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家得离开后,么大我回到庄子里,继续过着她平静的生活。庄子里的一切依旧井井有条,作坊的生意虽不算火爆,但也足以维持开销。冯道婆依旧严厉地管理着那群被收养的孩子,每日让他们学习、劳作,偶尔还会亲自抽查他们的功课。
六月则成了庄子里的“守护者”,不仅负责外出送货,还时常训练那些孩子们的基础武艺。虽然么大我并不打算将他们培养成杀手,但她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够自立,至少在乱世中能保护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得登基的消息也传遍了天下。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减免赋税,百姓们对这位新皇帝抱有极大的期望。而么大我则依旧低调地隐居在庄子里,仿佛从未与这场改朝换代有任何关系。
然而,家得并没有忘记她。他派人送来一封密信,信中写道:“先生之恩,永不敢忘。今朝登基,愿先生入朝为官,共治天下。”
么大我看完信后,轻笑一声,将信纸折好,放入火盆中烧毁。
“主多,真不去吗?”六月站在一旁,低声问道。
么大我摇头,“我不过是一介草民,何德何能,去辅佐新君?况且……”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这天下,不是靠一个人能治理的。”
六月沉默片刻,点头应下。
日子依旧如常,直到有一天,庄子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那是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面容严肃,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他自称是礼部尚书,奉新帝之命,前来请么大我入朝。
“么姑娘,陛下诚意十足,希望您能入朝为官,辅佐新政。”
么大我看着他,神色平静,“我不过一介女流,何德何能,能入朝为官?”
那尚书却正色道:“姑娘此言差矣。姑娘当年助家得将军平定外族,又在乱世中救下无数百姓,如今更是民间声望极高。陛下希望姑娘能出山,以姑娘之名,安抚民心,稳定朝局。”
么大我微微一笑,“陛下倒是看得起我。”
尚书点头,“陛下言道,若姑娘不愿以真实身份入朝,可仍以‘莫先生’之名行事,朝廷将设‘国师’一职,专为姑娘而设。”
么大我沉思片刻,缓缓道:“我若答应,陛下能答应我几件事。”
尚书道:“请讲。”
么大我道:“第一,不得追究我父么大家过往之事;第二,不得将我身份公之于众;第三,我若入朝,只为民生,不涉党争。”
尚书沉吟片刻,最终点头,“陛下答应。”
么大我微微一笑,“那好,我便随你走一遭。”
数日后,么大我带着六月,踏入京城。
京城早已不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街道宽敞,百姓安居,皇宫也比从前更加恢弘。她被安排在一处幽静的府邸中,对外宣称是“莫先生”归京,身份依旧神秘。
不久后,新帝召见。
么大我换上一袭素色长袍,步入皇宫。她已经许久未穿男装,但这一次,她必须以“莫先生”的身份出现。
大殿之上,家得一身龙袍,神情肃穆,见她到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莫先生,别来无恙。”
么大我拱手行礼,“见过陛下。”
家得亲自下座,将她扶起,“先生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半晌,家得才缓缓开口,“先生当年救我一命,又助我平定外族,如今更是在乱世中收养孤苦,救百姓于水火。朕能登基,实乃先生之功。”
么大我淡然一笑,“陛下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事。”
家得点头,“朕希望先生能入朝,为朕分忧。”
么大我看着他,缓缓道:“陛下可曾想过,这天下百姓,最需要的不是一位英雄,而是一位明君?”
