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楚云飞两只眼圆瞪着,仿佛战三英的吕布,眨也不眨盯着李云龙。
他当年深入研究过这老小子的秉性,说声知己,毫不为过。
李云龙脸色一变,楚云飞立刻确定,这小子绝对有秘密。
“哈哈哈哈,不愧...
赵文远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他深知,这次敌军的攻击方向与以往不同,不再是正面强攻,而是绕过防线直取商贸城腹地。这意味着,城内的百姓将直接暴露在战火之下。赵文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召集民兵与义勇军,组织疏散工作。
“所有老人、妇孺先行撤离,前往后方安全地带。”他在城中广场上高声宣布,“青壮男子留下协助守城,若有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百姓们虽然惊慌,但在多次战乱中早已习惯了这种紧急状态。他们迅速收拾细软,在民兵的引导下有序撤离。商贸城外的道路上,人流如织,哭喊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而悲壮的画面。
与此同时,刘子涵带着科研团队赶往后方,开始布置防御工事。他们在通往商贸城的主要道路上挖掘壕沟,设置拒马与绊索,并在关键位置埋设火药陷阱。这些新式战术装备是雷霆火炮改良后的副产品,威力巨大,足以让敌军寸步难行。
“我们必须利用地形优势,把敌人引入狭窄区域后再发动袭击。”刘子涵一边指挥工匠安装装置,一边向助手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兵力上的劣势。”
索南多吉则率领吐蕃骑兵驻守南门。他的部队擅长山地作战,尤其善于伏击与游击战。他亲自巡视每一处防线,鼓舞士气。“辽人以为我们疲惫不堪,可以轻易得手,但他们错了!”他站在城墙上,对着列队整齐的士兵大声说道,“我们是联盟的守护者,是这片土地最后的屏障!”
段誉则带领大理轻骑四处游走,负责侦察敌情和骚扰敌军补给线。他利用大理军队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敌军后方制造混乱,破坏粮道,切断通信,极大地削弱了辽军的战斗力。
金正浩也未闲着,他调集高丽水师封锁河道,防止敌军从水路偷袭。高丽舰队装备精良,战船坚固,配备了最新的火弩与投石机。他们在河道险要之处设伏,一旦发现敌军船只靠近,便万箭齐发,火光冲天。
张铁柱的情报网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派遣密探潜入辽军营地,获取了大量关于敌军动向的信息。通过飞鸽传书,这些情报被第一时间送到李云龙手中,使得联盟能够迅速调整战略部署。
“敌军主力已接近雁门关,预计三日内便可抵达商贸城外围。”张铁柱在军事会议上汇报,“但他们的补给线拉得很长,后勤压力极大。如果我们能在途中截断粮道,敌军士气必然崩溃。”
李云龙听完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那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他随即下令:“段誉继续骚扰敌军后勤,务必使其陷入困境;刘子涵加强后方防御,确保第一道防线能拖延敌军至少两日时间;索南多吉做好迎战准备,敌军一旦突破外围,必须将其彻底歼灭。”
夜幕降临,商贸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百姓们则躲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中,等待命运的裁决。风呼啸着掠过城墙,仿佛在低语着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第二日清晨,敌军前锋果然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辽军身披重甲,旌旗猎猎,气势汹汹。然而,当他们踏入第一道防线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无数隐藏在树林中的火药陷阱。
“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大地为之颤抖。敌军前锋顿时陷入混乱,许多人被炸得支离破碎,哀嚎四起。
“杀!”随着一声号令,段誉的轻骑从两侧包抄而来,弓箭如雨般倾泻而下,将敌军打得措手不及。辽军仓促应战,却因地形受限,无法展开大规模反击。
与此同时,刘子涵的工兵部队也在不断破坏敌军的前进路线。他们在桥梁、道路等关键位置设置障碍,甚至在河水中投放毒药,使得敌军不得不放慢脚步。
三日后,敌军终于逼近商贸城南门。然而,此时的他们早已筋疲力尽,粮草殆尽,士气低迷。面对严阵以待的吐蕃骑兵,辽军根本无力再战。
“冲锋!”索南多吉一声怒吼,率领部队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军。吐蕃骑兵个个骁勇善战,配合默契,很快便将敌军阵型冲散。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日,最终以辽军全面溃败告终。残存的敌军仓皇逃窜,狼狈不堪。商贸城再次安然无恙,联盟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李云龙并未因此松懈。他知道,战争只是暂时的胜利,真正的和平需要更深远的战略布局。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击败敌人,更要让他们不敢再来犯。”他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说道,“所以,我决定启动‘长城计划’,修建一条横贯东西的防御体系,彻底封锁辽国南下的通道。”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赵文远负责统筹工程,刘子涵提供技术支持,段誉协调各地资源,金正浩负责海外物资采购,张铁柱则继续负责情报搜集。
几个月后,长城工程正式开工。数十万劳工日夜奋战,一座座雄伟的城墙拔地而起,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北方边境。
