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朱武说完,营帐之内,一时鸦雀无声。
武植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目光缓缓扫过帐内众将的脸庞,问道:
“此事干系我梁山存亡,诸位兄弟有何意见?”
话音未落,“大刀”关胜已然出列,对着武植一抱拳道:
“关某附议,家国大义当前,岂能因与朝廷的私怨,而坐视外族入侵?”
“我等虽身在草莽,流的却是汉家血,护的也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青面兽杨志亦是面色肃然道:
“末将也赞同军师之策,辽狗残暴,若真让其铁蹄踏遍中原,我等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黑旋风”李逵猛地跳了起来,铜铃大的眼睛瞪着杨志。
“胡说八道,那鸟皇帝要杀我们,那帮鸟官要剿我们,现在他们打不过辽狗,
倒要我们去卖命?天下哪有这等道理!”
“赤发鬼”刘唐也附和道:
“铁牛说得对,俺们和辽狗无冤无仇,和那昏君才有不共戴天之仇,让他们狗咬狗,岂不快哉?”
帐内顿时分作两派,争论不休。
就在此时,武松站了出来沉声道:
“哥哥的决定,便是俺的决定。”
“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寥寥数语,帐内的喧哗声瞬间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武植身上。
武植缓缓站起身,长叹一口气,说道:
“兄弟们所言,皆有道理。”
“若只站在我梁山的立场,坐视朝廷与辽国两败俱伤,自然是上上之策。”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
“但,朱武军师的话,字字句句敲在了我的心坎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辽狗铁蹄过处,必是白骨盈野,赤地千里。
遭殃的,终究是这天下的无辜百姓。”
“一边是兄弟们的快意恩仇,一边是天下苍生的存亡……”
“我武植,一时之间也实在难以决断啊!”
明眼人如卢俊义等人,见武植这般模样,都清楚自家寨主心中早已有了定计。
唯独李逵这个憨直的汉子,见武植真的“为难”起来,顿时急了。
“哎呀!哥哥!这有甚好为难的!”
“不就是打那辽狗吗?俺铁牛早就手痒了,哥哥你只管下令便是。”
“我等兄弟,绝无半句怨言。”
说完,他那双牛眼环视四周,恶狠狠地喝道:
“你们说,是不是!”
被他这么一喝,方才还吵嚷不休的刘唐等人,顿时没了声息。
至此,梁山上下,思想一统。
武植见时机已到,当即说道:
“好!既然众家兄弟齐心,那便依军师之策,先把辽兵赶出中原,再跟那皇帝老儿计较。”
梁山众人齐声抱拳应诺。
武植当即命人写一份檄文:
“辽人犯我疆界,涂炭生灵,人神共愤!我水泊梁山,虽与朝廷有隙,然家国大义为先!
愿暂息干戈,共赴国难,誓将辽狗逐出中原。”
“并号召天下英雄,凡我汉家儿郎,皆当奋起,保家卫国。”
……
这篇檄文借助梁山的情报网络,迅速传遍大宋九州。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无数百姓闻之动容,奔走相告。
“听说了吗,梁山好汉要替我们打辽狗了。”
“这才是真正的好汉,朝廷不管我们,还有梁山泊。”
“我都想加入梁山了。”
“别光说啊,我都跟几个兄弟商量好,这就去梁山入伙。”
一时间,梁山之名,在民间声望无两。
远在江南的方腊,听闻此事,气得当场大骂。
“好一个武植,居然趁机收买人心?”
“早知道本王就该抢先一步,发檄文,收买天下人的心。”
……
汴京。
龙德殿内,赵佶将一份抄录的梁山檄文,狠狠砸在相国蔡京的脸上。
“你给朕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边关失守,二十万辽军南下,你为何瞒而不报?”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蔡京的鼻子破口大骂。
“现在好了,让一群反贼来替朕号召天下,朕的脸,大宋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到底谁才是这大宋之主?是朕,还是他梁山武植?”
蔡京吓得连忙跪伏于地,叩首如捣蒜。
“陛下息怒!老臣……老臣是见陛下对梁山贼寇恨之入骨,一心要先除此心腹大患,
才不敢拿边关小事,乱了陛下的剿匪大计啊!”
“你——”赵佶气得险些昏厥过去。
就在这时,童贯缓缓出列,躬身道:
“陛下息怒。依老臣看,此事,或许并非坏事。”
赵佶怒目而视:“什么意思?”
