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5章·第55章
商户之家就这点好,容易变通,黄锦是什么人,那是天子身边的红人,她的侄女黄氏去年还许给了刚升为掌锦衣卫事的陆炳,这是权贵中的权贵。
若是搭上了这条线,日后还要去哪里寻找什么靠山呢?
恰好萧二老爷听说萧景时要一起去,他又把儿子叫过来道:“你这样就很好,媳妇的为人我看是不大擅长钻营的人,就要你多得力了。”
“这得看儿子媳妇能不能医得好了?若是她能医好,自不必多说,若是医不好,儿子再缓颊一二。”萧景时觉得这是妙真的事情,她做得好,能够名声大振,从此闻名苏州,若得罪了贵人,他少不得帮妻子,至于还没开始就靠妻子去钻营,他并不屑这样的行为。
萧二老爷和徐二鹏差不多,虽然没有涉入官场,但总归常常和官府打交道,他就道:“这朝堂上的进士,若是有背景的,青云直上,履历又好,若是没有背景的,恐怕是五六十岁能当一个知府都烧高香了。这所谓的背景还可能因为党争会倒,以至于遭受无妄之灾,仕途全毁,可这些宫里的大珰们,他们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只要皇帝不倒,他们就永远都好。”
萧二老爷很了解二儿子的性格,他也不勉强,只对他道:“你和你媳妇商量,看她怎么说吧。”
萧景时回去之后也没同妙真提起,倒是妙真见他回来就道:“也不知道那位黄小姐的病如何,咱们的箱笼多带些,再有咱们也备些礼,到时候你上门也能认识一下黄千户,你可别小看他,我看黄太监不是一般人。”
“这可是你的好事,让我去认识做什么。”萧景时拒绝了。
妙真看着他道:“平日高兴的时候说什么封妻荫子,难道你好了,我就不好了?如今我既然好了,你也该跟着享福才是啊。”
除非完全不入仕,若有机会,也该开辟出自己的路来,总不能老靠着三房吧。
多一条人脉,也就多一条路。
萧景时听了这些话,还有些被保护照顾的感觉,他看了妻子一眼,“你说的是。”
妙真走上前道:“你不要觉得是靠我啊,你能二十岁就中举,到时候进士也是指日可待,你若不往上走的,这桩关系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若是能往上走,有时候就差一个举荐了。上回苏州府进宫治病的还是半路出家的一名医女,平日在三吴名不见经传,突然就进了宫,还不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唉,没想到我也有一日开始吃软饭了,不过,这软饭滋味还不赖。”萧景时看着妻子,眨了眨眼睛。
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一笑处之,若是那些心胸狭窄的男人,恐怕还会阻挡妻子的前进之路。
二人笑作一团,外面说二奶奶过来了,妙真又理了理自己的衣裳,莲步轻移出去。
韩月窈很怕自己的境遇和夏仙姐似的,被妾侍抢了先生下儿子,所以终于下定决心来找妙真了,她其实听过多次夏仙姐和她抱怨过,说妙真给外人医治就医的很好
。
她夫妇二人在书房学到半夜,偶尔说几句闲话,偶尔又安静的地下落一根针都能听到,只有写字翻书的声音。
到了次日,徐二鹏和梅氏夫妇已然听说了此事,都上门来问,听妙真说是真的,还道:“黄千户写了信给本府的知府老爷,人家来我们家里说的。”
徐二鹏看着女儿道,很是感慨:“整整十年,总算露出些圭角来了。”
“女儿也这般想的,如今若能治好,也算是跟宫里搭上了,将来也算是挂上了名号。”妙真笑道。
徐二鹏笑道:“姑爷能送你去,我也放心。”
他作为男子,不好在内宅,正好外面萧二老爷请他过去,他便也过去了,留下梅氏独自为女儿欢喜。
且说任氏也希望她们夫妻能把孩子留在家里,横竖她照看便是,妙真自然不放心,婆母那里常常宴饮,又十分嘈杂,而两个奶母平日她在跟前,她们不敢弄鬼,若离了人,婆母精神不济,交际又多,如何能够照顾好?
