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33章非法采砂(第1/2页)
很多人以为,只有在河里才能采砂,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吸沙船把河床底部的泥沙,吸到岸边来。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随着地质变迁,千年的沧海桑田,随着地质运动,有些曾经是河流的区域隆起,变成了山脉。
下湾村曾经挖出来过贝壳的化石,所有人都没有在意,直到这次挖出了一车车的沙子,让郭权跟林耀扬赚了个盆满钵满。
只是在分赃的时候,生出了嫌隙。郭权觉得自己贡献大,如果没有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林耀扬也不可能偷挖这么多的沙子。
林耀扬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觉得郭权没出什么力,车队是自己找的,买家是自己找的,钱也是自己收的,能够给郭权两成的纯利,就已经很够意思了!
毕竟同样是股东,于博新那边,可是一分钱的好处也没捞到,只跟他说挖了三十来车的沙子,作为后续工程使用。于博新不但没有怀疑,反而龇着个大牙傻乐!
牵扯到了矛盾,那就有了分歧。自以为被侮辱的郭权,可是有掀桌子的能耐。既然林耀扬不仁义,郭权自然也就不给他留面子,直接把举报信,邮寄给了环保局。
一下就把盖子掀开了,甚至把天捅了个窟窿。
环保局下了整改通知书,然后国土局取证后,给他们俩定了一个非法采砂罪,这是一个详细的分支,再往上就能挂到非法采矿罪的下面。
到了这个时候,林耀扬才知道怕了,对着审讯人员开始了一段长达半小时,从幼稚园尿床到上个月还在拯救失足妇女的独白。
这些年不管是做下的错事,还是犯过的罪,林耀扬全都交代了,尤其是重点交代了非法采砂,非法贩卖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了非法获利一千多万的犯罪事实。
证据确凿后,便是案情通报,蓝底白字的通报打碎了所有的谣言,甚至瑞丰县电视台还专程做了一期节目,揭秘了为什么下弯华府会停工。
不只到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还完善了证据链,把每个环节都曝光在了镜头下,甚至就连沙子的最终去处,都被找了出来。
原本还四处传播的谣言,一下被按了暂停键,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一下子全都消失了!
瑞丰县用事实证明,县里不是那种把商人请进来,就开始盘剥的无良管理着,而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法可依的开明政府。
随着一件件的证据摆在大家伙面前,这下好了,谣言不攻自破,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
原本停工的工地,随着调查结束,也恢复了工程!
为了给于博新撑腰,厉元朗还专门抽了半天的时间,去了下弯华府视察,并且让瑞丰电视台的人跟着,拍摄了他跟于博新握手的画面。
毕竟房子还没开始卖,如果因为这次的意外,造成了房子的滞销,继而让其他的投资人,也开始犯嘀咕,那可就给瑞丰县的经济,带来灾难了!
于博新有些感慨万千,沉默半晌后冒了一句:“厉县长,真的是给你添麻烦了!我也没想到,下面的人居然如此的胆大包天,做出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3章非法采砂(第2/2页)
“早知道是这样的情况,我就不去给你添乱了!”
厉元朗是会安慰人的,对着于博新说:“这个乱添的好,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又不清楚这里的情况,外面肯定会传出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到时候,这里的房子必然会遭受到流言的影响,万一滞销了,不好卖了,那不光是你的损失,也是瑞丰县的损失。”
于博新自然也想到这个问题,于是望着厉元朗问:“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影响已经产生了,哪怕我们用力澄清,恐怕也消除不了人们心中的成见。”
“既然澄清没用,那就让媒体进工地来实拍。”对于宣传,厉元朗倒是门清,帮着出主意:“大家伙买房,只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区。下弯华府的位置非常好,离霜林书苑非常的近,这一点优势毋庸置疑!”
“其次就是房屋质量,现在太多的豆腐渣工程,让很多人不相信房地产开发商,索性你引入媒体监督,让人看到了真材实料,明白这个房子的确很坚固,自然也就更容易让人相信。”
“当然,光做好这两点还不行。毕竟影响已经有了,想要消弭,还要多做正向的,正能量的事情。”
“你可以做慈善,把下弯华府的招牌打出去,只要别人看到了慈善好事,就能想到下弯华府,那你就是成功的。”
这倒也是个成功的思路,让于博新有了方向。遇到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乱了方寸,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最终大好的局势,被弄得满盘皆输。
厉元朗见到于博新同意了,便推荐说:“最近就有一个展会,很适合你去献爱心。”
前些日子,方耀祖拿到的那批青铜器,所有详实的数据,在童芸的巧手下,全都被复刻了出来。
虽然全是极为明显,并且进行标注的仿品,但为了增加历史的厚重感,每件藏品都被做旧,还真有种以假乱真的感觉。
为了给霜林教育集团造势,也是为了能给瑞丰县更多的曝光度,陆锡明跟蔺陂都觉得,可以在瑞丰县办个青铜品展览会。
位置都选好了,就在瑞丰县新建的人民广场,每天展出一批,为期半个月,能把所有的仿品都展示出来。
这样正向的公益性质的展览,恰好可以给下弯华府做广告,赞助花不了几个钱,但口碑绝对够好。
于博新听到厉元朗这样说,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全都是青铜器,而且还是一笔笔的仿造。这样的话题性,这样的媒体曝光度,绝对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赞助,我们一定赞助。”急于摆脱困境,想要树立正能量形象的于博新,立刻去对接了蔺陂,这样的好事可不能错过,一旦错过了那可就再难遇到。
厉元朗也很乐意撮合这样的事情,不说强强联合,至少也能相互成就,一个好的展会,能让赞助商的口碑得到升华,也能帮着文旅局跟文物局解决一些经费问题,这样的事情还真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