与此同时,联盟内部的政治改革也同步进行。李云龙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议会制度,让各国代表共同参与决策,增强联盟的凝聚力。他还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新一代的领袖人才,为未来的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几年后,长城建成,辽国再也无法轻易南侵。而联盟也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商贸兴盛,文化交融,科技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李云龙依旧站在商贸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他知道,未来依然充满未知,但只要联盟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亮剑!”他低声呼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
风起云涌,天地变色,但那柄象征着信念与勇气的剑,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李云龙站在商贸城的议事厅中,眉头紧锁。辽军虽已溃败,但敌军主力并未全歼,耶律洪基退守幽州,仍掌控着辽国最精锐的部队。更令人担忧的是,张铁柱送来的情报显示,西夏与女真部落并未完全退出战局,他们仍在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可能再次联合对联盟发起攻击。
“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李云龙沉声道,“不能再让他们有机会喘息。”
索南多吉点头附和:“吐蕃骑兵可以先行出击,骚扰辽军补给线,迫使他们陷入被动。”
段誉则建议道:“我们可以利用大理的外交优势,派遣使者前往女真各部,挑拨他们与辽国的关系,进一步瓦解他们的联盟。”
金正浩也表态:“高丽舰队可以在渤海湾设伏,封锁辽军海上运输通道,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
赵文远则提出:“如果要彻底击垮辽国,我们或许应该趁胜追击,直接攻入幽州,将耶律洪基一网打尽。”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气氛一时热烈。然而,李云龙却始终保持沉默,目光深邃地望着地图上的幽州方向,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幽州固若金汤,强攻只会让我们的士兵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如果我们贸然深入辽境,后方空虚,一旦西夏或女真趁机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一个敌人,而是让整个北方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和平。”
众人闻言皆露出思索之色。李云龙的话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战争的本质从来不只是击败敌人,而是如何建立新的秩序。
“我有一个计划。”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让辽国失去战争的能力。”
他随即召集众将,开始部署一项前所未有的战略行动。
首先,他命令段誉立即派出大理使团,秘密前往女真各部,以贸易、土地划分等利益诱惑,分化女真与辽国的联盟关系。同时,张铁柱的情报网络也开始全力运作,渗透进辽国宫廷,制造内部混乱。
其次,刘子涵带领科研团队加速改良雷霆火炮,并研发一种新型的燃烧弹,用于远程打击辽军粮仓与军械库。这些新式武器将成为未来战役中的关键杀手锏。
此外,赵文远负责组织民兵与义勇军,在边境地区设立大量假营地,制造出联盟即将大规模进攻的假象,诱使辽军调动兵力,消耗其资源。
与此同时,李云龙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秘密潜入辽国腹地,目标直指辽国最重要的几个后勤枢纽。他们要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摧毁其战争机器的核心。
这一系列动作展开之后,辽国果然陷入了混乱。女真部落开始动摇,部分首领甚至主动派人联系联盟,表达合作意愿。而辽国朝廷内部也因频繁的情报泄露而陷入猜忌之中,耶律洪基不得不分兵镇压内部叛乱。
一个月后,李云龙的奇袭部队成功摧毁了三座大型粮仓,导致辽军前线部队断粮半月,士气骤降。再加上高丽舰队封锁了渤海湾,辽军几乎失去了所有补给来源。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辽国被迫向联盟求和,承诺割让部分边疆领土,并永久放弃对联盟的军事威胁。
消息传来,商贸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各国使者也陆续前来表示祝贺。
然而,李云龙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真正的和平并非来自一场胜利,而是来自制度的完善与长期的稳定。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政权。”他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宣布,“不再是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临时联盟,而是以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法律为核心的统一国家。”
这个提议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毕竟,联盟内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与体制,想要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难度极大。
但李云龙坚定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未来的战争隐患。
“我们要设立中央议会,由各国代表组成,共同制定政策;我们要建立统一的军队,由联军指挥部统帅;我们要推行统一的货币与度量衡,促进经济一体化;我们要创办全国性的大学,培养新一代的领导者……”
他的每一个提议都充满了前瞻性,也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最终,各国代表达成共识,决定成立“大宋联邦”,由李云龙担任首任总督,统筹全局事务。
从此,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稳定。而那柄象征着信念与勇气的剑,也终于归于鞘中,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风起云涌,天地变色,但联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