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48章异乡团圆(第1/2页)
说完,王明远走到值守的门房老者拱手道:“老丈,这两位是我家乡来的同窗好友,特来探望。今日休沐,不知可否容他们入院稍坐片刻?绝不久留,也不会扰了书院清净。”
李茂见状也利索的从包袱里掏出几个特产,恭敬地递上前,语气诚恳:“老丈,一点家乡土产,不成敬意。我们远道而来,只想与明远兄说几句话,略坐坐便走,绝不敢给您添麻烦。”
门房见是熟面孔王明远,此刻又收了奉上的特产,加之一旁的同乡两人看着也乖顺,便略作登记便放行了,只叮嘱莫要久留,莫去授课区域闲逛。
“多谢老丈!定当遵守规矩!”三人连忙道谢。
进了书院,沿着青石板路往斋舍走。
李茂和张文涛都是第一次来到这天下闻名的岳麓书院,顿觉眼前一亮,又被那庄重肃穆的氛围所慑,不由得放轻了脚步,收敛了声音,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看着沿途经过的讲堂、书斋、碑亭,以及偶尔走过的青衫学子,张文涛压低声音,啧啧赞叹,小眼睛里满是羡慕:“明远,你就在这等好地方读书啊?真气派!”
李茂虽未说话,但目光扫过那些抱着书卷匆匆走过的青衫学子,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向往和赞叹。
到了王明远所住的斋舍,两人放下包袱。
张文涛便急不可耐的要展示他们给王明远带来的东西,王明远也连忙上前帮忙,张文涛一边解包袱结一边说:“知道要来湘江府后,想着就能见你,我可开心了,便在商州府买了好些能买到的长安土产,你看这你最爱吃的绿豆糕,还有柿饼、蜜枣、还有这些耐放的吃食……
对了,你看!还有咱们长安有名的弘星斋月饼——‘软香酥’,哈哈!有枣泥酥,有白芸酥,我听说南方的月饼是咸的甚至还有肉的,我就怕你吃不惯,特地买来的,正好咱们今晚可以吃……”
王明远看着这满满两包袱的东西,心里是既开心又感动。
他深吸一口气,笑道:“正好,晚上狗娃要做饭,再配上这长安月饼正好!”
略坐了片刻,喝了杯水,王明远便道:“走,我带你们去食肆找狗娃。那小子,见到你们准保吓一跳。”
三人出了斋舍,绕过几重院落,快到食肆后院时,已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阵阵饭菜香气。
刚走到后院门口,就看见一个系着灰布围裙、壮实的身影,正猫在一个小灶眼旁,手里拿着个大勺,小心翼翼地在锅里搅和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火小点,多焖会儿……入味,一定要焖熟……”
“狗娃!”王明远喊了一声。
那身影回过头来,正是狗娃,他脸上沾着点灶灰,额头上汗津津的。
当他的目光越过王明远,看到后面的李茂和张文涛时,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圆形,手里的勺子“哐当”一声掉进了锅里。
“小……小姑父?!”他首先认出了穿着显眼绸衫的张文涛,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然后目光移到李茂脸上,仔细辨认了一下,有些不确定,“……你是……李、李茂叔?”
狗娃认得李茂,李茂家就在清水村隔壁,三叔在蒙学读书的时候他也见过几次。
李茂笑着点头:“狗娃,长高了,更壮实了!”
狗娃这才回过神来,惊喜得差点跳起来,胡乱在围裙上擦着手就跑过来:“小姑父!李茂叔!你们咋来了?!啥时候到的?!哎呀!太好了!”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黑红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8章异乡团圆(第2/2页)
张文涛上前,熟稔地拍了拍狗娃结实的胳膊:“行啊小子!才半年不到,窜这么高!都快比你小姑父我高一个头了!哟嗬,还系上围裙了?真当上大师傅了?”
狗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傻笑:“跟着食肆大叔大婶们瞎学呗……我也爱鼓捣这个……”
正说着,狗娃忽然抽了抽鼻子,脸色猛地一变:“哎呀!坏了!我的豆角!”
他怪叫一声,转身就往回冲,手忙脚乱地去捞锅里的勺子。
只见那小灶上的铁锅里,锅边的豆角边缘已经微微泛黑,隐隐传来一丝焦糊味。
“光顾着说话了!火大了点!我寻思豆角有点老,想着多炖会。”狗娃哭丧着脸,赶紧把锅下的柴火拨开,然后拿着勺子拼命翻炒抢救,试图把糊掉的部分和没糊的分开。
一时间,小灶台前烟熏火燎,狗娃急得团团转,又是加水又是翻炒,场面颇有些狼狈滑稽。
王明远、李茂、张文涛看着他那副憨态,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最后,在狗娃的奋力抢救和众人的“指挥”下,那锅炖豆角总算保住了一大半。
狗娃又手脚麻利地端上之前炒好的菜,又快速炒了几个切好菜的时蔬,立刻就是一桌子像样的中秋宴席了。
当然狗娃也没忘了,每样菜各分了些给三叔的长安同窗送了过去,除了那锅有点糊了的豆角。
而且在李茂的建议下,每人还额外送了块长安月饼,自然是收获了诸多的感谢,甚至有个长安学子看到这月饼,感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反倒是弄的狗娃有些不好意思。
送完回来后,最后的臊子面上桌,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书院各处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
四人就在食肆后院杂役们吃饭用的一张旧木桌旁围坐了下来,桌上摆的满满登登,足以看出狗娃的用心,臊子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再配上放在中间的来自千里外的长安月饼,透着股难得的家常温暖。
狗娃又捧出了坛他偷偷买的酒,弄得王明远很是哭笑不得,果然是如他所说的“准备齐全”啊。
张文涛和李茂看到这酒,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此刻却正是应景,王明远也不好再说狗娃,便提起酒,给每人倒了一碗。
举起酒碗,看着眼前三位故友亲人——沉稳的李茂,跳脱的张文涛,憨直的狗娃,心中那份因佳节而起的淡淡乡愁,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满满的温情驱散得无影无踪。
“来!”他声音清朗,带着由衷的喜悦,“中秋佳节,虽在异乡,但得故友齐聚,亦是团圆!为我们今日重逢,也为家中亲人安康,干!”
“干!”四人酒碗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四人一饮而尽,便开始动筷吃菜。
“狗娃你这菜做的真不赖,尤其是这臊子面,我上次吃还是在长安参加宴席的时候吃的呢,那可是请专门做宴席的老师傅做的。不过,我感觉你做的味道更胜一筹!”
“嘿,谁说这豆角老啊!一点都不老,这味道不错,很地道!”
“这鱼也烧的好,鸡汤也不错!”
…………
张文涛一边吃一边点评,但基本都是夸赞,也不知道是不是给这个未来的大侄子面子,还是真的觉得好吃。
反正,在这阵阵的夸赞声中,狗娃开心的见牙不见眼。
于是,狠狠地给张文涛夹了好几筷子豆角,整碟豆角基本都进了张文涛碗里。毕竟,刚才小姑父夸他豆角味道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