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97章再见烧饼阿婆(第1/2页)
今年我们这个区域,送鬼的站点只有一个。
位于离我们店,大约十公里外的一个处水塘。
李叔,刘姐,包括江北等人,今晚都将是一个不眠夜。
时间一到,我和师父立刻兵分两路。
七月半,大家都有忌讳。
除了那些在路边烧纸钱的,基本都不过夜生活了。
周围的摊贩,大排档,生意都很冷清。
我左手持幡,右手持铃,在黑夜中的街道上晃着。
普通人眼里,街道上很清冷。
但在我眼里,今晚格外热闹。
空无一人的人行天桥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鬼魂。
公交站台也是鬼魂排队。
一辆空公交车在站台处停靠。
虽然没有人,但司机还是按照规定要求开门。
司机打了个哈欠,端起茶杯喝水。
他不知道的是,就开门这一会儿功夫,他那辆车其实已经满载了。
游荡的鬼魂,或激动,或交头接耳,或面无表情的晃着。
我时不时的摇铃,嘴里提醒:
“珍惜上来的时光,不要忘记时间,到点儿该回去回去。
不要打架斗殴,不要抢劫。
诶,说的就是你……”
马路边,一个孤魂野鬼在摸烧的纸钱。
另一只看起来很强壮的鬼,一把将它摁在地上。
将所有的钱都往自己兜里揣。
那只被摁住的鬼想反抗。
强壮鬼猛地一变脸,变出青面獠牙的恶相。
将另一只鬼吓的敢怒不敢言。
我此刻指着过去,那男鬼看见我的白旗和铃铛,知道我是阴间临时工。
也不敢放肆,赔笑着松开手。
另一只鬼立刻委屈道:
“我刚是不到三个月,这是我妈烧给我的,他来抢……”
强壮男鬼道:“又没写你名字。”
另一只鬼急道:
“我妈不懂那么多规矩,就是给我烧的。她叫我名字了……”
强壮男鬼道;“同名同姓的鬼多了,叫你就是你的?得写上去才算。”
我打断二鬼:“行了行了,别争了。我不管你们怎么分钱,但是不许打架,”
毕竟今晚事情很多。
我又不是祖师爷,不管断案。
鬼那么多,谁对谁错可轮不着我插手。
我只要维持基本治安就行了。
我继续往前走,摇着铃,嘴里吆喝着:
“不许打架,按时回家。
不许吓人,更不许捉弄人。
不许去殡仪馆,别想着借尸还魂。
这年头,烧起来可快了!
一烧一堆灰。”
就这么溜达到丑时,街上的鬼开始变少。
丑时,鬼魂便要回阴司了。
剩下没有回的,要么是迷路,要么是忘记时间,要么是恶意逗留。
于是接下来,我开始疯狂输出。
揍了一只又一只恶意逗留的鬼魂。
揍完就塞进阴阳袋里。
于此同时,身后也逐渐聚集起一只鬼魂队伍。
我回头看去,目测得有两三百。
我需要在卯时前,将鬼魂送回去。
而离卯时,还有两个小时。
我一路往水塘方向走,途中见鬼抓鬼,阴阳袋很快就胀鼓鼓的。
凌晨的四点四十分,寅时。
我顺利到达水塘的站点。
此时,我身后已经跟了将近上千只鬼。
具体数不清了。
但比我去年的数量,绝对翻了得有两三倍。
去年一夜之间,我功德灌顶,连升两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7章再见烧饼阿婆(第2/2页)
不知道今晚过后会怎样。
如果能又连升两级,说不定就可以去鬼域救蔓蔓了。
水塘边,又一处高高支起的白灯笼。
成为了黑暗中唯一的亮光。
我走到近前,惊喜道:“阿婆,今年还是你啊。”
去年送鬼,有好几个站点,其中一个站点就是烧饼阿婆。
对我相当友好,言谈间都表面。
我和她是‘故人’。
烧饼阿婆和去年一样,依旧用一个简陋的大铁炉子在做烧饼。
闻言抬头看我,也笑了:
“是啊,又见面了,见到你真好。”
我道:“见到你我也很开心。今年怎么就一个站点?”
烧饼阿婆道:“今年回来的鬼少,所以站点开的少。”
我有些不解:“七月半,鬼门开,每年不都一样吗?怎么还有少的?”
烧饼阿婆笑而不语,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讳莫如深。
看来,这是阴间的规则和秘密。
不该我这个活人知道。
于是我指了指身后:“我来交接。”
烧饼阿婆点了点头,然后递给我一块烧饼,又指了指不远处漆黑的水塘:
“还是和去年一样,有船来接。
你把烧饼给船头的船夫就可以了。”
于是我接过烧饼。
这烧饼没有任何味道,明明是她从炉子里刚拿出来的,表面还带着焦糊。
我拿在手里,却没有任何温度。
站在黑沉沉的水边。
很快,黑暗中就出现一点光。
隐约能见一条乌篷船。
船上挂着一只青色的灯笼。
一个人影撑着槁,慢慢摇过来。
船靠近岸边,大约两米的位置。
撑船人低着头,带着斗笠帽,看不清他的模样。
我伸手艰难将饼递过去。
撑船人慢吞吞接过饼,然后开始吃起来。
与此同时,我身后的鬼魂开始快速往船上飞去,化作一团团雾气。
不大的乌篷船,如同一个另类的异空间,怎么装也装不满。
等撑船人将饼吃完后,我带的鬼也全部上船了。
撑船人一抵竹篙,船只后退,逐渐远去。
青色的灯笼摇曳,很快消失在了黑沉沉的水面。
我转身,荒野里只剩下我和烧饼阿婆。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她有种莫名的亲切。
可能像她去年提过的那样。
我们其实是‘老熟人’吧。
我道:“阿婆,我是今天第一个来的人吗?”
她手里继续做烧饼:
“不,你是第三个。但你是送鬼最多的一个。”
我呲牙乐。
卷!我就是要卷死他们!
我道:“我师父有来吗?一个穿着,他姓张,一个五十多岁,总是乐呵呵的大叔。”
阿婆道:“张城楼嘛,我知道他呀。十几年了,每年中元节都有他。他还没到呢。”
我道:“哦,那我等等他,和他一起回去。”
烧饼阿婆没再接话。
于是我在附近找了块大石头,盘腿坐下。
烧饼阿婆则继续做烧饼。
不多时,师父也来了。
不仅师父,后面还跟着李叔和刘姐。
三人全都是踩点来的。
再晚十分钟,就到卯时了。
三人到地方,也不寒暄,纷纷去领了块烧饼。
接着,三条一模一样的乌篷船。
一模一样打扮的撑船人出现。
接下来的一切,和我的流程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