所以,妙真道:“您还要为五姐儿忙呢,再者,南京那边很快就到了,坐船也要不了几日的,您放心吧。”
任氏也摆手:“也罢,你是大夫,能够为孩子们诊治。”还拿了一根山参给她,是她私藏的,准备自己不好的时候用的。
任氏不为难自己的儿媳妇,徐二鹏也是私下对萧景时极好,常常搜罗了孤本绝章,或者选题极好的都往女婿这里送。
闲话少叙,妙真即将启程,她家里把正房全部锁了,只偏厢让丰娘住着,以期她来看门,丰娘自然也愿意。
她年纪大了,不愿意舟车劳顿,平日帮忙照看孩子还累,如今总算能住在这里多休息一下了。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小姐眼见是官娘子的命,她老人家跟着也自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天蒙蒙亮的时候,萧景时就安排好了马车先把箱笼搬上去,又和妙真带着两个孩子出门,说来这还是她们夫妻单独出门,妙真见丈夫安排的细致周到,等他上来船上,忍不住没口子的夸。
萧景时倒是被夸的不好意思了:“也没做什么?哪里值得你这般。”
人很难离开社会属性的,就像江上不太平的很,若要妙真一个人去,她便是去,也会提心吊胆的,可是有家人的支持,妙真觉得很舒心,还很安心。
萧家的船内里很舒服,住的舒服不说,就连饭菜都是很可口的,全部符合她的口味,妙真知道这是萧景时安排的,他这个人不似旁人做了好事会说,可是他其实是个柔软心肠的人。
有时候努力习惯了,经常要处事谨慎小心,乍然幸福的时候,她就愿意偷偷藏着,就怕自己多得意了一时,就一切如云烟一般。
萧景时少年得志,很难体会妙真的感觉。
因为在船上怕两个孩子潮热不舒服,妙真白日都是亲自看着的,但凡有不舒服,就帮她们隔着手巾,带着他们玩耍。
两个小鬼头最爱玩的游戏便是荡秋千,这荡秋千可不是平日那种,而是妙真
留在苏州。()
魎??????????彎????
?想看春未绿的《大明小户女》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时,妙真她们已经出发两日了,她在船上翻看各种医案,手上还写着,心情也很是紧张。
萧景时在一旁道:“你都治过那么些人了,有什么好怕的。”
“总得确保万无一失啊。”妙真想自己若是真的把今日这件事情搞定了,将来若是能进宫一趟,从此声名大振,这比什么都强。
有机会的时候不抓住,人生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呢。
不过,显然去南京的路上并不是很平静,这次倒是没有遇到江贼,而是遇到暴雨,船只搁浅了,萧景时带着她们投宿在一间客栈里,两个人都跟落汤鸡似的,还好孩子们没有淋湿,她细心帮孩子们把脉,又让乳母们去喝了防风寒的药才放心。
“春雨下不大的,我去吩咐人送饭食来,你们就在屋里,放心,我坐船有经验的,一般这种大暴雨下不久的,顶多一两天。”萧景时安慰道。
妙真笑道:“知道了,多亏你跟着我出来,我万事不必愁。”
萧景时有些不好意思的出去了。
妙真虽然这般说,但去南京是自己的事情,她也得安排一二,先吩咐小喜道:“你熬煮一锅参苏饮,让每个人都喝,这船上若有一个人感染风寒,就很容易过人,我们大人还好,可是小孩子就不好办了。”
小喜赶紧照做,她和书童夫妻两个催逼着每个人都把药喝下去才放心。
孩子她也先放自己房里观察,幸好这两个孩子虽然生下来的时候没有人家那么胖大,但是经过精心调养,身体倒是不错。
一会儿,众人吃了中饭,外面下雨,妙真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午睡,却见萧景时回来时,把伞放在门口,不让妙真起床,自己把外裳脱下,正道:“你猜我方才出去遇到谁了?”
妙真摇头:“谁啊?”
“我乡试的同年,他会试殿试得中三甲,华亭县县令,带着家小一处,等会儿你们娘们一处也说说话吧。”萧景时笑道。
妙真则道:“能够去华亭上任,想必也是不凡,咱们要不要打点些程仪呢?”
“自然是要的,不多不少,二十两银子,两匹缎子就好了。”萧景时道。
妙真立马开了箱笼,把礼物准备好,她知晓交际也很重要,日后萧景时若是更进一步,那就更得把这些打理好了。
猝不及防的,原本准备去见萧景时同年张县令夫人的,却没想到见到了妙云,此时妙云早已不是以前她记忆里的少女模样,她打扮的富贵雅致,银丝鬏髻戴在头上,珠翠环绕,身上穿着一套宋锦的衣裳。
妙云也是愣在当场,她听丈夫提起说这次遇到了一位萧举人,说他不过二十出头就中了举,才华横溢,家中豪富,当时他中了举后,请当时所有同年吃酒,家中还有做官的叔父,没想到那人竟然是妙真的丈夫。
二人见面,妙真还要先行礼,心下不免疑惑,怎么妙云突然成了县令夫人呢。
妙云
()却拉着她的手到内室,屏退了众人,她笑道:“真没想到咱们姐妹,还有再见面的时候。”
“大姐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妙真不解。
妙云心虚极了,可她知晓妙真当年没有揭穿她,肯定也不是那等看着她出丑的,况且她和她爹不同,知道什么叫以弱示人,便道:“你上回在程家已经的时候,我在董家做女先生,后来董家女儿嫁到京中了,我又到了一个通判家做女先生,凑巧那家人也姓徐,见我教的好,认了我做干女儿。”
妙真总觉得怪怪的,她道:“姐姐做个那家的干女儿,才许亲的么?”
