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陆导,你这人有点搞笑了啊,我笑难道也不行?”
“你这边是不是管的有点太多了!”
或许别人还会顾忌陆钏一二,但是热芭可是一点都不怕他陆钏的。
先不说随着《无心法师》的爆火,热芭现在已...
雨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残留着湿润的泥土味。热芭醒得比往常早,窗外天光微亮,像是有人用毛笔蘸了淡金,在云层间轻轻晕染开来。她侧过头,吕铭还在熟睡,呼吸平稳,眉头舒展,仿佛昨夜那场关于未来的畅谈并未在他心里留下一丝波澜。可她知道,他梦里也一定在写剧本??就像从前无数次那样,半夜惊坐起,摸黑在床头本子上记下一句对白。
她轻手轻脚地下床,披上外衣走到厨房,准备煮一壶桂花茶。水刚烧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林发来的消息:“《十七岁》点映第二轮反馈出来了,教育局想邀请你们下周去一趟北京,参与教材研讨会。”
她还没来得及回复,又一条弹出:“另外……你爸昨晚联系我了。”
热芭的手顿住了。
水壶尖叫起来,她才猛地回神,关火,倒水,动作机械。父亲?那个十年没打过一个电话、连她结婚都没出席的男人?她盯着屏幕,心跳忽然变得沉重。
“他说想见你。”小林补了一句,“就在今天,他在京华酒店开了间房,等你过去。”
她站在原地,茶杯握在手里,热度透过瓷壁渗进掌心,却暖不了指尖的凉。
吕铭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头发乱糟糟的,眼神却清明。“怎么了?”他问。
她把手机递给他。
他看完,沉默了几秒,然后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你想去吗?”他的声音贴着她的耳畔,低而稳。
“我不知道。”她嗓音有些哑,“我恨过他很多年。小时候他总说我‘演戏是丢人的事’,骂我妈宠坏了我,后来我考上中戏,他当着亲戚的面说‘早晚被人包养’……我拿第一个奖那年,他打电话来说‘别以为红了就能翻身’。从那以后,我就再没主动联系过他。”
吕铭轻轻摩挲她的手臂,“可他是你爸。”
“可他已经缺席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十年。”她转过身,眼眶微红,“现在突然出现,是不是因为我上了《时代周刊》?是不是觉得女儿终于有脸面了,可以拿出来炫耀了?”
吕铭没有立刻回答。他拉开冰箱,拿出鸡蛋和青菜,开始切菜炒饭。“你知道我爸临终前写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他一边翻炒一边说,“不是‘对不起’,也不是‘爱你们’,而是‘电影放完了’。”
热芭愣住。
“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看别人演戏,自己却始终不肯入场。”他关火,盛了一碗饭放在她面前,“所以如果你不想见他,就不去。没人能逼你原谅。”
她低头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蛋炒饭,葱花点缀其间,香气扑鼻。这是他们最平常的早餐,却是她这些年最踏实的依靠。
“但我还是想去。”她终于开口,“不是为了他,是为了我自己。我想亲口告诉他,我不是他口中那个‘迟早堕落’的女孩。我想让他看看,我嫁的人不是靠山,而是战友;我想让他知道,我没有背叛家庭,我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活着的方式。”
吕铭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那就去。我陪你。”
两人简单收拾后出发,驱车前往市区。京华酒店位于CBD核心区,金碧辉煌的大堂里人来人往,皆是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他们在十二楼一间客房前停下。门铃响了三声,里面传来脚步声。
门开了。
站在门口的男人身形佝偻了许多,鬓角全白,脸上沟壑纵横,眼神浑浊却不失锐利。他穿着一件旧式中山装,扣子系到最上面一颗,像某种仪式性的坚持。
“爸。”热芭轻唤。
男人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挤出两个字:“来了。”
屋内陈设简单,桌上摆着一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正是她与吕铭并肩而立的照片。旁边是一张泛黄的合影??五岁的热芭坐在父亲肩上,笑得灿烂。
“你妈走之前,一直留着这张照片。”男人忽然说,“她说你从小就有股倔劲儿,认准的事九头牛拉不回。我当时不信,觉得你只是任性。”