家得一怔,随即认真道:“朕明白。先生放心,朕虽不敢称圣君,但必以天下为己任。”
么大我微微一笑,“那好,我便辅佐陛下,共治天下。”
从此,莫先生正式入朝,成为新帝身边的“国师”。她不涉党争,只关注民生,提出多项改革之策,包括整顿吏治、发展农耕、兴办书院、设立义庄收容孤儿等。
朝廷上下,对这位神秘的“国师”敬畏有加,百姓更是将她奉为神明。
而么大我,依旧低调行事,从不以真实身份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会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看着窗外的月亮,回忆过往。
她知道,这一生,她已无法回到从前。但她也明白,她的使命,还未结束。
乱世已过,但真正的和平,才刚刚开始。
她要做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
而她,也将以“莫先生”的身份,继续守护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风起云涌,命运轮回,这一世,她不再只是那个被命运摆布的女子,而是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她,是莫先生,是国师,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也是,那个穿越而来,再世欢笑的女子。
么大我入朝之后,日子变得忙碌起来。朝廷事务繁杂,她虽不涉党争,但每日仍需处理大量奏折,与六部官员商议新政。家得对她极为信任,朝中大事几乎都需她过目,甚至有些奏折,皇帝会亲自送到她府中,请她批阅。
么大我依旧住在那处幽静的府邸,六月随侍左右,负责她的安全。冯道婆则留在庄子里,继续管理那些被收养的孩子。每隔几日,么大我便会派人送信回去,询问孩子们的近况,也时常寄些书籍和银钱,供他们使用。
朝廷新政推行得并不顺利。旧贵族不满权力被削弱,地方官员对新法执行不力,百姓虽得一时之利,却仍对未来心存疑虑。么大我深知,变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她开始着手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监察体系,以确保新政能真正落地。
她提议设立“巡按御史”,由朝廷直接派遣,巡视各地,查察吏治,监督赋税,若有贪腐之徒,可当场革职查办。此举一出,朝中震动,许多旧臣纷纷上书反对,认为此举太过严苛,有违祖制。
家得虽有意推行,但也需顾及朝中平衡,便召集重臣商议此事。
么大我在朝堂之上,沉声说道:“百姓苦乱久矣,若不严加整顿,新政终将流于形式。诸位大人若担心此举过于严厉,不妨提出替代之策。若无良方,便请诸位莫要阻挠。”
她言辞虽温和,但语气坚定,目光扫过众人,竟无人敢与她对视。
最终,巡按御史制度得以推行,首批派出的御史皆是么大我亲自挑选之人,皆是清廉刚正之士,很快便在各地掀起了清查贪腐的风潮。
与此同时,她还推动设立“义学”,由朝廷拨款,在各地兴办学堂,让贫苦百姓的子女也能读书识字。此举虽耗费巨大,但她坚持认为,唯有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
“若百姓皆能识字明理,便不会轻易被煽动,也不会再轻易陷入战乱。”她在朝会上如是说道。
家得听后,久久不语,最终点头答应。
然而,随着新政的推进,么大我的名声也越发显赫,朝中一些人开始对她产生忌惮。有人暗中调查她的身份,试图找出她的弱点,以图扳倒她。
某日,一名御史秘密上奏,称“莫先生”身份可疑,行踪诡异,甚至怀疑其与前朝余党有勾结。
家得接到奏折后,神色冷峻,随即召见么大我。
么大我听闻此事,却并未惊慌,只是淡淡一笑,“陛下若信我,便无需多问。若陛下疑我,我便请辞归隐。”
家得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朕信你。”
么大我微微一笑,拱手道:“谢陛下。”
但她知道,这场风波不会就此平息。果然,几日后,朝中便有人开始散布流言,称“莫先生”实为女子,甚至有人言之凿凿,说曾在某地见过她换回女装的模样。
么大我对此并未回应,只是依旧低调行事,继续处理政务。
然而,风声渐起,连民间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称她为“女诸葛”,也有人称她为“巾帼国师”,更有好事者编撰话本,将她的事迹添油加醋地传唱开来。
家得对此也感到头疼,他明白,么大我的身份迟早会被人揭开,而一旦被公开,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于是,他私下召见么大我,沉声问道:“先生,你可愿以真实身份入朝?”
么大我看着他,反问:“陛下希望我以真实身份入朝,是为安抚朝臣,还是为真正信任我?”
家得沉默片刻,低声道:“两者皆有。”
么大我轻叹,“陛下,我若以真实身份入朝,恐怕朝中会有更多人反对。毕竟,在他们眼中,女子干政,乃大忌。”
家得皱眉,“可你不是寻常女子。”
么大我笑了笑,“可我终究是女子。”
家得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挣扎,“那你……可愿做朕的皇后?”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么大我怔住,随即摇头,“陛下,我早已嫁为人妇,且与徐文远育有子女,如何能做皇后?”
家得沉默片刻,低声道:“我可以废了徐家。”
么大我皱眉,“陛下,您若因我而废徐家,便是失信于天下,也失信于我。”
家得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你……心中可还有我?”
么大我轻轻一笑,“陛下,我救你,是因为你值得被救。我助你,是因为你有志于天下。我若心中有你,又怎会一次次拒绝你?”
家得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从那日起,家得再未提过此事。他依旧信任么大我,也依旧让她辅佐朝政,只是两人之间,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
么大我依旧以“莫先生”之名行事,继续推行新政。她的名声,渐渐超越了朝中任何一位大臣,甚至连皇帝的威望,也在她之下。
而她,也终于明白,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被命运摆布的女子,而是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她,是莫先生,是国师,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也是,那个穿越而来,再世欢笑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