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74章留三分贪财好色,以防与世俗格格不入
…
高丽的中枢系统已经被一网打尽了,高丽的王室丶宗室以及开京的贵族全都被押解到了东京汴梁城,明眼人全都能看得出来,打着解放高丽奴婢旗号的大宋,是不可能恢复旧有高丽王室的统治的。
可还是有人对此一点觉悟都没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富轼。
他到了东京汴梁城后,就让王楷给赵俣上书,表示,只要大宋愿意让高丽复国,高丽就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属国,愿意对大宋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他还提出,如今开京城被连锅端掉,高丽失去了统治,必将天下大乱丶群雄并起,短时间内难以平定,只有将王楷君臣放回去,高丽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秩序,到那时,高丽就会像之前全力支持金国那样全力支持大宋,这样一来,大宋就能立即对金国发起总攻,消灭大宋最大的心腹大患。
老实说,金富轼的观点是能站得住脚的。
站在大宋的角度来看,金富轼的提议确实戳中了当下战事的痛点,具备短期推行的可行性。
眼下宋金鏖战正酣,若再分兵驻守高丽丶平定高丽地方叛乱丶收复高丽地区,必然会牵扯大宋的大量兵力。
高丽半岛山地纵横,贵族丶部族势力盘根错节,关键,高丽的中枢被大宋打掉了,那些原本依附高丽王室的旧部或地方豪强极可能割据自立,届时大宋不仅要派驻更多兵力维持秩序,还需从内地调运粮草丶军械支援,这对本就因常年对金作战而紧张的大宋国库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若让王楷君臣复国,并成为大宋藩属国,短期好处显而易见。
其一,无需大宋耗费人力平定高丽乱象,王楷作为旧主,能最快收拢民心丶稳定地方秩序,大宋只需像金国一样,派驻少量使臣军队监国即可;
其二,高丽可即刻转化为抗金助力,按照金富轼所言,高丽既能提供粮草辎重,还能动员本土兵力从东部牵制金军,这就是此消彼长。
其三,此举可树立大宋「怀柔远邦」的形象,让周边的草原部落及日本看到大宋对藩属国的包容,削弱金国在东亚的影响力,间接瓦解金国的盟友体系。
可话又说回来,若是跳出短期战事的局限,大宋若坚持解放高丽奴婢的初衷,彻底将高丽纳入版图直接统辖,其长远优势远非让高丽成为大宋的藩属国可比。
首先,高丽半岛物产丰饶,不仅有水稻丶棉花等农业资源,还有铁矿丶硫磺等战略物资,将其设为大宋郡县,可直接纳入国家赋税体系,为对金作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撑,而非依赖藩属国「看心情」的进贡;
其次,高丽的这些旧贵族此前长期依附金国,即便复国后表面臣服大宋,骨子里仍可能与金国暗通款曲,而直接统辖可通过选派大宋官员丶推行科举制度,培养忠于大宋的本土势力,从根源上杜绝「两面派」隐患;
再者,高丽地处东亚海上交通要冲,控制高丽后,大宋海军可依托其港口建立基地,北可威慑金国辽东腹地,东可掌控日本丶朝鲜半岛的海上贸易,形成对金国的海陆合围之势,彻底扭转宋金战争的战略格局。
更重要的是,解放奴婢本就是大宋出兵高丽的旗帜,若为短期利益妥协丶恢复旧高丽王室的统治,无异于失信于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
——那些被压迫数百年的奴婢,本已看到摆脱奴役的希望,一旦旧高丽王室回归,他们极可能再度陷入水深火热,届时大宋不仅会失去高丽民心,还会让「仁政」的旗号沦为空谈,反而给金国留下「大宋与金国无异」的口实,动摇大宋在周边政权中的道义根基。
如此看来,金富轼的提议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而彻底统辖高丽,才是大宋长治久安丶彻底击败金国的长远之策。
赵俣君臣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关键,大宋在北方的战事,已经取得了优势,消灭金国,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赵俣理都不理高丽这些还妄想复国的人。
见赵俣都不搭理他们,金富轼等人也知道,大宋现在占尽了优势,他们高丽要是不拿出来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怕难以让赵俣君臣回心转意。
于是,王楷君臣又主动表示,他们愿意将来到大宋的高丽女人,包括高丽王朝的王室之女丶宗室之女全都献给赵俣,除此之外,只要大宋同意高丽复国,他们就再给赵俣献上一万名高丽美人。
不得不说,王楷君臣还是有点东西的,至少他们对现在的形势看得很清楚,明白当断则断。
再者说了,如今高丽王朝的王室之女丶宗室之女以及贵族之女已经到了赵俣手上,是王楷君臣不想让她们进入赵俣的后宫就能做到的吗?