妙云微微露出一抹笑意,好似一朵雨打过的茉莉花似的,洁净又风致楚楚,“这就说来话长了,徐通判家的女儿读书不大长进,金陵却是文人荟萃之地,许多文会要参加拔得头筹,非朝夕之功。为了帮徐小姐作弊,我只好一起出入高门大户,才有了干女儿这个身份,帮她屡次拔得头筹,后来徐小姐也得了一门极好的亲事,徐通判也因此升府台。张举人当时便是徐知府的门生,对我一见如故。”
妙真听出其中有许多不实之处,恐怕是春秋笔法,但她只道:“姐姐如今既然已经成了官夫人,妹妹我只祝你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人总有七情六欲,就连她爹为了她的亲事还收买尼姑说她八字好呢,妙真想只要她没有伤害别人,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打破砂锅问道底。
妙云又听说妙真生了一对龙凤胎,很是高兴,让人把芙姐儿和肇哥儿抱来,各自赏了一对金锞子,还笑道:“我看小哥儿的眉眼和妹妹很像。”
“都这么说呢。”妙真也笑道。
妙云又问起祖父母还有妙真爹娘,知晓她们都好,不免道:“这样就好,一家子在一处平安就很好了。”
妙真见她已然一派官夫人的样子,还有了敕命,自己也是有些落差,她这般努力读书学医攀人脉,最后一个进宫的医女身份都还没混上,现在去给黄太监侄女看病,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出行就这般忐忑。
感叹一声,她又自我开解自己还是多少有些不知足了,无论如何,她嫁的萧景时年纪轻轻已经是举人了,万两的私产交给她保管,她还有一对龙凤胎,一手不错的医术。即便这次不成,只要坚持,十年二十年,总会厚积薄发的,何必羡慕别人?
这般想着妙真豁达了不少,与她送了程仪就离开了。
见妙真离开,妙云忍不住她没有跟妙真完全说实话,当年董家那里辞馆之后,她通过一个尼姑介绍到徐通判家做女先生,那徐夫人起初平平,是她又胡诌自己是仇娘子的亲弟子,还冒用了妙真的名字。
不妨徐夫人是仇娘子的亲表妹,还真的和仇娘子通信后,仇娘子的回信说的确有徐妙真这个女弟子,还说她聪明伶俐还上进云云,徐夫人才正式接纳她。
她又因为生的漂亮书教的好,很受徐家公子和小姐的喜欢,因为要帮徐小姐作弊,她时常跟随徐小姐出去交际,大抵是她看起来很有贵气,所有的人当真以为她是徐通判的长女。
张世华这样贫苦出身的举子,一心想找一位知书达理的官家小姐充门面,打理家业,直到在徐知府家见到了妙云,完全符合他所有设想。
说来也巧,徐知府暴卒在任上,徐小姐是个草包根本不济事,她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就一直照顾徐夫人,徐家虽然是官宦人家,但是做文官并没有什么汤水,给徐小姐的嫁妆不能动,一场丧事操办下来,已经是山穷水尽了。
恰逢张世华上门求亲,怕她回到老家去了,想让她热孝出嫁,妙云就找上徐夫人,表示只要她口头认下她,张家给的六百两聘礼,悉数让徐夫人拿回去。
徐夫人犹豫了半天,为了银钱答应了下来,她便在热孝出嫁了。从始至终,妙云也没有告诉过他,她只是个穷小贩的女儿。
她们成婚时,徐一鸣和黄氏甚至根本都不知道。
自然,如今她也很好了,因为丈夫后来中了进士,张家发达起来,她这里收礼收到手软了,还送了二百两回去给自己爹娘嚼用。
以前再不好过的日子,如今都熬过来了,看曾经她最羡慕的二妹妹,竟然也不过如此了。
但她还是盼着二妹妹能够过得好,至少这般不会嫉妒她,拼命去戳穿她,人嘛,只有日子过的舒畅的时候才不会处心积虑的想着对付别人。
第56章·第56章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