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05章尽数参加科举(第1/2页)
博陵崔氏所在。
如今的崔家,经过一番肃清之后,已经冷清了许多,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整个崔家上下,都在朝廷的高压之下胆战心惊,没有了往日的倨傲。
要知道,曾经的世家高门,是连皇家都不放在眼里的。一国一姓不过传承百年,可世家之盛,却是延续数百上千年。
可是现在,那些崔家族老,嫡系子弟,都被崔家家主亲自拿下,交由官府处置。
不少族老,都被当众处决,他们的所作所为亦是公之于众。
这样的操作,不仅沉重打击了世家的威望,也让世家中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所谓的世家大族,在朝廷的精锐面前,根本不堪一击。面对那柄屠刀,他们和寻常百姓也没有任何区别。
也只有让他们面对真正的恐惧,他们才会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而此刻,在一处房间中。
崔家家主以及剩下的几个族老都聚集于此,也不等众族老开口,崔家家主率先说道:
“诸位,虽然经过此事,我崔家元气大伤,但在本家主看来,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多年安稳,早就让我崔家变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可是在此之前,根本无人能够下定决心,壮士断腕。
而今虽是迫于朝廷压力,但洗清了我崔家内部,日后我崔家子弟才能真正安稳下来,认真研学。
否则的话,终有一日我崔家会被彻底腐化,直至招来灭顶之灾,若是那时才明白这个道理,已经为时晚矣。”
崔家家主没有隐瞒,便是坦然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今能够留在崔家,没有被官府带走的,已经是崔家之中所剩不多,能够保持身家清白的人。
维持崔家传承,并非崔家家主一个人的事情,也得依靠众人之力。
虽然崔家家主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但在场族老闻言,依旧是心生忐忑。
主要是崔家家主的手段,太果决也太直接了,都不等朝廷动手,他便先发制人,在崔家内部大动干戈。
虽然有人不理解崔家家主,但毫无疑问,他现在的威望,已经达到顶峰。
没有理会众人的沉默,崔家家主目光扫过,他继续说道:
“今日,本家主召集尔等前来,是有一事商议,朝廷第一次科举,不日便要开始。
本家主打算,让我崔家所有适龄子弟,尽数前往参加科举。”
此言一出,众族老瞬间面露异色,他们显然没想到,崔家家主竟然会这样安排。
有人犹豫道:
“家主,朝廷如今的态度,是要打压我等大族,其他各家都遭受重创,比起我崔家还要更加艰难。
而科举乃朝廷选拔人才之用,我等世家派人前往,万一惹得朝廷不快,以为我崔家另有所图,那该如何是好?”
这段时间,被朝廷针对的可不只是博陵崔氏一家,五姓七望的其他家族一样没有幸免,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明知朝廷对世家心存恶意,却非要掺和科举之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5章尽数参加科举(第2/2页)
然而,崔家家主却不以为意,他此刻将众人招来议事,本就是考虑周全才做下的决断,他朗声道:
“不,本家主相信,朝廷非但不会针对我崔家子弟,更会公平对待,只要他们能够从科举中脱颖而出,便可入仕为官。
正如你方才所说,朝廷之所以推行科举,就是为了选拔人才。
而我崔家,一样是大隋的百姓,又为什么不能参与科举?
只要我崔家子弟足够出众,对朝廷来说,同样是一件好事。更能向天下人彰显,朝廷选拔人才的决心和态度。”
崔家家主站起身来,他的模样虽然有些苍老,目光却是无比凌厉,沉声道:
“同时,这也是延续我崔家的关键一步,只要我崔家入仕的人才够多,就算我崔家没有往日强盛,也一样能继续传承下去……”
众族老闻言,顿时明白了崔家家主的意思,说到底,他们都是崔家的一员,与崔家利益与共。
既然崔家家主一心为崔家考虑,他们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便是纷纷表态支持。
此事说定,崔家众子弟,皆是赶往大兴城,参与接下来的科举。
世家精心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不是等闲之辈,通过县内的考核,亦是不在话下。
而最重要的一点,博陵郡的官员,听说崔家子弟都要参与科举,并没有推诿为难之意,反而非常配合的办妥了手续。
显然,崔家家主的判断并无问题,朝廷从未限制过世家之人参与科举。
——
大兴城中,人群纷扰。
而最为人口繁密之处,便是惠民书店所在了。
此刻的惠民书店,俨然成为大兴城内的地标。每日都有不知多少人来此,卖书的生意简直不要太好。
因为这段时间,正是大隋首次科举即将召开的前夕,各地的读书人纷纷赶来,完全可以说是群英荟萃。
这些前来赴考的读书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早在推行科举时,马展便是给出限制,这些读书人需要通过各县考核,才能入京参加正式科举。
并且,马展早就将分级科举告知杨林,只是因为时间匆忙,这种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等到后面陆续建立。
总之,此刻大兴城中读书人众多,而这些读书人又大多聚集于惠民书店。
此刻在外的,基本上都是寒门读书人,世家近来才遭受朝廷打压,当然不敢在外肆无忌惮,惹是生非。
因为有了崔家带头,其他世家也是派出子弟,赶到大兴城赴考。
但这些世家之人,都是老老实实待在府邸和客栈之中温习复读。
这一次,他们可不是来凑热闹的,而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只有真正金榜题名,才能改善家族的处境。
这也是他们身上的责任。
虽说惠民书店中,有不可大声喧哗的规定,但在外面却没有限制。
所以,在惠民书店外,时不时传来议论声。这些读书人,谈论着近来大隋发生的大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