因此,王楷君臣莫不如忍下了这口窝囊气丶主动戴好这一顶顶绿帽子。
这样一来,没准还能让赵俣误以为他们窝囊懦弱难成大事不会成为大宋王朝的威胁,进而放他们回高丽,或者让他们有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机会。
还有就是,靠女人保留其王朝的统治,是刻在高丽人骨子里的基因。
历史上,金朝建立后,迅速崛起为东北亚霸主,先后灭辽丶破宋,高丽审时度势,选择以臣服换取生存空间,而进献美人则成为双方关系的重要粘合剂。
据《高丽史》与《金史》记载,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至金哀宗亡国的这119年间,高丽向金朝遣使共计194次,远超同期与南宋丶西夏的交往频次。
这些使团并非单纯的政治朝拜,而是每次他们都携带数十名精心挑选的高丽美人,这些高丽美人或成为金朝皇室的妃嫔丶贵族的姬妾,或担任宫廷侍女,以柔性方式搭建起两国沟通的桥梁。
这种「美人外交」在金世宗完颜雍时期达到顶峰。
完颜雍即位后,一改此前对高丽的强硬态度,主动遣使修复关系,双方逐渐形成「规律性遣使+固定品级使者」的制度化模式。
而高丽美人正是维系这套制度的隐形纽带。她们既能为金朝皇室和权贵传递高丽的善意,也能将金朝的政策动向反馈回高丽王廷。
在高丽美人的斡旋下,金朝甚至允许高丽在金朝的都城开设「高丽馆」,专门安置高丽使节与随行人员。
等到蒙古帝国崛起后,蒙古贵族对高丽女子的追捧,几乎到了攀比成风的地步。
蒙元的达官贵人常以拥有高丽女奴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身份象徵。家中女奴少丶容貌差的贵族,会被同辈公开取笑。
这种风气直接催生了蒙古对高丽女子的大规模索取。
元世祖忽必烈甚至专门下旨:「高丽国处女,必先告官登记,而后许嫁」,将高丽女子的婚姻权纳入蒙元的管控范围。
迫于压力,高丽王廷不得不颁布政令:全国十三至十六岁的女子,一律不得擅自婚嫁,需先由官府筛选,优先供给蒙古贵族挑选。
这一政策引发了高丽民间的恐慌,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纷纷将刚出生的女婴隐匿起来,邻里之间也互不透露家中有女的消息。
为了满足蒙古日益增长的需求,高丽王朝专门设立了两个特殊机构:「结婚都监」与「寡妇初女推考别监」。
前者负责筛选未婚女子,后者则四处搜寻已婚妇女丶孤儿丶逆贼之妻丶僧人之女甚至罪犯的妻女,将她们强行纳入「供给名单」。
除了满足蒙古皇室与王公大臣的需求,这些女子还要被配给蒙古军人作为配偶——蒙古大军常年征战,需要稳定的家庭结构安抚军心,高丽女子便成为军属补给的重要来源。
更令人唏嘘的是,高丽王室与贵族对这种奉献竟形成了扭曲的荣誉感。高丽的王室之女丶宗室之女及高官之女,若能被选中献给蒙元皇帝或亲王,会被视为家族的荣耀,甚至有公主因深得蒙古大汗宠爱,反过来为高丽争取到减税丶免役的优待。
这种自上而下的配合,让高丽在蒙古的统治体系中,逐渐从被征服者转变为附属盟友,为其存续赢得了关键空间。
等到蒙元末期,天下大乱,红巾军起义席卷中原,其中关先生丶破头潘丶沙刘二率领的二十万红巾军,为切断蒙元的高丽补给线,大举进攻高丽,开启了高丽王朝的「红巾军之劫」。
红巾军战斗力极强,很快突破高丽防线,攻陷都城开京,高丽国王逃往安东,王朝濒临灭亡。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高丽再次祭出「美人外交」的终极手段——他们从民间与宫廷中挑选数千名貌美的女子,送到红巾军的军营中,同时献上大量金银财宝与美酒佳肴。
沉迷于温柔乡的红巾军将士,迅速丧失了战斗力——将领们整日饮酒作乐,士兵们则流连于女子的陪伴,完全放松了对高丽军队的警惕。
高丽抓住这一机会,暗中集结残馀兵力,联合地方豪强武装,趁夜对红巾军军营发起突袭。
