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六十一章 一剑曾当百万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黄河北岸,刘淮听着刚刚传来的捷报,微微点头:“此战当是天雄军首功!以三千之众正面迎击两万金贼,也足以名扬天下了。”
    与刘淮的平静不同,周围的郎官与亲校大多异常振奋。
    即便沉稳如梁肃也皱眉问...
    “报??”
    “汉军大举渡河!”
    “前锋已至延津,正向开封府方向推进!”
    金国枢密院大帐之中,传令官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声音带着几分惊慌。
    敬嗣晖缓缓抬头,脸上没有一丝意外,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汉军兵力几何?统帅是谁?”
    传令官顿了顿,声音低沉:“据斥候回报,汉军主力三万,由辛弃疾与张世杰分统,刘淮亲至前线督战,军旗已至滑州。”
    “刘淮……”敬嗣晖喃喃一句,眼神复杂。
    他放下手中茶盏,缓缓起身,走到帐外,遥望南方。
    黄河水滚滚东流,寒风卷起残雪,扑面而来。
    “来得比预想中还快。”敬嗣晖低声自语。
    身后,一名金军将领上前,神色凝重:“相公,开封府虽有坚城,但士卒无心战守,若汉军压境,恐难久持。是否即刻向洛阳请援?”
    敬嗣晖冷笑一声:“请援?洛阳那边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救开封?”
    将领闻言,面色一变:“那……那该如何是好?”
    敬嗣晖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传令,全军备战,封锁城门,准备守城。”
    将领一愣:“相公,真要守城?可军心不稳,若强行征调,恐怕……”
    “那就让军心更不稳。”敬嗣晖冷冷道,“传我军令,凡有临阵脱逃者,斩;煽动军心者,斩;擅自离营者,斩!”
    将领不敢再言,抱拳领命而去。
    敬嗣晖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滚滚而来的尘烟,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开封府这一战,或许就是金国在中原的最后一战。
    而他,也将成为金国在中原的最后一位留守者。
    ---
    “报??”
    “辛都统已率军渡河,前锋已至延津,敌军尚未迎战,已退守开封。”
    “张总管部亦已抵达白马津,与辛都统形成夹击之势。”
    “我军士气高昂,士卒皆愿一战。”
    军帐之中,刘淮听完斥候回报,缓缓点头。
    他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沉声道:“传令辛弃疾,张世杰,立即分兵合围开封,但不可强攻。”
    “是。”传令官应声而出。
    梁肃在一旁微微皱眉:“大郎君,为何不趁势攻城?以我军之锐,开封虽有坚城,未必能守。”
    刘淮笑了笑:“开封府虽坚,但金军已无战意,若强攻,反而激起其死守之志。不如围而不打,待其自乱。”
    梁肃若有所思:“大郎君是想逼迫金军内乱?”
    “正是。”刘淮点头,“金军之中,汉儿军居多,若我军围而不攻,只放风声,说金廷已弃开封,欲迁都洛阳,他们必生疑虑。”
    “若再有旧识之人从中策应,开封府不战自溃。”
    梁肃恍然大悟:“大郎君高明。”
    刘淮负手而立,望向南方:“此战,不是为了夺城,而是为了震慑。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汉军南下,不是为了争一城一池,而是为了收复山河。”
    “若金军识时务,自会归顺;若冥顽不灵,那就让他们在开封府,陪金国一起沉没。”
    ---
    开封府内,气氛愈发紧张。
    金军虽已布防,但士卒多有不安,尤其是汉儿军,更是人心惶惶。
    “听说汉军来了三万,全是百战之兵。”
    “汉王亲自督战,这回怕是真要亡国了。”
    “我听说,汉军对投降者不杀,还给官做。”
    “可我家人还在城外,若汉军攻城,岂不遭殃?”
    “要我说,不如早降,还能保住性命。”
    军营之中,私下议论纷纷,士气低迷。
    而金军将领们也早已看出苗头不对,开始加强军纪,严令禁止军中私议。
    但越是压制,人心越是浮动。
    敬嗣晖坐于府中,脸色阴沉。
    他面前,一名亲信将领低声劝道:“相公,如今军心已乱,若再不早作决断,恐怕迟则生变。”
    敬嗣晖缓缓摇头:“我知你意思,可我身为金国枢密使,岂能背弃国恩?”
