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21章再出发(第1/2页)
接下来的大半月,王明远也没闲着。
又去镇上见了几次赵夫子,甚至在赵夫子的要求下,还给蒙学的新进学子授了几次课,在这个时代体验了一把当夫子的乐趣。
也给远在咸宁县城的同窗李茂回了信,确认了平安,也得知李茂即将动身前往府城,与李明澜一道,帮着张伯父打理日益红火的茯茶生意。
昔日同窗各有前程,王明远心里也替他们高兴。
见了些旧友,处理了些杂事,离家的日子也就一天天逼近了。
眼瞅着出发的日子定了下来,就在五日后,赵氏那颗心就跟被揪住了似的,又开始折腾起来。
这天一大早,赵氏就指挥着王大牛和刘氏,把屋里那口最大的箱子拖到了堂屋中央,箱盖一掀,她就开始盘算:“三郎,这床厚棉被得带上!湘江府那边听说冬天湿冷湿冷的,冻骨头!这床新的,一次还没盖过呢!”
她又翻出十几件新做的长衫:“这些衣裳也都带上,读书人,体面要紧,换洗勤快些,别让人瞧低了咱!这一走好几年不回来,娘按照你身子还叮嘱给你往大做了几件……”
接着又打开一口箱子开始放瓶瓶罐罐:“这罐子咸菜,你最爱就粥吃;这包干蘑菇,炖汤鲜亮;这包炒面,饿急了用开水一冲就能吃……这些都是耐放的,你想家了就吃点……”
眼瞅着那箱子又快塞满了,她还觉得不够,扭头又对刘氏说:“老大媳妇,去,再搬两口箱子,我要再装一罐子猪油!万一那边吃食不惯,三郎自个儿也能擀面条吃……”
王明远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场面,还有渐渐堆成山的行李,连忙拦住他娘:“娘!真不用带这么多!岳麓书院是苦读的地方,规矩森严,带这么多东西,没地儿放,也不合规矩。再说,这一路千里迢迢的,马车颠簸,中间还要换乘水路,带多了也不方便。”
狗娃正蹲在门槛边上啃大饼,闻言也抬起头,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帮腔:“唔……奶,三叔说得对!带那么多干啥?多带点好吃的、顶饿的就行啦!那些零零碎碎的,路上磕了碰了多可惜!”说完,还冲王明远眨眨眼,一副“我懂你”的样子。
赵氏被这一大一小堵回来,没好气地瞪了狗娃一眼:“吃你的饼!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但手上的动作到底是停下来了,看着那箱子,愁容满面,“那……那也不能就这么点啊?出门在外的,啥都不带,娘这心里不踏实……”
最后,在王明远的坚持和王金宝的发话下,行李精简再精简,但最终还是收拾出了六个大箱子,再缩减下去,怕是娘要闹起来了。
就在出发前两天的下午,院门外传来了马蹄声。
镇远镖局里的一个镖头满头大汗地赶来,送来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指名交给王金宝。
随同送来的还有一箱压的严严实实的精品茯茶,这是张伯父安排人做的第一批茯茶,王明远离别前特地给张伯父交代过。
这箱茯茶是准备带去湘江府用的,无论是作为土仪送礼,亦或者是拓宽人脉之用,都是上品之选。
而且此物送出去也不会太过扎眼或落于俗套,让收礼人觉的他另有企图,他送礼前也定会告知是自家亲友作坊产出,更添几分心意。
在崔知府的这位师父的影响下,王明远已经渐渐明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王金宝这边,拆开信一看,手猛地一抖,差点没拿住。
里面赫然是五张面额一百两的银票!共计五百两!
还有张伯父亲笔写的一张短笺,字迹潦草却透着喜气:
“金宝老哥、明远亲启:首批茯茶已售与府城‘清韵茶楼’,价格公道!此五百两乃第一笔分红,先行奉上。明远贤侄远行,花费必多,望勿推辞。后续收益,定及时奉上。”
“另,去湘江府的行程和镖队已经安排妥当,见信次日便会有人上门告知。望,一路平安!”
五百两!