毫无防备的红巾军瞬间溃败,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关先生丶沙刘二战死,破头潘被俘,高丽王朝成功收复开京,躲过了灭国之灾。
这场美人计的胜利,堪称高丽「美人外交」的巅峰之作——它不再是长期的政治铺垫,而是短兵相接时的致命武器,也印证了高丽对这套生存策略的极致运用。
高丽依靠「美人外交」存续近五百年,成为古代东北亚少有的长寿王朝。
而这个时期的东北亚大陆,刀光剑影与王朝更迭是时代主旋律。
大辽丶北宋丶西夏丶金朝丶南宋丶蒙古丶明朝相继画上句号,甚至就连远在中亚丶欧洲的一众国家都难逃冲击。
唯独偏安朝鲜半岛的高丽,靠着女人,在强邻环伺的夹缝中存续近五百年。
可见,高丽人有多擅长靠女人保留他们的统治。
只可惜,赵俣根本不吃高丽人的这一套。
赵俣甚至觉得金富轼他们很可笑。
『如今,整个箕地都将是我的了,我想要多少高丽美人没有,还用你们给我送?』
事实也确实如此,吴用他们可不光是将高丽王朝的王室之女丶宗室之女和贵族之女全都给赵俣送了回来,他们还让人在民间收集美人,给赵俣进献。
话说,这已经成了赵俣这一朝的一个不良风气了。
赵俣这一朝的大臣,尤其是出去打仗的大臣,都喜欢给赵俣搜罗美人,「贿赂」赵俣。
就好像,他们要是不给赵俣送点美人,不管他们立多大的功,赵俣都不会赏赐他们一般。
天地良心,赵俣从来都是有功就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他提拔谁不提拔谁,主要就是看能力,看功劳,任人唯亲的时候肯定也有过,但绝对不多就是了。
好吧。
因为是穿越者,知道历史,身边还有张纯这个历史百科全书,赵俣经常提拔重用一些历史上的名臣名将,实际上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太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就是没什麽耀眼的功劳。
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赵俣任人唯亲,进而也想成为赵俣的亲信,然后就是疯狂给赵俣送礼。
不仅是那些没被赵俣提拔的人,喜欢干这种事,那些被赵俣提拔的人,也喜欢干这种事。
举个小例子:
这次送回来的这些美人中,有四胞胎姐妹,就是岳飞送的,你敢信?
当然,岳飞肯定没有违反任何军纪。
这个四胞胎姐妹是他手下的将领发现的,她们属于一个小贵族家的女儿,本来也是要被罚入教坊司的。
岳飞手下的将领就想将这四个美人送给岳飞。
岳飞不好女色,就拒绝了。
这时,有人提醒岳飞,赵俣对他皇恩浩荡,不如将这四个奇女子献给赵俣,以表忠心。
有人还劝岳飞,说这不是礼物的问题,是态度的问题。
岳飞被说动,便托关系,将这四个美人送给了赵俣。
不仅有给赵俣送美人的,还有人给赵俣送各种各样的宝物的。
毫不夸张地说,高丽最好的宝物,现在几乎都已经进了赵俣的库房。
赵俣也曾反思过,自己这麽收礼,到底好不好,会不会上行下效?
可后来,赵俣转念一想,收礼一事,若从另一角度审视,未尝不是一种维系君臣关系的特殊纽带。
那些大臣们送来的美人,或是宝物,虽带着几分谄媚与讨好,但背后亦蕴含着他们对自身的忠诚与依赖。自己若能巧妙利用这些「礼物」,则可以彰显皇恩浩荡,让送礼之人心生感激,更加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效力。
就拿岳飞送来的四胞胎姐妹来说,赵俣要是不要,岳飞必与自己心生隔阂,反之,他肯定心安,要是自己多宠幸几次他送来的这四姐妹,他必定心下大定。
这麽一看,赵俣也就收的心安理得了,他还劝自己:「好吧,朕虽然是皇帝,但也得留三分贪财好色,以防与世俗格格不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