    将领急道:“相公,金国早已名存实亡,若再固执己见,只会与金国一同覆灭。”
    敬嗣晖沉默良久,终是叹息:“我知你忠心,但此事……还需再议。”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入内,脸色苍白:“报??相公,大事不好!”
    敬嗣晖猛地起身:“何事惊慌?”
    亲兵喘着气道:“北门守将王世昌,率部开城投降汉军!”
    “什么?!”敬嗣晖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案几,站起身来。
    将领们纷纷惊起,神色各异。
    “王世昌……竟敢背叛!”敬嗣晖怒极反笑,“他竟敢背叛!”
    然而,他心中却也明白,这一幕迟早会发生。
    王世昌本就是汉儿军出身,曾在河北一带为将,早年便与汉军有过接触。
    如今汉军压境,他选择归降,实属意料之中。
    “相公,如今北门已失,若不早作决断,恐怕全军哗变。”亲信将领再次劝道。
    敬嗣晖闭目良久,终是缓缓开口:“传令,召集诸将,入府议事。”
    ---
    “北门已开,王世昌率部归降,开封府北面已无屏障。”
    军帐之中,辛弃疾将战报递给刘淮。
    刘淮看完,轻轻一笑:“看来,开封府的抵抗,已经瓦解了。”
    他抬头看向辛弃疾:“你可愿进城劝降?”
    辛弃疾拱手:“属下愿往。”
    刘淮点头:“好,你去见敬嗣晖,告诉他,只要开城归降,便可保全性命,封官授职,亦非不可。”
    辛弃疾应声而出。
    刘淮望着远方的开封城,轻声道:“这一战,不该流血。”
    ---
    敬嗣晖端坐府中,神色复杂。
    辛弃疾步入大堂,拱手行礼:“末将辛弃疾,奉汉王之命,特来劝降。”
    敬嗣晖冷哼一声:“刘淮,真以为我开封府无人了吗?”
    辛弃疾平静道:“相公,汉王并无轻视之意,只愿以最小代价,收复中原。”
    “如今北门已开,军心已乱,若再战,不过是徒增伤亡。”
    敬嗣晖沉默良久,终是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金军旗帜。
    “我敬嗣晖,曾为金国枢密使,今日若降,便是叛国。”
    辛弃疾淡淡道:“相公,金国早已不存,您所守的,不过是一座孤城罢了。”
    敬嗣晖猛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你说什么?”
    辛弃疾正色道:“金国自海陵王南侵败亡之后,早已日薄西山。如今金主迁都洛阳,弃开封于不顾,相公还愿为其殉葬,可曾想过麾下将士?想过百姓?”
    敬嗣晖脸色变幻,最终,缓缓闭上双眼。
    良久,他才低声说道:“我……愿降。”
    辛弃疾微微一笑:“多谢相公明大义。”
    ---
    “开封府开城归降!”
    “汉军入城,百姓夹道欢迎!”
    “敬嗣晖率众出迎,汉王亲迎入府!”
    消息传至各地,震动中原。
    汉军不战而取开封,宣告着金国在中原的统治彻底终结。
    刘淮入城之日,百姓焚香夹道,欢呼声震天。
    他站在城头,望着这座千年古都,心中百感交集。
    “从今往后,中原归汉。”
    “天下,将再次归一。”
    “报??”
    “金军主力已撤出开封,向洛阳方向退却!”
    军帐之中,刘淮听完斥候回报,眉头微皱。
    他抬眼看向梁肃:“仆散忠义倒是果断,说走就走。”
    梁肃点头道:“开封府已失,洛阳乃金国最后屏障,若再不退,恐怕连洛阳都守不住。”
    刘淮沉吟片刻,缓缓道:“传令辛弃疾、张世杰,立即整军,追击金军残部,务必将其主力歼灭于途中。”
    “是!”传令官领命而出。
    梁肃却微微皱眉:“大郎君,若金军主力退守洛阳,我军若追得太急,恐怕会陷入苦战。”
    刘淮笑了笑:“洛阳虽有天险,但金军士气已丧,若我军紧追不舍,金军必无暇喘息,更无暇布防。”
    “更何况,洛阳城内粮草不足,若我军围而不打,金军自乱。”
    梁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大郎君是要逼金军出城决战?”