王金宝活了大半辈子,都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
更重要的是,去湘江府的镖队张老弟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这可是不小的人情。
他和王大牛之前也打听过,去湘江府路程最快也要月余,中间还要换好几次镖队和赶路方式,甚是麻烦。
他这会捏着那沓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银票,手都有些抖,脸上又是惊喜又是无措。
晚上,一家子围坐在油灯下。王金宝把银票放在桌上,把事情都说了。
王明远看着那银票,还有父亲说的那镖队的事情,心中温暖,张伯父真是雪中送炭。
王金宝则是将五百两银票都推到了王明远面前说:“这次去路途远,几年都不见得有回来的机会,老三你都带上傍身吧。外面花钱不要省,要顾惜自己身体,想吃啥买啥。”
王明远连忙拒绝:“爹,这钱家里留大头吧,万一有个啥意外也能用得上。我拿一百两足够了,上次您给我的一百两都还没用完呢,而且书院包食宿,花不了太多钱,只用交束脩。最多就是这趟的路费和平时买笔墨纸砚,这钱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1章再出发(第2/2页)
王明远又笑了笑:“接下来您还要给虎妞攒嫁妆,给狗娃攒聘礼呢,或者您看看能不能找镖局再给二哥送点。
再或者今年不行的话把家里捯饬下,再盖几间青砖大瓦房,让村里人好好羡慕羡慕您。”
“那不行!”王金宝眼一瞪,“穷家富路!你出门在外,身上没钱咋行?我心里发慌!这五百两你都带上!
而且看张老弟信里的意思,后面没多久还有进项,我到时候再给你二哥送也来得及!”
“爹,真用不了那么多。”王明远无奈笑道,“岳麓书院讲究苦读,不是享福的地方。带多了银钱反而扎眼。再说,万一真不够,我写信回来,您再让镖局捎给我也成。”
父子俩推来让去,最后各退一步,王明远带二百两,家里留三百两。
等夜里众人都睡下了,王金宝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摸黑爬起来,窸窸窣窣地穿上衣服,蹑手蹑脚地摸到大儿子王大牛屋门口,压低声音喊:“大牛,大牛,睡没?”
王大牛虽然呼噜声大,但是觉轻,立马就醒了,披衣开门:“爹?咋了?”
王金宝一把将他拉出来,走到院角,把那剩下的银票硬塞进王大牛手里,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用气声说:“拿着!到时候到了地方,把这剩下的银票,都给你三弟!别声张!”
王大牛一愣,捏着那卷在一起的银票,懵了:“爹?不是说好……”
“唉!三郎那性子你还不知道?报喜不报忧!啥事都自己扛!那书院再好,能一点不花钱?结交同窗、买书买纸、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哪样不花钱?
二百两?二百两够干啥?这一去可得好几年呢!
你回来前偷偷找个地方藏好,临走再告诉他,免得他不要!让他别省,该花就花!咱家现在有这进项了,不怕!”
王金宝语气急切,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王大牛明白了爹的苦心,重重点头,把银票小心翼翼揣进贴身的里衣口袋:“爹,你放心,我知道咋办!”
王金宝这才长长吁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
次日一早,之前一位相熟的跑远途的镖头来到了王家,详细告知了王明远他们一路的安排:
从清水镇先坐马车到商州府,大概花费五日时间,住哪家相熟的客栈,找哪家镖局接洽,镖头姓甚名谁,暗语是啥;
到了商州府如何换下一程,直至南阳府、襄阳府;从襄阳府换船走水路,找哪个船老大,大概多少天到湘江府码头……
一条线安排得明明白白。
王金宝和王大牛听得连连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
最终,这次出门定下了三个人:王明远、王大牛,还有狗娃。
带狗娃去,是王金宝提的。
他还是不放心王明远一个人留在湘江府,千里之遥,万一像上次一样,有个三长两短,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而且狗娃机灵,带他出去见见世面,看看外面的天地,总比一直窝在村里强。
到了那边,哪怕在书院附近找个杂活干,也能长点见识。
狗娃也是半大小子了,能跑腿,能搭把手,叔侄俩在外也能有个照应,他放心些。
全家也没人反对。
出发的前一晚,晚饭吃得格外沉默。
赵氏不停地给王明远和狗娃夹菜,嘴里反复念叨着:“多吃点,多吃点,路上就吃不着热乎的了……”
刘氏把烙好的油饼又重新烤了一遍,用油纸包了一层又一层。
王金宝只是闷头喝酒,不时抬眼看看三个即将远行的家人,眼神复杂。
猪妞似乎也再次感受到离别的气氛,乖乖地坐在一边,不像往常那样闹腾。
次日上午,张家安排的马车就停在了院门口。
行李搬上车,告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赵氏的眼泪到底还是没忍住,拉着王明远和狗娃的手,哽咽着:“到了那边,就赶紧捎信回来……缺啥少啥,一定言语……狗娃,听你三叔的话,别淘气……”
王金宝重重拍了拍王大牛的肩膀:“老大,路上……护好你弟弟和狗娃。”
又看向王明远:“三郎,安心读书,家里别惦记。”
最后摸了摸狗娃的脑袋:“小子,机灵点,长点出息!”
马车终于还是动了,碾着清晨的薄雾,缓缓驶离了清水村。
王明远探出车窗,用力挥着手,直到家人的身影缩成模糊的小点,再也看不见,才慢慢坐回车里。
车厢里,王大牛抿着嘴,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狗娃则兴奋又有些忐忑地东摸摸西看看。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新的征程,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