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09章重火力来了(第1/2页)
收完一楼只用了二十分钟,上到二楼时,他偶尔停下动作,用“顺风耳”扫一圈仓库外的动静,确认巡逻队正往九号仓库后方移动,暂时不会过来,便加快了速度。
等到最后一箱掷弹筒被收进空间,他直起身揉了揉胸口,心里估算重量:“一具掷弹筒约2.7公斤,两具装一箱就是5.4公斤,加包装2公斤,单箱7.4公斤,三千具就是一千五百箱,总重才11吨多一点,跟之前的机枪比,简直像拎了堆纸片。”
他想起这掷弹筒的射速,熟练的射手一分钟能打十五发,三千具要是都发下去,多少鬼子的冲锋得被压下去。
他绕着空荡荡的两层仓库走了一圈,确认每个角落都没遗漏后,也留下了几十桶油料和定时炸弹后,轻轻带上六号仓库的小门。
此时月亮已经下山了,他看了眼怀表,离天亮还有不到三个小时,得抓紧时间去下一座仓库,争取在日军发现前把能收的武器都带走——不知道下一座仓库里,会不会有比掷弹筒更厉害的家伙。
李海波贴着七号仓库的墙壁往前走,刚靠近大门就皱了皱眉——这仓库比之前的旧太多,墙面的水泥都剥落了不少,高度也矮了一截,看着像座废弃的老建筑。
更麻烦的是,大门是两扇厚重的实木门,没有之前那种方便进出的小门,要是硬推,门板摩擦地面肯定会发出刺耳的声响,说不定会惊动远处的巡逻队。
他站在大门前急得团团转,最后目光落在门板的缝隙上,心里很快有了主意。
只见他握紧青冈伏魔剑,剑尖对准门板下方的薄弱处,轻轻发力——锋利的剑刃像切豆腐似的,悄无声息地在门板上划开一个四四方方半人高的洞,木屑簌簌落在地上,他特意用手接住,避免发出声响。
钻进门洞后,他又将切下来的木板轻轻嵌回原位,从外面看几乎看不出痕迹。
等转过身,看清仓库里的景象时,李海波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仓库虽老,里面的“宝贝”却比之前的都要厉害!
只见仓库地面垫着厚厚的木板,避免武器受潮,三十门九二式步兵炮整齐地排列在左侧,炮身裹着深绿色的帆布,只露出黝黑的炮管和木质炮轮。
他走上前掀开帆布一角,能看到炮身上印着日文标识,炮架、瞄准镜都完好无损,连炮盾上的防锈漆都是新的。
这可是日军的制式步兵炮,七十毫米口径,日本人为了给炮减重,连炮轮都是木制的,全重仅212公斤,拆开后几个人就能扛着走,最大射程近2800米,不管是打碉堡还是炸战壕,都比机枪管用得多。
他心里默默一算,步兵炮光本体就有212公斤,三十门就是6360公斤,再加上配套的炮架零件和简易包装,总重差不多得有七吨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9章重火力来了(第2/2页)
仓库的右侧则整齐排列着一百五十门九七式迫击炮,每门炮都装在特制的木箱里,箱子上印着“九七式81毫米迫击炮”的字样。
他撬开一个箱子,里面的迫击炮零件摆放得整整齐齐:炮管、炮架、座板分开包装。
这炮是日军1938年才配发的新炮,全重六十七公斤,射速能到每分钟二十发,弹道弯曲,打山地伏击再合适不过。
按单门炮连配件带包装算七十五公斤,一百五十门就是十一吨多。
“没想到老仓库里藏着这么多大杀器!加起来快二十吨了!”李海波心里又惊又喜,伸手摸了摸九二式步兵炮的炮管,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越发激动.
三十门步兵炮加一百五十门迫击炮,要是都运出去,抗日队伍的攻坚能力能直接上一个台阶,以后再打鬼子的据点,就不用靠人命去填了。
他没敢耽误,立刻启动随身空间,先从右侧的迫击炮开始收——九七式迫击炮的木箱不算重,单手就能推动,箱子一个个消失在原地,不到十分钟就收完了。
收完迫击炮,又转向左侧的九二式步兵炮,虽然步兵炮体积大,但收进随身空间一点问题没有,他绕到每门炮旁,单手贴在炮身上,眨眼间,三十门步兵炮就全被收进了空间。
等收完最后一门步兵炮,他直起身活动了下手腕,心里再次核对重量:“步兵炮七吨多,迫击炮十一吨多,总重不到二十吨,加上之前的武器,今天收的总重量快六百吨了,离空间上限还远得很。”
他环顾空荡荡的仓库,确认没有遗漏后,习惯性放下几十桶油料和定时炸弹,才又从门板上的洞钻了出去,再次将木板嵌好。
此时天边微微泛起了鱼肚白,他顾不得看时间,赶紧去下一座仓库,争取把剩下的“宝贝”都收完。
李海波从七号仓库出来,踩着货场里凝结的露水,快步向八号仓库走去。
李海波一边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心里的疑惑像潮水般涌上来——刚才收武器时只顾着兴奋,这会儿冷静下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步枪和机枪还好说,毕竟是步兵基础装备,库存多些也合理。
可九二式重机枪不一样,他穿越前,通过网上的资料了解到这枪到1945年总产量才不到5万挺,鬼子整个二战期间生产的九二式加起来都不到5万挺,这还得算上配给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的数量。
1939年这会儿产能更低,怎么单单上海汇山码头的一个仓库,就藏了3000挺?
这都快占了总产量的十五分之一了,难不成是把国内兵工厂的库存全调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