热芭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这十年,我每年都会偷偷看你演的戏。”他声音沙哑,“第一部是《并肩》,我看哭了。不是因为感动,是因为后悔。原来你说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在对我说话。”
吕铭站在一旁,默默听着。
“你说我不支持你,可其实……我怕。”老人缓缓坐下,手指颤巍巍地抚过杂志封面,“我怕你吃苦,怕你被欺负,怕你有一天回来跟我说‘爸,我撑不住了’。可我又不敢问,怕你嫌我多管闲事,怕你觉得我虚伪。”
热芭的眼泪无声滑落。
“所以我躲着,装作不在乎。可看到你现在这样……健康、自信、有人爱,还有人愿意为你写电影……”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吕铭身上,“小伙子,谢谢你护着她。”
吕铭走上前,深深鞠了一躬:“叔叔,是我该谢谢您,把她生得这么好。”
房间里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笑声,带着哽咽。
老人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铁盒,打开,里面是一叠剪报??全是关于热芭的新闻报道,从出道初期的负面评论,到近年的正面专访,每一篇都被仔细剪下,按时间排列,边缘已经磨损。
“我都存着。”他说,“哪怕别人骂她,我也要记住她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热芭跪坐在地毯上,一页页翻看,指尖微微发抖。那些曾让她夜不能寐的恶意文字,竟被父亲如此珍重地收藏着,像是一种赎罪。
“爸,”她终于开口,“如果当年你能抱我一下,跟我说‘加油’,我会少哭多少次?”
老人老泪纵横,只能用力点头。
三人聊了很久,直到午后阳光斜照进窗。临别时,老人拉着吕铭的手说:“你们拍的新片,让我当群演行不行?就站个位,说一句词都行。”
吕铭认真道:“不止一句,我们给您写个角色??一位退休教师,在校园广播里念一封信,内容是写给年轻时没能勇敢表白的女孩。”
老人怔住,随即咧嘴笑了,眼角皱纹堆叠如花。
回到车上,热芭靠在座椅上,久久未语。吕铭握住她的手,轻轻吻了吻她的指节。
“感觉怎么样?”他问。
“像卸下了一块压了十年的石头。”她闭着眼睛,“原来原谅不是为了对方,是为了让自己自由。”
当晚,他们接到教育部正式通知:《情感教育实验课程》将于三个月后在全国五十所试点学校启动,首堂公开课由热芭主讲,主题为《如何面对心动》。
筹备期间,团队提议邀请几位心理学专家共同设计课程内容。热芭却坚持加入一段真实影像??那是她十八岁时参加艺考面试的录像片段,镜头中的她紧张到声音发抖,却被考官打断:“你太情绪化了,不适合做演员。”
“我要让学生们知道,”她在会议中说,“被否定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否定自己。”
吕铭则负责拍摄配套纪录片《少年之心》,计划走访十座城市,记录青少年在友情、亲情、爱情中的真实困惑。第一站定在云南山村,正是那位梦想成为摄影师的小女孩所在的地方。
出发前夜,他们再次坐在庭院里。猫阿灰(他们决定正式收养它)蜷在热芭腿上打呼噜。天空澄澈,银河横贯。
“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热芭望着星空,“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几年后大家忘了,舆论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吕铭端起茶杯,吹了口气。“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并肩》时,有人说‘这种片子活不过三天’?可现在,它成了大学影视系的必看片目。改变从来都不是一夜发生的,但它确实在发生。”
他指向远处城市灯火,“你看那些光,每一盏背后都有一个人在坚持做点什么。也许微不足道,但连成一片,就是星河。”
几天后,他们抵达云南。山村小学条件简陋,但孩子们眼睛明亮。那个叫小满的女孩怯生生地递给她一张照片??是她母亲弯腰插秧的身影,背景是晨雾缭绕的梯田。
“这是我拍的。”小满小声说,“老师说相机很贵,我没钱买,就用手机偷拍了好多张,挑最好的洗出来。”
热芭接过照片,心头一震。构图精准,光影自然,情感充沛。这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心灵的直觉。
“你愿意当我们的摄影顾问吗?”吕铭忽然问。
小女孩睁大眼睛:“我可以吗?”