    “正是。”刘淮点头,“金军若龟缩洛阳,我军便围而不打,断其粮道,断其退路。待其粮尽兵疲,再一举歼灭。”
    “如此,金国便再无翻盘之力。”
    梁肃拱手道:“大郎君高明。”
    刘淮却并未露出喜色,而是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凝视着洛阳方向。
    “此战,不是为了灭金,而是为了震慑天下。”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金国已亡,汉军才是中原正统。”
    ---
    “报??”
    “金军主力已退至洛阳,正在加固城防!”
    “仆散忠义亲自坐镇,下令死守洛阳!”
    斥候跪地禀报,声音急促。
    刘淮听完,神色不变,只是淡淡道:“金军果然还是选择死守洛阳。”
    辛弃疾站在一旁,皱眉道:“洛阳城高池深,若强攻,恐怕伤亡惨重。”
    刘淮点头:“所以我才不急着攻城。”
    他转身看向梁肃:“传我军令,命各部绕过洛阳,封锁四面要道,切断粮道,封锁水源。”
    “另外,派出使者,向洛阳城内传话,只要金军愿意投降,便可保全性命。”
    梁肃领命而去。
    辛弃疾却仍有疑虑:“大郎君,若金军死守不出,我军围而不打,恐怕会拖延战事。”
    刘淮笑了笑:“拖延?不,这才是最有效的战法。”
    “洛阳城内,粮草本就不多,金军仓促撤退,带的补给也有限。若我军封锁四面,断其粮道,洛阳便成死城。”
    “只需半月,金军便会自乱。”
    辛弃疾思索片刻,终是点头:“大郎君所言极是。”
    ---
    洛阳城内,气氛愈发紧张。
    金军虽已布防,但士卒疲惫,粮草短缺,士气低落。
    仆散忠义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汉军的营帐,眉头紧锁。
    “汉军果然不急着攻城。”他低声自语。
    身旁副将忧心忡忡:“相公,如今城内粮草仅够半月之用,若汉军围而不打,我军迟早会断粮。”
    仆散忠义沉声道:“我知此事,可若出城决战,我军士气已丧,恐怕一战即溃。”
    “不如死守洛阳,等西夏援军。”
    副将闻言,脸色一变:“相公,西夏与我金国素有旧怨,岂会轻易出兵?”
    仆散忠义苦笑:“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脸色苍白:“报??相公,大事不好!”
    仆散忠义猛地转身:“何事惊慌?”
    亲兵喘着气道:“汉军使者已至城下,送来劝降书。”
    仆散忠义眉头一皱:“劝降?”
    他冷哼一声:“带我去看看。”
    ---
    “金军已无退路,若再不降,便只有死路一条。”
    “汉王仁德,愿以宽恕待降者,只要开城归降,便可保全性命,封官授职,亦非不可。”
    汉军使者站在城下,高声宣读劝降书。
    城头之上,金军将士面面相觑,神色复杂。
    仆散忠义站在城楼之上,脸色阴沉。
    他缓缓开口:“刘淮之意,是劝我归降?”
    使者拱手:“正是。汉王愿以诚意待金军将士,只愿诸位放下兵戈,便可免于战火。”
    仆散忠义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开口:“回去告诉刘淮,我金军,誓死不降!”
    使者微微一笑:“相公,洛阳已成死城,若再不降,恐怕连最后一丝生机都将失去。”
    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汉王仁德,愿以宽恕待人。若相公三日后仍未开城,那便只能以兵戈相见了。”
    ---
    “金军拒绝归降。”辛弃疾将战报递给刘淮。
    刘淮看完,轻轻一笑:“仆散忠义倒是倔强。”
    他抬头看向辛弃疾:“传令各部,继续封锁洛阳,断其粮道,断其水源。”
    “另外,派出使者,向西夏传话,若西夏愿意出兵相助金军,我军便视为敌国,必全力歼灭。”
    辛弃疾点头:“属下这就去办。”
    刘淮站在地图前,目光深沉。
    “洛阳之战,将决定金国最后的命运。”
    “而我,也将在这场战役中,完成北伐的最终目标。”
    “金国,必须灭亡。”
    “天下,必须归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家父是康熙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足球]第一门神 双腿瘫痪?我掌控时间无敌于世!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吞噬九重天 四合院:开局获得一象之力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序列:吃神者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望女成凤?和亲爹甜蜜双排! 人在精灵刷词条,养成妖皇沙奈朵 我的电子男友来自现代 斗罗:从武魂时之虫开始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