,那就让它亮起来吧。”
    ***
    又过了三个月,春寒料峭。
    赵念终于出现在长安街头。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满脸倔强的盲眼少年,而是一位清瘦青年,身穿粗麻长衫,肩扛竹杖,杖头挂着一盏琉璃灯??灯焰幽蓝,却不灼人,反倒透着温润气息。据说,那灯芯是以昆仑墟废墟中拾得的白莲蕊制成,唯有“心灯”持者才能点燃。
    他没有住进官邸,而是径直走向城南一处贫民巷,在一间破庙里住了下来。每日清晨,他便坐在门前石阶上,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教材仍是《千字文》,但他讲解的方式与众不同。
    “天地玄黄,为何排在首位?”他问。
    一个孩童答:“因为这是开头。”
    赵念摇头:“不对。是因为古人知道,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生于这片天地之下,同享一轮日月。所以,人人平等,始于认知。”
    “宇宙洪荒呢?”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是浩瀚时空里的一粒尘埃。可哪怕是一粒尘,也有它的意义。”
    巷子里渐渐聚拢越来越多的人:老人、乞丐、逃役的兵卒、被贬的官员……他们听着听着,竟有人落下泪来。
    有人说,这少年讲的不是书,是在唤醒记忆。
    ***
    某夜,风雨交加。
    赵念独坐庙中,手持那本删改版《逆鳞录》,轻轻摩挲。窗外电光闪过,照见他眼中一抹深沉悲悯。
    忽然,门被推开。
    一位披斗篷的男子走入,摘下帽兜??竟是赵承渊!
    可他不再苍老,面容竟如三十许人,双目清明,手臂上的铜丝纹路已然消失。
    “你……没死?”赵念震惊起身。
    “我没死。”赵承渊微笑,“我只是从阵眼中解脱了。当你在青城山说出‘慈悲才是心灯’那一刻,封印完成了真正的转化??它不再靠牺牲维持,而是靠信念传承。”
    他走到灯前,伸手轻触火焰,竟毫无灼伤。
    “你知道吗?当年我以为掌控一切就能拯救天下,结果害死了兄弟,背叛了初心。而你,什么都没做,只是坚持教孩子认字,却让更多人明白了什么是‘信’。”
    赵念低头:“可我还是怕。怕有一天,我会变成镜中那个穿龙袍的人。”
    “那就永远记住现在。”赵承渊握住他的手,“记住这些孩子的笑脸,记住这座破庙的冷风,记住你自己也曾是个无助的盲童。权力会腐蚀人,但记忆不会。只要你不忘记来时的路,你就永远不会迷失。”
    两人沉默良久。
    雷声渐歇,雨停云散。
    远处钟楼传来晨钟,七响之后,又有童声隐隐飘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赵承渊望着东方微曦,轻声道:“新一代的‘心灯’,已经开始燃烧了。”
    ***
    半年后,西域敦煌莫高窟。
    一支考古队在清理第220窟时,意外发现壁画背后另有夹层。剥去表层泥灰,一幅巨画显露眼前:画中九位皇子并列而立,每人手中各执一物,或剑、或书、或琴、或镜,最终汇聚于中央一人??那人背对观者,掌心托着一盏蓝焰灯笼。
    画旁题诗四句:
    >九龙争珠终成空,
    >一灯照破万古蒙。
    >莫道帝王家事秘,
    >千字文中藏始终。
    消息传回长安,皇帝亲自前往查看。当他看到最后一句时,猛然醒悟。
    当晚,他召集群臣,颁布一道前所未有的诏令:
    >“自今日起,《千字文》列为国本启蒙第一课。凡六岁以上孩童,无论贵贱男女,皆须入学诵读。教师由玄黄塾统一培训,教材由户部刊印,经费专拨,违者以怠政论。”
    并亲笔题写匾额,悬于太学院正门:
    >“一字一灯,一念一国。”
    ***
    十年光阴流转。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黄河水清,稻谷丰登。各地玄黄塾培养出无数学子,其中有农夫之子成为水利专家,有商贾之女执掌户部账簿,更有边疆孤儿考中状元,出任巡抚。
    而在民间,关于“心灯”的传说愈发神秘。有人说,每逢冬至之夜,若静心聆听,仍能听见遥远山谷中有童声齐诵《千字文》;也有人说,深夜路过某些古老驿站,会看见一盏蓝灯缓缓移动,照亮残破碑文。
    至于赵念,最后一次被人见到,是在西南边陲一所山村小学。那天清晨,孩子们照例朗读: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他站在教室门口,听着听着,嘴角含笑,身体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缕青烟,融入晨光之中。
    只留下那盏琉璃灯,静静挂在门楣之上,终年不灭。
    ***
    多年后,一位白发苍苍的历史学者整理古籍时,偶然翻到一页残纸,上面写着一段对话:
    >学者问:“龙真的存在吗?”
    >老者答:“龙不在地下,而在人心。贪欲起时,它是暴君;慈悲生时,它是守护。”
    >又问:“那‘九龙夺嫡’究竟是真是假?”
    >老者笑:“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来的人有没有学会放下。”
    学者合上书卷,望向窗外。
    一群小学生正排着队走进校园,齐声背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阳光洒在他们脸上,纯净如初。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博物馆里,那块拼合完整的“镇龙令”铜片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导游指着它对学生讲解:
    “这是一件文物,代表着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但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材质,而在于它提醒我们:文明的进步,从不是靠争夺,而是靠传承。”
    没人注意到,那铜片在阳光照射下,微微闪烁了一下,仿佛回应着远处琅琅书声。
    而在极西之地,昆仑墟旧址的风沙中,一朵白莲悄然破土而出,迎风绽放。
    风吹万里,带来一句低语:
    >“我不是钥匙,我是火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末日青芒 怪物们说祂们爱我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从婴儿开始入道 顶级玩家她在新手副本里当疯批 元始法则 我在北极圈当地主 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开局退婚十个未婚妻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开局扮演云缨,震惊全球!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步步登阶 原神:一百次告白?系统任务罢了 偷养罪臣之子后,她暴富了 华娱2001:叫我导演!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