“当然。”热芭笑着摸她的头,“而且我们会送你一台相机,作为入职礼物。”
孩子当场哭了。
拍摄过程中,热芭教孩子们写“情书”??不是给恋人,而是给父母、朋友、甚至未来的自己。有个男孩写了整整五页纸,最后递给她说:“姐姐,你能帮我寄给我爸吗?他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吕铭悄悄录下了这一幕。
返程飞机上,热芭翻看素材,突然停在一帧画面上:小满举着相机,对着夕阳按下快门,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喜悦。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她轻声说。
吕铭点头:“不是拯救,而是看见。”
回到北京后,他们马不停蹄投入新电影《重逢》的筹备。剧本大纲已完成,讲述一对中年夫妻在离婚五年后因儿子生日宴重聚,没有激情复合,只有平静对话与深层理解。媒体闻风而动,纷纷猜测是否自传性质作品。
发布会上,有记者直接提问:“吕导,这部电影是不是基于你们的真实经历?毕竟外界一度传言你们婚姻危机。”
吕铭微笑回应:“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们确实经历过风雨,但也学会了在雨中跳舞。这部电影不是回忆录,而是献给所有仍在努力相爱的人的一封情书。”
热芭补充:“我们想告诉观众,分开不可耻,复合也不浪漫。真正珍贵的是,无论选择继续还是告别,都能保持尊重与温柔。”
发布会结束后,他们收到一封来自西北小镇的信。寄信人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附上了学生们写给“未来自己”的信件复印件。其中一页写着:
>“亲爱的三十岁我:
>如果你现在还单身,请不要着急。
>妈妈说热芭阿姨和吕铭叔叔用了十年才让所有人相信他们是真心的。
>所以我也愿意等,等到遇到那个不怕风雨也要牵我手的人。”
热芭读完,伏在桌上哭了好久。
那天晚上,他们破例喝了点酒。两杯红酒下肚,吕铭忽然说:“其实我也有个秘密。”
她抬头看他。
“《并肩》结尾那场雪中告白,不是剧本写的。”他低声说,“是你临时加的台词??‘就算全世界反对,我也要站在你这边’。那天特别冷,你拍了十八条,嗓子都哑了。导演喊卡后,你跑过来抱住我,说‘这句我是真的想说’。”
热芭怔住。
“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要把你的声音留在每一部电影里。”他握住她的手,“所以《十七岁》里女主角念诗的声音,是剪辑时混入了你十六岁时朗诵的录音;《重逢》的主题曲,旋律来自你哼过的摇篮曲。你不知道的是,我的所有创作,都在悄悄呼唤你。”
泪水滑落,她扑进他怀里,像多年前那个暴雨夜,她躲在片场楼梯间哭泣,他撑着伞找到她,说:“别怕,我在。”
窗外,月光洒满庭院,绣球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阿灰跳上窗台,喵了一声,仿佛也在说着“早安,爱人”。
而在遥远的城市角落,某个失眠的年轻人正反复播放《并肩》结局,截图保存那句台词:“**你不是我的软肋,是我的铠甲。**”
他把这句话设成了手机壁纸。
这个世界,依旧有偏见,有冷漠,有伤害。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爱不是弱点,而是力量;真实不是叛逆,而是勇气。
老宅的灯又一次熄灭。
可星光依旧照亮前方的路。
他们知道,这场仗还很长。
但他们早已习惯??
边打仗,边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