童贯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
“陛下请想,武植竖起抗辽大旗,势必要与辽国铁骑正面硬撼。
辽人凶悍,梁山贼寇再强,也必然元气大伤。”
“我等大可坐山观虎斗,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
“待他们两败俱伤之际,我朝廷大军再挥师,便可一举将梁山贼寇尽数扫平。”
“岂不美哉?”
赵佶闻言,脸上的怒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片刻之后,他紧绷的嘴角,竟缓缓勾起一丝诡异的笑意。
“坐山观虎斗……”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仿佛已经看到,梁山贼寇与辽国铁骑在北疆的旷野上,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好!”
赵佶一拍龙椅扶手,大笑道:
“童爱卿此计,甚妙!就让他们狗咬狗,两败俱伤!”
“届时,朕再出兵,将这群乱臣贼子与辽狗,一并收拾了!”
就在此时,一声苍老而急切的喝声,打破了赵佶的幻想。
“陛下,万万不可!”
殿前太尉宿元景从班列中走出,满脸忧色。
“陛下三思啊!”
“朝廷失了先机,让梁山反贼抢占了抗辽大义。”
“若此时我等再作壁上观,放任梁山行事……”
“倘若梁山胜了,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陛下?”
“即便梁山败了,他们也是抗辽的英雄,陛下又怎能以贼寇之名再兴兵讨伐?”
“民心,乃国之根本!一旦尽失,则国本动摇,大宋危矣!”
此言一出。
数名忠直老臣亦随之出列,纷纷附和:
“宿太尉所言极是,恳请陛下降旨,即刻出兵,夺回抗辽主导,以安天下之心。”
“绝不能让反贼,窃我大宋民心。”
童贯一派的官员立刻反驳。
“迂腐,梁山贼寇与辽人皆是我朝心腹大患,让他们自相残杀,何必耗费我朝兵力?”
“正是,待他们两败俱伤,我等再坐收渔利,方为上策。”
龙德殿内,瞬间吵作一团。
保民心,还是削贼势?
两派大臣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赵佶刚刚放晴的脸色,又一次阴沉下来。
他烦躁地揉着眉心。
一方面,他恨不得梁山立刻灰飞烟灭。
另一方面,宿元景那句“国本动摇”,也让他不得不重视。
他大宋天子,最怕的,就是失去这万里江山。
就在赵佶左右为难,心烦意乱之际。
一直沉默跪地的蔡京,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陛下。”
蔡京缓缓抬头说道:
“童太尉与宿太师之言,皆是为国为君,老臣……有一计,或可解陛下之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赵佶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有何计策,快说!”
蔡京叩首,道:
“陛下可下一道圣旨,派天使前往梁山。”
“名义上,是嘉奖他武植深明大义,并召他即刻入京,共商抗辽方略。”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召反贼头子入京?这不是与虎谋皮吗?
童贯皱眉道:“蔡相,武植那厮狡诈如狐,岂会轻易前来送死?”
蔡京胸有成竹地笑道:
“他来,或不来,于我朝廷,皆是百利而无一害。”
“他若不来,我等便可昭告天下,说他梁山抗辽只是虚张声势,收买人心的幌子。”
“届时,他好不容易竖起的大义旗帜,将不攻自破。”
“他若敢来……”
蔡京的声音陡然变得阴冷,杀气毕露。
“这汴京城,便是龙潭虎穴。他武植只要踏入一步,便是插翅也难飞。”
“届时将他软禁,以他为质,梁山贼寇还不是任由陛下驱使?”
“让他们去与辽人死战,当朝廷的马前卒,岂不比坐山观虎斗,更加万无一失?”
一席话,说得龙德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蔡京这条毒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狠!
太狠了!
这根本就是一条绝户计!
赵佶呆了半晌,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指着蔡京,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顺水推舟!”
“妙计!这才是真正的妙计!”
“蔡爱卿,真乃朕之子房,国之栋梁啊!”
方才的烦闷与两难,瞬间烟消云散。
赵佶只觉得眼前一片开阔,仿佛已经看到武植被囚禁于牢笼,梁山大军为己所用,辽人与反贼一同覆灭的场景。
“传朕旨意!”
“即刻拟旨,遣使梁山!朕,倒要看看,他武植,是来,还是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